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复习提纲(精华版)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4页
文档ID:472650049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1页
1/4

通用技术 复习提纲1技术及性质一、 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技术的作用: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其培育目标是 提高技术素养技术最早源于人类找寻、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的基本的生存须要一般街道上路灯照明选用的是 金属卤化物灯二、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也是设计的核心综合性(跨学科) 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两面性专利性:产生时间:1790 对象:技术活动的成果学问产权爱护的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专利申请过程:提交申请→受理→初审→独创专利申请公布→实质审查→授权设计过程一、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更新为设计供应了更为广袤的发展空间二、 设计中的人际关系“机”不仅指机器,还包括一切和人有关系的物品人际关系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平安汽车的颜色从平安到担心全的排序:白、红、黄、蓝、灰、绿、棕三、 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也是技术的核心好用原则 物理功能(牢靠性 效率精度 构造 性能) 生理功能(便利性 平安性 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 色调 肌理和装饰诸要素给人以愉悦感) 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价值 爱好 爱好 社会地位) 设计的根本是好用经济原则 提高功能成本比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四、 设计的一般过程1. 发觉与明确问题⑴发觉问题 问题的来源:⑴人类生存活动中必定遇到的问题;⑵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需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⑶基于肯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觉问题,并试图解决发觉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视察日常生活(无意、间或,或有目的、有安排);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技术探讨与技术试验⑵明确问题① 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推断内容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缘由 问题提出的目的推断问题的价值: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是否已经解决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是否是主要问题 能否解决 投入与产出比例②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详细的设计任务2. 制定设计方案⑴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① 收集信息(用户调查、专家询问、查阅资料、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互联网)② 设计分析③ 方案构思④ 方案呈现(把模糊设计、草图详细化)⑤ 方案筛选⑵设计三要素:物 人 环境⑶方案的构思方法① 草图法(画)② 仿照法(仿)可以依葫芦画瓢,形态功能不变③ 联想法(移)学问的迁移,本质变更④ 奇妙性构思法(破)突破常规⑷方案的比较与权衡:表格法 坐标法⑸常见的思维方式: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3. 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㈠绘制图样⑴正等轴测图:各夹角为120° 图上尺寸=实际尺寸⑵常见的技术图样㈡制作模型或原型金属加工工艺:下料→划线(钢直尺、划针)→锯割(远端起锯)→锉削(左手施力大到小,右手施力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摇摆)→画园(筒)中心线→冲眼→钻孔(不能戴手套,不能干脆用手拿工件,不能披头散发)→孔口倒角→攻丝→倒角→连接→淬火→电镀→喷漆4. 测试评估及优化 (最关键过程)⑴测试四种试验类型:性能试验 优化试验 预料试验 信息试验五种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 虚拟试验法 强化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对平安帽进行的超载试验是一种预料试验5. 编写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了解产品的特性;运用户平安地运用产品;运用户正确地运用产品2结构与设计一、 结构的含义1.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打协作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确定着事物的性质及功能2. 结构与力:压力 拉力 剪切力 弯曲力 扭转力3. 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 框架结构 壳体结构二、 结构的分析1. 结构的稳定性 影响因素:重心位置的凹凸、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形态、材料等若一个结构的中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范围内,就是稳定的2. 结构的强度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反抗外力破坏的实力影响因素:结构的形态、运用材料、构建之间的连接方式(刚链接、铰连接)结构形态强度:三角形框架,牢固稳定,所用材料最少构件形态强度:(最强)工→十→口→L→O→|_|(最弱) 三、 结构的设计四、 结构的观赏:技术和文化两角度流程与设计一、 流程的含义二、 流程的分析: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三、 流程的设计(流程框图)2.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材料、工艺、设备、资金和环境等四、流程的优化2.内容: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3.方法:调时序;改因素系统与设计一、 系统的含义1. 概念: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 系统的类型3.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 ①1+1>2;②要素协作;③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更新);环境适应性二、 系统的分析1. 系统分析及其目的系统分析是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目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3.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三、 系统的优化方法:数学模型(最优解) 科学估算(满足解)限制与设计一、 限制的手段与应用限制的三要素:对象、目的、手段二、 限制系统的工作方式与过程1. 开环限制系统(方框图)2. 闭环限制系统(方框图)三、 闭环限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1. 干扰因素:出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更的各种因素克服方法:消退;减弱;提高性能2. 反馈闭环限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削减被控量(输出量)的偏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