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理化特性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682514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理化特性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柴油理化特性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油理化特性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理化特性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柴油理化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柴油英文名:diesel oil分子式:C4H100C12H26分子量:148170UN编号:1202危规号:-危险标记:可燃液体CAS号:-理化性质性状:有色透明液体熔点():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溶剂沸点():180360饱和蒸气压(kPa):-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0.700.75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1.594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闪点():4590燃烧热(kJ/l): 3000046000爆炸极限(V):0.66.5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聚合危害:/引燃温度():75120禁忌

2、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标准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2;短时接触容许浓度限值(mg/m3):-毒性Ld50:5 000mg/kg(大鼠经口);LC50:5 000mg/m3/4h(大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严重刺激。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吸

3、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

4、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5、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贮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