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62374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构)筑消防员培训班考试试卷姓名: 单位: 得分: 一、选择题(四选一,1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80分)1、长期实践证明,消防工作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D ,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等很强的全方位系统工作。P5/48 A、偶然性 B、突发性 C、必然性 D、经常性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B 的方针。P5/49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安全第一3、燃烧是可燃物与 A 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P9/1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4、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 B 扑救

2、。(无) A、油 B、水 C、气体 D、固体5、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 B 。P9/5 A、14% B、21% C、78% D、50%6、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P10/9 B、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7、下列燃烧产物中, B 是不完全燃烧产物。P10/12 A、CO2 B、CO C、H2O D

3、、灰分8、按燃烧物的特性分,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A 。P2/5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9、按燃烧物的特性分,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D 。P3/8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10、按燃烧物的特性分,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C 。P3/7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1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P2/1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1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4、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C 。P2/3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13、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履盖火焰,中断燃烧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D 。P13/50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14、利用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的原理,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耐火极限,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 。P13/44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15、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D 。P13

5、/46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16、易燃气体指在 C 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P19/3A、30 B、25 C、20 D、1517、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A 。P19/6 A、黄磷 B、金属钠 C、高锰酸钾 D、氯酸铵18、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磨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 A 的危险特性。P20/10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19、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 A 之内引燃的液体。 A、5min B、10 min

6、C、15 min D、20 min P24/4720、 下列 B 不属于危险化学品。P21/20A、硝化甘油 B、莱油 C、液氨 D、汽油21、液态水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通常状况下,二者的特性为 A 。P26/2A、压缩性小,膨胀性小 B、压缩性小,膨胀性大C、压缩性大,膨胀性小 D、压缩性大,膨胀性大22、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其中,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有较好的导热性的性质,而具有的灭火作用是 A 。P27/14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23、密集射流有下列那种水枪产生 A 。P28/20A、直流水枪 B、开花水枪 C、喷雾水枪 D、泡沫钩枪2

7、4、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凡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 A 。P29/1A、直流电流 B、稳恒电流 C、交流电流 D、稳压电流25、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凡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 B 。P29/2A、直流电流 B、稳恒电流 C、交流电流 D、稳压电流26、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 D 称为该点的电位。用V表示。P29/5A、电阻 B、电动势 C、电流 D、电压27、在某段时间内,电路中产生或损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的比称为 C 。P30/9A、电阻 B、电动势 C、电功率 D、电压28、以下哪项不属于防止静电的基本措施 D 。P33/43A、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B、减少静

8、电荷的积累C、抑制静电放电和控制放电能量 D、人体脱衣带电29、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 C 。P29/2A、电阻 B、电动势 C、电流 D、电压30、下列不属于高层建筑的一项是 B 。P36/3A、10层的居住建筑 B、建筑高度为25.0m的单层公共建筑C、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D、建筑高度为25.0m的2层公共建筑31、按层数或高度分类,高层民用建筑是指 C 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C m的公共建筑。但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 C 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P36/6A、九层及九层以上,24,30 B、九层及九层以上,27,30C、十层及十层以上

9、,24,24 D、十层及十层以上,24,3032、下列不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是 D 。P36/8A、高级旅馆 B、60m的教学楼C、省级广播电视楼 D、省级以下的邮政楼33、下列不属于A级材料的是 D 。P37/16A、花岗石 B、水泥制品 C、混凝土制品 D、纤维石膏板34、大理石属于 A 。P37/19A、不燃烧材料 B、难燃烧材料 C、可燃烧材料 D、易燃材料35、下列建筑构件中,属于难燃烧体的是 C 。P38/21A、砖墙体 B、钢筋混凝土粱 C、阻燃胶合板吊顶 D、钢屋架36、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一、二、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其防火墙体的耐火极限均为 B 。P38/

10、24、25(P66表6-2)A、2h B、3h C、4 h D、5 h 37、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 A 。P38/26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38、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的耐火等级应为 C 。P38/28A、一级 B、二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低于三级39、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 C 。P38/30A、20% B、50% C、一倍 D、二倍40、下列哪项不能用作防排烟分区分隔设施 D 。P38/31A、隔墙 B、楼板 C、防火门 D、窗帘41、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不包括 D 。(无)A、安全出口 B、疏散指示标志 C、应急广播 D、电梯42

1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防火巡查的频率为 A 一次。P52/1A、每天 B、每隔一天 C、每周 D、每隔一周43、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 B 进行一次。P52/2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44、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重点是检查 D 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P53/14A、办公室 B、宿舍 C、仓库 D、火源、电源45、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 C 。P54/15A、立即强制执行 B、记录备案 C、立即报告 D、保持现状 以后再说46、在防火检查过程中,发现下列哪种情形,应当确定

12、为一般火灾隐患 A 。P54/16A、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B、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C、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D、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7、下列关于报警的四种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B 。P55/1A、向周围的人员发出火灾警报,召集他们前来参加扑救或疏散物资B、向本单位专职消防队报警,等专职消防队扑救不了时,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C、向本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警,召集他们迅速处置初起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