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2625025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班化班级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全面的开展,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表现自己,开展个性,全面成长的舞台,还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翻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小班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总结了几点小班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抛砖引玉。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影响小班化教学就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根底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开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的教育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真正的

2、意义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班化教育将过去的一个班五、六十位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班三十几位学生,一方面教学空间得到了改善,教室空间格局得到了改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安排课桌排列方式。另一方面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以前人多嘈杂的不利因素被排除,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时机增加了,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互动频率,不仅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二、提高了师生的课堂满意度师生的课堂满意度直接地表现出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

3、班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时间,更好地,更全面地去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采用多种对于学生来说易于接受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比较愉快,轻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对于课堂的教学也会表现出正面积极的情感和课堂满意度。三、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性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生而有之。再加上后天培养,家庭条件,社会条件之间的不同,使得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心理、个性特点方面等都存在差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和目的单一,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那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充分地利用一切时机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意识,有方案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差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开展。参考文献:郑立达.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810.作者单位吉林省敦化市第八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