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62398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含解析)一、选择题1.该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经度20,纬度20 B20E,20N C20W,20N D20E,20S【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根据向东,A点的经度减小,表示西经;A点的纬度向北递增,表示北纬。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B.在太空运行的卫星 C.安全着陆的宇宙飞船 D.地球上的陨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体。标准离开地球大气层。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特殊行星。根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成因,完成第3-4题。3.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形成条件是A.日照条件长期稳定B.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C.地球内部放射性

2、元素衰变致热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4.地球上原始的水来自于A. 地球内部 B.大气中氢和氧的结合 C. 太阳 D. 其他星球【答案】3.D4.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生命生存的条件。3.行星表面的温度由距恒星的距离远近决定。4.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致热使地球内部的水汽 ,而形成了原始海洋。5.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A. 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B. 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 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D. 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木轨道之间。6.我国太阳年辐

3、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 青藏高原 B. 大小兴安岭 C. 东南沿海 D. 四川盆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且纬度较低。我国史籍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第7-8题。7.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大气层之外8.有关这种现象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现象发生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可以使地球运动状态发生明显改变B. 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增加C. 该现象产生时,人们

4、使用中的手机可能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D. 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减少【答案】7.A8.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7.“居日中的黑气”表示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8.黑子主要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全球各地的降水量的变化与此有相关性。(有些地方呈正相关,也有些地方呈负相关),故BD都错误。而黑子活动的变化,也使耀斑爆发增多,则会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9.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 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B.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的异常D.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是黑子活

5、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二是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三是两极地区产生极光。D项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1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方法:一“北逆南顺”;二、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11.关于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规律:

6、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一个地方的白昼时间长短发生变化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因地球自转而产生下列现象:一是日月星辰都东升西落;二昼夜交替现象;三地方时的产生;四地转偏向力的产生。13.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 日出时间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地方时相同 D. 昼夜长短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地球运动。同一条经线上,则经度相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而其他三项均在同一纬线上,日出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同。14.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A. 东

7、八区的区时 B. 东七区的区时 C. 北京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 D. 东九区的区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区时,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北京所在的经度为116E。15.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 北回归线上 B. 北极圈上 C. 南回归线上 D. 南极圈上【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表示位于南半球;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表示位于回归线上。1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断。北半球夏至日的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17.当太阳

8、直射点从移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半球的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B. 此时间段内,南极圈为极夜C. 浙江省由夏季变为冬季D.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从移到时,表示由夏至到冬至。A项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B项从到期间,则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范围减小;到期间,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范围扩大。D项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某国际航班于北京当地时间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判断第18题。18.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上的时间问题。北京

9、当地时间17时10分,当地刚好日落,位于昏线上。四川汶川继“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断,2009年1月15日又发生5.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22千米,给灾区重建带来一定影响。据此回答第19-20题。19.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0.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答案】19.A20.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19.经过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上升。20.由于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下22KM处,大陆

10、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故在地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1题。21.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A. 小大 B. 大小 C. 小大 D. 大小【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上的小麦高产主要是由于光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光照强,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而温差大主要是由于空气稀薄,白天较强,温度较高,晚上较弱,气温较低。读图,回答第22-23题。22.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

11、丁丙 D. 甲乙丁丙23.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 造纸厂 B. 水泥厂 C. 家具厂 D. 电子厂【答案】22.D2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高低的判断。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甲乙大于丙丁;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跟根据水平气流方向判断:风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甲大于乙;丁大于丙。本题考察城郊环流。根据近地面的水平气流:由郊区吹向城市,则在郊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第24题。24.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风

12、力大小的判断。风力大小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即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二、综合题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_,晨线的是_。D点的地方时是_时。A、B、C、D中太阳高度大于0的点是_,A点太阳高度是_。【答案】略AB,BC6D,0。【解析】本题组为晨昏线图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根据北半球,表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顺着自转方向,AB由昼转为夜,表示昏线;BC由夜转为昼,表示晨线。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为6时,则D点与C点

13、所在同一条经线上,故时间也为6时。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26.读图回答问题。 在左图中画出公转方向;右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A、B、C、D的_位置,此时是一年中的_节气,日期为_,太阳直射_纬线;右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右图中A、B、F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答案】略B,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2326N)6634。ABF,ABF【解析】本题组为晨昏线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乙图根据太阳光线,表示的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

14、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夏至日。甲图中的A、B、C、D四地,根据BD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B表示夏至日,D表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27.读昼夜半球示意图,A点所在的经线为0,回答有关问题。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如图所示,北京时间为_月_日_时,若此日在赤道某地安装一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为_。P点在N点的_方向。A、B、N三点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图中极昼的范围是_。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答案】略12 22 17,2326。东南N6634S-90S7/8【解析】本题组为晨昏线图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根据晨昏线的分布特征:与极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