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275173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氨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一、 行业发展概况(一)纺织业概况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国民经济增加积累、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进行产业配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积极推动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纺织工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已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纺织原料生产开始(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到纺织、织布、染整、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加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的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国、出口国。

2、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纺织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总额占同期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3399%上升至2015年的3828%,随后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共计出口纺织品及服装2,71567亿美元,占同期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的34%。2020年,在稳外贸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顶住疫情冲击,全年出口纺织品及服装2,9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724%,成为拉动全国货物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年度,我国纺织行业在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中,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率先恢

3、复供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轮番爆发、纺织供应链受阻时,我国纺织品服装供给始终保持稳定。2021年度,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较上期同比增长833%。2013年至2018年,伴随着纺织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年同比增长率始终维持在35%以上。2019年,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放缓、贸易环境更加复杂、综合成本不断增加的多重压力下,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滑,但全行业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压力,加之防疫物资需求增长,在2020年实现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展现出较为强大的韧性。2021年6月下旬,中国纺

4、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仍然是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纺织大国,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纺织产业正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我国纺织业面临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纺织产业现代化进程和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的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未来增长

5、方式将由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二)印染行业概况印染作为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纺织面料功能、提升纺织品档次、提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印染又称染整,是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纺织品获得颜色和某种功能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过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们对纺织服装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追求时尚、环保和功能性纺织品成为消费主流,纺织服装面料不仅要求花式品种丰富多彩、穿着舒适、色彩美观,还要求具有易洗、免烫、防缩水、环保等性能,某些特定用途的纺织面料还要求具有如防水、防油、

6、防污、阻燃、抗静电等特定功能以及多功能复合。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4236亿米,受环保政策趋严、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3年至2018年印染布产量波动下降至49069亿米。2019年趋势转变,当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3763亿米,较2018年增加了4694亿米,同比增长95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有所下降。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

7、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二、 纺织行业下游零售市场逐渐恢复增涨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业的上游原材料包括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中游是纺织行业的加工及制造环节,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

8、、家具布和工业用布。在我国棉花的主要种植的有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华北平原、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2021年,受种植效益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降幅较大,带动中国整体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下降。全国棉花总产量573万吨,比2020年减少18万吨,下降305%。2021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8926公斤/公顷(1262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274公斤/公顷(18公斤/亩),增长15%。从纺织工业增加值来看,2016年-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在稳定增涨。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涨14%。2021年1-11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

9、下降14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13%,营业利润率为54%。非织造布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32%和725%,营业利润率为53%。绳、索、缆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7%和142%,营业利润率为49%。纺织带和帘子布市场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86%和802%,营业利润率达到53%。篷、帆布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36%和341%,61%的营业利润率为行业最高。医疗卫生、过滤、土工用纺织品所在的其他产业用纺织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25%和639%,营业利润率为55%。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1-11月我国产业用

10、纺织品主要出口产品(按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二类产品)的出口额为3911亿美元,同比下降530%。分产品来看,未列名纺织制成品(主要为口罩)目前是行业最大的出口产品,出口金额为1194亿美元,但因国外对口罩需求的大幅回落其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70%;毡布/帐篷、产业用涂层织物等传统产品的出口额分别为400亿美元和380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和336%;合成革及革基布的出口额为2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7%。非织造布及相关制品的出口呈现不同走势,卷材出口416亿美元,同比下降90%,出口量1260万吨,同比小幅上涨08%,出口均价同比下滑98%;化纤非织造布制防护服(含医用防护服)出口209亿美

11、元,同比下降802%;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实体商店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1%,虽然国内消费市场受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11月当月服装商品零售额略有下降,降幅环比收窄,但实体与网络服装零售两年平均增速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整体的复苏态势并未变化。三、 纺织业行业现状产在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其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

12、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四、 中国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影响中国纺织行业对美国的影响甚大,在2009年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后,中国纺织品迅速涌入美国纺织品市场,配额取消影响的是美国、加勒比、安第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优惠制度,除非美国继续限制中国出口量和维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不得不运用纺织品中国特保措施和其他补救措施制约中国纺织品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往往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市场,却少有涉猎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着称的欧洲市场,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纺织品贸易歧视与限制将消除,取代的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为代表的绿色

13、壁垒。现实状况是,国际绿色消费潮流在逐渐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绿色、生态等理念逐步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生态要求将成为下一个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家市场份额的又一关卡。五、 纺织行业壁垒(一)纺织行业品牌壁垒国际高端运动、休闲成衣品牌商在选择面料厂商时,对面料的产品质量、交货期、企业的环保生态、社会责任等均有着严格要求。高端品牌商通过多次试样生产来评定考核面料提供商,一旦确定合适的面料供应商后,通常会保持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端面料市场独特的供货商考察体制使得一般的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客户的认可并积累大量客户资源。(二)纺织行业管理壁垒纺织企业的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运转操作

14、、成本控制等经验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和运行特点,通过长期积累形成,新进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获取相关经验。近年来纺织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整体增速放缓,传统扩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并不能给企业提供长期利润,且经营波动性增强,需要企业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正确判断并出具决策,只有经营时间较长、行业经验积累较多的企业才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趋势。(三)纺织行业技术壁垒坯布种类繁多、差异化较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染料、助剂性能和功能性差异较大,下游客户对纺织品面料染色和功能性需求各异,纺织企业需要根据坯布特点、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不断开发功能性和差别化的纺织技术。纺织企业根据行业流行趋势开发新

15、型中高档差别化功能性面料时,对纺织产品功能性、品质稳定性以及行业前瞻能力要求较高,这要求纺织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能力,并坚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增加了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难度。(四)纺织行业环保壁垒我国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纺织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创新驱动和环保节能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纺织行业监管范围不断扩大,执法力度不断增强,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环保法、环保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大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新修订水排放标准的实施,淘汰纺织落后产能政策的推行,以及对出口产品生态安全性能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都推动纺织行业不断

16、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限制纺织行业新增产能的扩充,同时现有纺织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设施建设资金,承担更高的环保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五)纺织行业产业政策壁垒为推动纺织行业,特别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废水治理和污染防治措施,限制重污染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对于新建或改建项目,国家在企业布局、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设置了较高的准入标准,如果无法满足相关条件,将难以获得土地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的审批,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六)纺织行业规模与资金壁垒纺织行业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形成较大的规模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保证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形成较大的规模有利于其组织生产与供应链管理,从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