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62776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正常生活,满足最基本的病可医、老能养、居有屋,免除其后顾之忧,发挥其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但在全省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面临诸多困难,现状不容乐观。一、现实状况2008 年 4 月,我们添加与农村教师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内容,设计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状况调查表I (个人填写)和表n (单位填写),在全省281 个县市区随机选择含中小学、公私立在内的 45 所学校部分教师,发放了 2340份表I,向28个县级教育工会和45所学校发放了表通过与学校教职工、教育局领导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分别访

2、谈,多次深入地震灾区与受灾教师深度座谈,对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以下简称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详细了解。综合分析表I和表n的相关资料,得出以下基本情况:(一),社会保障险种逐渐推广,部分险种教师的知晓度较低。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是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时被提及并逐步实施的,作为社会保障项目最为核心的两个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已经在农村教师中普遍推广。表 I统计显示:享受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农村教师分别占调查数的是91.07 、 87.45 、 88.61 , 知晓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教师分别占 34.75 、21.36 和 12.84 。 据彭州市丹景

3、山小学从教27年的一位女教师讲, 教师们从未听说有生育保险,他们一直把女教师带薪休产假理解为生育保险。农村教师对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认知度低,与险种本身无需个人缴费和缺乏宣传有关。(二),社会保障效能开始显现,但教师的满意度仍较低。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理论上对于推动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都将发 挥重要的作用。调查却显示社会保障并没有真正起到“两免除、一解除”的保障功能, 多数农村教师对自己目前享受的社会保障评价一般。表I中的“您对目前自己享受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是? ”,选择“不满意”、“一般”的分别占43.29 %和52.01 %,选择“满意”的仅占4.70%。

4、在与九寨沟县双河乡中学的20位教师集体座谈时,他们说 道知道每月扣钱,医保报账麻烦,养老不及从前,失业难以体现,住房无法兑现”, “教师职业表面风光,社保后内心沧桑”。当问及“您认为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否保障您的晚年生活?”时,有56.79 %的被访者回答“不能”,28.97 %的教师回答“不 好说”,只有14.24 %的选择 “能够”。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在操作过 程中被大打折扣,理论上的积极作用被降低,涉及到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权利不同程 度地受到损害。(三),农村教师对社会保障运行评价:问题较多、意见不少。对目前农村教师 社会保障运行现状评价,教师个人和被调查单位都非常关注,调查

5、表I和表II均反映 出了许多问题,座谈会上也提出不少意见。归类、汇总,收集对目前农村教师社会保 障运行现状评价排名如下:排名对目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运行评价人数百分比1工资低,保险基数小,导致各种保险额少180877.262医保起点高,报销比例低,报销手续繁琐144861.883与城市教师待遇差距过大132756.714住房公积金执行标准低,起不到应有作用128554.915对社保政策不了解,认为交糊涂钱114248.806教师不应该缴纳失业保险101143.217社保执行有偏差,项目内容欠完整78233.42高达77.26%勺农村教师把“工资低”作为导致社会保障运行效果差的最直接、最重要 的原

6、因,位居评价排名意见排名榜首。座谈时有的教师奢望领到3000元的月工资,并称如近期能达到这一水平,农村教师社保的许多问题将不成 其为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二、存在问题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实施面临立法滞后,存在着统筹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实际效 果差等问题,阻碍了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健全的保障体系在此次汶川地 震面前更是暴露无遗,其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一),社保立法滞后。目前,社会保障立法多属于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至今 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社会保障政策代替社会保障法律的现象严重。法 律缺失使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强制性、权威性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出台的社会保障政 策随意性大,没有“一

7、盘棋”的全局观,影响了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事业的整体发展。 以喜德县农村教师执行的社会保障文件依据为例:名称参保范围执行的文件依据医疗保险公立学校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喜府发20049号养老保险公立学校合同制工人国发办198677号川府发1986185号失业保险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375号公积金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喜府发200532号该县农村教师社会保险的子项目分别按照国家、省、县不同文件标准来执行,其随意性不可避免,给“五险一金”的落实造成了困难。(二),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障的良性运行依据大数法则,通过分散众人的风险 来达到保障目的,统筹层次

8、过低势必影响保障基金的积累和取良补差的效果。调查结 果显示,我省农村教师基本医疗保险多在县级统筹,养老保险基本达到了市级统筹, 其他保险如失业保险甚至是属地管理。汶川地震灾害造成大量参保教师伤亡,导致工 伤、医疗保险支付骤增,社会保险面临增支与减收的双重压力。北川、青川、汶川等 地震极重灾区,积累的社会保障基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赔付,社会保障的互济功能 大打折扣。重大灾害凸显了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调剂金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问题。(三),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以县级统一标准,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 件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党政的重视程度、经费的保障尺度等现实差异,不同地区发 展极不均衡。实施的农村

9、教师社会保障既有参保时间早晚的区分,也有险种多寡的差 别,还有险种缴费基数的变化,更有参保人员范围的宽窄。表n统计表明,仅有成都市龙泉驿区等为数不多的县市区为农村教师办齐了“五险一金”,其它地区或多或少有险种的缺失。大邑县、德昌县、普格县至今没有养老 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金阳县、达县仍无住房公积金。农村教师实施社会保障 的起始时间差异明显,不同地区实施时间参差不齐,同一地区执行不同险种的时间也 大不相同。以部分县市区农村教师实施社会保障的种类和时间为例:县市区名称农村教师实施社会保障的时间(起始年月)医疗保险加石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公积金补充医保西昌市01.0197.01-05.

10、0699.0105.0701.01会东县03.0108.0104.0108.01喜德县04.0485.0399.0407.0104.01龙泉驿区00.0186.0105.0106.1008.0102.0102.01彭州市01.0196.0896.0807.0198.0903.01大邑县97.0197.0199.0102.01达县97.0102.0102.0108.08各地执行的社会保障个人缴费基数也不尽一致,郸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基数分别是“基本工资+津贴”和应发工资,而喜德县的医疗保险、养 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基数则包括了月工资、奖励金和目标奖。更有的“五险

11、一金”单位应缴纳部分,还因县级财政拨付教育经费不足而无力支付,致使单位应 缴纳数额空账运行。表II统计还显示,农村教师参保人员的范围和执行的险种,存在着教师编制内外 身份差别,及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区分。彭州市、西昌市、郸县等地专门规定农村 教师参保人员的范围仅限于公立学校在编教职工。现实中私立学校教师和公立学校编 外教师多以购买综合保险为主,他们的社会保障还与调查中的社保主体存在着较大的 差距。(四),实际效果差。与过去教师享有事业单位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分配住 房等待遇比较,同现在公务员拥有的各种待遇对照,目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现状,纵 向既低于过去教师的待遇,横向更逊于当地公务员的保障。

12、教师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分别占工资 的2%、4%、1%和612%。农村教师工资低,个人交纳社保部分挤占了工资总额, 这无异于直接减少了实际收入。以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女教师何代文为例,本科毕 业25岁单身的她,每月应发工资(含保留津贴和山区补贴)共 801元,扣除社保和公 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实发工资为691元。每月除去生活费约300元及交通、通讯、水电 等必需开销后,她工作至今没有分文积蓄。恋爱、结婚、买房对她都还是一个遥不可 及的梦想。目前医疗保险存在的门槛费高、报销手续繁琐复杂、报销比例相对低下等问题,当教师遭遇重病、大病或患特殊疾病需要支付大额的医疗费用

13、,通过基本医保和补充医保报销后,患病教师仍然要承担较多的自付费用。绵阳市青义中学22年教龄的教师医疗保险报销的起点是600元,超过起点后报销的比例只有 60%。住房公积金执行标准低,农村教师个人缴纳与财政配套的住房公积金之和平均仅为 130元/月,远远满足不了按揭购房月供甚至租房需求。在与都江堰市向峨学校和彭州 市思文学校教师座谈中,有老师坦言地震后原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双职工家庭被拆 散分居在学校四人一间的活动板房里。学校重建安排都是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图书馆, 教师住宅却没能考虑,原因就是普遍认为教师住房是私有财产,不应在重建项目之列。 住房公积金积累多年也买不起房,他们更愿意将公积金用于补

14、贴家人的生活。三、原因分析农村教师社会保障问题,表面上反映出的是我国社保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但究 其根源,实质却是对基础教育缺乏重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农村教师收入偏低等现 实原因。(一)对基础教育缺乏重视基础教育重在远效性,缺乏明显的、直接的投资收益,不能直接外化为生产力, 靠大量的投入才能健康发展。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明显偏低,近年来, 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教育投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曾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 4% 的目标至今也没有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偏重在层级高的政府,而不是层级低的政府,这在大部分

15、国家的义务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证明。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把责任和管理权仍规定在层级较低的县级政府。中央、省级政府掌控着国家主要财力,却较少履行 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同时,对基础教育缺乏足够重视,使基础教育投入过少且城乡 差异明显,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层级政府间财力格局与 义务教育事权和责任的严重不对称,更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矛盾。(二)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约占县级财政支付工资人员40%勺教师及中小学校,对当地财政没有贡献,却需要 县级财政持续的投入。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产出比几乎为零,在财力匮乏的许多 县级政府的心目中,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地方政府更愿意把 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立竿见影的政绩上,缺乏投资基础教育的积极性。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