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62714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8分项系数设计方法8. 1 一般规定8. 1. 1结构构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所包含的各种分项系数,宜根据有关基本变量的 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及规定的可靠指标,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工程经验,经优化确定。当缺乏统计数据时,可根据传统的或经验的设计方法,由有关标准规定各种分项系数。8. 1. 2基本变量的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作用的设计值Fd可按下式确定:FYfF(8. 1. 2-1)式中Fr作用的代表值;yf作用的分项系数。2材料性能的设计值f可按下式确定:d九=普(8. 1. 2-2)式中fk材料性能的标准值;ym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其值按有关的结构设计标准

2、的规定采用。3几何参数的设计值ad可采用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 有明显影响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8. 1. 2-3)式中 几何参数的附加量。4结构抗力的设计值Rd可按下式确定:Rd=R(f/YM,ad)(8. 1. 2-4)注:根据需要,也可从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Ym中将反映抗力模型不定性的系数YRd 分离出来。8.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8. 2. 1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考虑下列状态:1结构或结构构件(包括基础等)的破坏或过度变形,此时结构的材料强度起控制作用;2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静力平衡,此时结构材料或地基的强度不起控制 作

3、用;3地基的破坏或过度变形,此时岩土的强度起控制作用;4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疲劳破坏,此时结构的材料疲劳强度起控制作用。8. 2. 2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或结构构件(包括基础等)的破坏或过度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 下式要求:Y0Sdi(8. 2. 4-1)式中S(1(8. 2. 4-2)式中h 第i个永久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P预应力作用有关代表值的效应;s7第1个可变作用(主导可变作用)标准值的效应;第j个可变作用标准值的效应。注:1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也可根据需要分别给出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2可根据需要从作用的分项系数中将反映作用

4、效应模型不定性的系数丫对分离出 来。8. 2. 5对偶然设计状况,应采用作用的偶然组合。1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Sd =G渣+ S+A+ (仙】或饱】)Qit + 奶Qka(8. 2. 5-1)式中Ad偶然作用的设计值;Wf1第1个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巾q1、中可第1个和第j个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 用。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Sd = S S如 + Sf + SAj + (狗或海)Sq球 + S 海S%(8. 2. 5-2)式中5人日偶然作用设计值的效应。8. 2. 6对地震设计状况,应

5、采用作用的地震组合。1地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宜根据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作用(基本烈度)确定,其效 应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宜按下式确定:|& = $(习 6 + F + 为 4嘛 + S lAuQjk ):(8. 2. 6-1)式中丫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AEk根据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作用(基本烈度)确定的地震作用的标准 值。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地震组合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 y? s伐虹+ Sp+/成曲+S 板:,项(8. 2. 6-2)式中ST 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注:当按线弹性分析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

6、,应将计算结果除以结构性能系数以考虑结构延性的影响,结构性能系数应按有关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2地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也可根据重现期大于或小于475年的地震作用确定,其效 应设计值应符合有关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8.2.7当永久作用效应或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起有利作用时,式(8. 2.4) 中永久作用分项系数Yg和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YP的取值不应大于1. 0。8.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8. 3. 1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要求,SdL(8. 3. 2-3)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频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Sd = Sq* + Sp 十四 $血 + 如5%拿=1户】(8. 3. 2-4)3准永久组合1)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ISd =S(N Gjk+P + A 九QQB加(8. 3. 2-5)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8. 3. 2-6)注:标准组合宜用于不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频遇组合宜用于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宜用在当长期效应是决定性因素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8. 3. 3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ym除各种材料的结构设计规范有专门规定外,应取为1.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