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6271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开满鲜花的小路∣人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鼹鼠先生收到了长颈鹿寄来的包裹,可他并不知道包裹里小小的颗粒是什么,它去找松鼠太太求证。结果袋子破了,这些小颗粒全都洒在了路边,在美好的春天,出现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结尾松鼠太太的话点明了全文,快乐应该就像长颈鹿送来的花籽,不经意间给别人带来惊喜,快乐了自己。1认识“邮、递、裹、寄、局、堆”等16个生字和书写“邮、递、员”等9个字。会正确读写“邮递员、黄狗、原来、叔叔、摩托车、邮局、礼物”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积累词语和句子,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4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应该就像长颈鹿送来的

2、花籽,不经意间给别人带来惊喜,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读好人物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课件、小动物头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手拿一束鲜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吗?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读一个关于鲜花的故事。(板书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2学生齐读课题。3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有价值的问题。(1)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小路上为什么会开满鲜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3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2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邮递裹寄局堆粒破漏懊丧啊猬绚籽礼。(2)抽学生读生字。(3)摘苹果游戏。(4)学习词语:邮递员、黄狗、包裹、颗粒、原来、叔叔、摩托车、懊丧、邮局、礼物。(5)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填空方式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式填空:(鼹鼠)收到了(长颈鹿)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的是(花籽),在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包裹里面的颗粒(洒了),第二年春天小路上(开满了鲜花),最后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4、四、熟读课文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五、写字指导:学习“邮递员黄原叔车局礼”9个字: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重点范写指导:“邮”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宽右窄;“递”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顺序先写“弟”再写“辶”;“局”字的第4笔横折钩的横要写的长一些。3学生在写字本上描红,师巡视指导。4作业展示,师生评议。(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二、分角色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读第13段思考:鼹鼠收到了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2读45自然段(1)交流问题:鼹鼠先生不知道里面的小颗粒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2)出示词语:“懊丧”,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如果要给“懊丧”换一个词,用哪个比较贴近?(3)结合课文读一读,进一步理解“懊丧”的意思,体会鼹鼠先生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句子: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3读612自然段思考:春天来了,小路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路为什么会开满鲜花呢?1指名分角色读612自然段。2引导想象:刺猬、狐狸、松鼠看到小路上花开的情景,带着

6、这种心情读读小动物们的话?3教师小结:虽然鼹鼠把长颈鹿大叔送的礼物洒掉了,但是花籽却在不经意间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所以我们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三、分角色表演读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四、练习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1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2房子旁边。3山坡上。4学生试着填一填,教师点评。3开满鲜花的小路要练说,得

7、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

8、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包裹(花籽)漏在路上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