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275173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老师小课题开题报告高校生活将要谢下帷幕,高校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一般我们做毕业设计前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老师小课题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师小课题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语文老师板书设计艺术探讨负责人xxx所在单位西安市第六十二中学一、课题探讨的背景随着多媒体协助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已不再重视板书。甚至上课不写一个字,只用鼠标一路点击,一堂课就结束了。久而久之,没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老师也不再运用黑板。即运用板书,也毫无章法,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杂乱无章。学生得不到规范化书写的示范,对课堂内容无法把握,更得不到

2、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探讨此课题能引起语文老师对板书的重视,使这项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教学。二、课题探讨的意义1、提高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板书对于老师来讲是一项基本功,对于语文老师来讲更是如此,规范、工整、美观的书写更能展示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精致的板书设计更能显示语文老师对教材的驾驭实力。2、有助于老师把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学问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优秀的板书设计必定是在深化探讨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的,课堂上,随着板书的逐步呈现,教学思路、学问体系、文章结构、文章思想内容、文章美点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就更简单,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3、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影响

3、与熏陶作用。语文老师长期坚持规范、工整、美观的板书,对学生能起到耳闻目睹的熏陶,学生也会仿照老师的书写,从而使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工整。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板书设计是指老师上课前制定的在黑板上书写的安排,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设计。它运用教学直观性原理,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细心构思,以精要、形象、醒目、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显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它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本课题主要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2、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妙表现程度。那么,语文老师板书设计艺术是指语文老师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体现的美妙

4、表现程度。它主要包括板书布局艺术、板书书写艺术、板书构思艺术。语文老师板书设计艺术水平的凹凸显示了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和对教材的驾驭实力。3、探讨方向和角度。本课题从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动身,力求通过学习、探讨、实践,着重探究语文教学板书的布局艺术和构思艺术。课题探讨的步骤和举措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选择课题,申请立项,搜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负责人:董贵钰)其次阶段探讨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1月底)1、探讨初期(20x年5月-20x年6月)完成当前本校语文老师板书设计水平及现状调查(座谈、问卷调查;贺娟维老师负责),语文板书设计基本原则和基

5、本方法学习(制作课件、座谈沟通;董贵钰负责),语文板书设计案例沟通(语文老师自己设计板书并附设计说明;参加老师均完成此任务)。2、探讨中期(20xx年7月-9月)板书设计艺术探讨。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板书布局艺术探究。参加探讨老师仔细探讨板书的布局艺术,写出小论文,并附自己板书设计案例和设计说明。(康小刚老师负责)(2)板书构思艺术探究。参加探讨老师仔细探讨板书的构思艺术,写出小论文,并附自己板书设计案例和设计说明。(张利老师负责)(3)中期汇报。打算汇报材料(前段探讨工作记录资料以及汇报ppt课件;董贵钰负责)3、探讨后期(20xx年10月-20xx年11月)参加探讨老师撰写论文,参加探

6、讨老师汇报课。(参加老师均完成此任务)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年12月)收集整理探讨资料,完成结题报告。(董贵钰负责)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预料包含以下内容:语文老师板书设计水平及现状调查问卷及报告、语文板书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材料、语文板书设计案例、板书设计布局探讨小论文、板书设计构思技巧小论文、汇报课板书设计及说明、板书设计艺术探讨论文。老师小课题开题报告2课题名称小学课“听唱融合”教学法的探讨负责人xxx所在单位平利县城关小学课题探讨的背景和意义一、探讨的背景音乐是听觉艺术,观赏音乐也称之为听觉音乐。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

7、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建的激情。通过观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的声音有敏锐的感受力、视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实力。从学习音乐的先后依次上来说,必需先汲取,然后才能有所表现;通过观赏学习音乐是最干脆而有效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观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建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观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当成为音乐教化的核心,通过观赏教学的探讨,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老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的观赏教学,还停留在听的方法上,没能进一步介入“唱”的探讨,多年实践发觉听

8、与唱都应当一同进入观赏教学,加快速度提高“听唱融合”教学是燃眉之急。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建。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观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二、课题探讨的目的意义1、理论意义:1)创建一个适合小学音乐观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填补观赏教学“唱”的不足中的空缺。2)本课题探讨为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及学生观赏水平服务,为平利县小学音乐教学发展供应参考实践的依据。3)本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

9、的实效性供应了保障。2、实践意义:1)符合学生的相识规律反复性:音乐观赏教学的反复性是由音乐的这种特性所确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需进行反复观赏。常规阅历告知我们,当观赏一首作品时,听得多了对音乐的相识越来越深刻;教学时间不容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只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边听边唱。即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光听要好,“唱”加入了二度创建,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会削减周期,提高效率。2)强调以生为本,动静结合,学生参加。符合心理与年龄特征,“听唱融合”符合音

10、乐韵律的特性。3)提倡整合的原则:将新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现有资源:音响、课本、多媒体等整合;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探讨的价值或重要性)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建的激情。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建。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由听到唱,不仅仅是一个行动的变更,更是心理发展的反映。“一曲三听”、“一唱三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歌声产生

11、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是一个反复揣摩、不断提高的练习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感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歌颂的审美潜能。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观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课题探讨的步骤和举措探讨步骤:(一)前期打算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1)课题论证、成立课题小组、设计探讨方案。(2)调查学生观赏现状,整理评估数据。(随机抽样调查)(3)培训老师、研讨观赏教学已有的方法,开创新的听唱结合的方法。(4)专家开题论证、答辩。(5)结合“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搞好课题探讨,制定并写出安排。(二)、实施阶段:(2

12、0xx年6月20xx年11月)(1)听唱融合教学法进课堂。(2)听唱融合教学案例的推广。(3)听唱融合教学论文的撰写。(4)听唱融合教学的比较与区分。(三)、结题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1)整理资料,打算结题报告。(2)专家指导。(3)专题研讨会。(4)全部资料展示。(5)收集存盘、刻盘。(6)推广阅历,弥补不足,接着开展好新课题探讨。探讨举措:1)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听唱融合”教学的探讨,感受与鉴赏是最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审美的有效途径。2)形成观赏音乐的习惯,多听、多唱,学会观赏音乐,培育鉴赏音乐的实力。实现课标对小学音乐学习领域目标:学问与技能

1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培育音乐爱好者。3)通过课堂评价把握音乐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结构单位;音乐的风格及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音乐体裁等。主动创建出各种各样很具有特性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理解。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观赏教学的渠道;教化资源: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音响、影像等。探讨的途径:1、听唱融合教学法主要途径,点上渗透,面上进行。对试验校进行全面跟踪试验。2、开展好“三结合”学校、老师、学生;科研、教研、培训相结合。3、从课堂入手,解决观赏教学的实际问题,根据预定安排实施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做好前测、中测、后测数据统计调查,利用好第一手资料调整实施

14、。4、在探讨实践中拓展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育老师观赏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的水平,培育学生观赏音乐的习惯与实力。探讨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楚,遵循教化规律,符合基本的教化科研规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预期成果:1、培育学生倾听音乐的爱好与习惯;2、变更以往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象和联想;3、实行有效生动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对音乐作出相应的心情或体态反应,能以简洁的线条,色调直觉地反应表现音乐;4、通过实施使老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5、使音乐观赏课堂气氛活跃、丰富多彩。课题成果呈现形式:1、完成探讨报告及相关论文。2、典型的教学设计、叙事、随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及课件、教具等材料。3、各阶段素养检测成果及相关资料等。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