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62368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 并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它以不同于以前传统经济学的 面目出现,但很快得到传播,并成为后来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组成部分。(1)理论渊源。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 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于1750年提出了效用和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原理,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不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

2、配地位,效用价值论仅缓慢发展。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的 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刺激。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川来说 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法国古尔诺较多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且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德国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对马歇 尔产生重大影响。戈森被视为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川最大化规律,奠定了边际 效用学派的基础。(2)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而乂彼此独立地系统

3、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为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基 础。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威克塞尔和庞 巴维克使边际效用价值论进一步通俗化和系统化。帕累托等人把基数效用论转变为序数效用论,无 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得到应用。威克塞尔等对边际主义学说进行综合阐述。美国克拉克 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标志着边际主义学说的完成。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宗和主流,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方法获得进一步综合,主要代表人物为马 歇尔。这一时期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归宿阶段。方法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主张抽象演绎法。它具有以下特点:注重 心理分析。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

4、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资源的有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规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个人主义。他们把社会看做个人 的机械总和,认为孤立的个体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把鲁滨逊式的追求最大满足和 利益的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作为其理论分析的依据和典型模式。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强调边际 分析和数学分析。(4)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乂以稀缺 性为前提,其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由其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O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供求双方物品主观评价达于均

5、衡的结果(包括局部均衡价格 论和一般均衡价格论,前者以马歇尔为主要代表,后者以瓦尔拉斯为主要代表)O边际效用价值论起初被川来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后来被用于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根本 谬误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一种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主观的永恒范畴。(5)分配论。分配理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理论,也是其最终说明的目的。它的几种主要分配论都是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但具体分析和论证有所不同。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用人们对同种同量物品在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间内 的主观评价的差异,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威克塞尔的归属论把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当做生产资料价值的归属问题。克拉克则将边际效用价

6、值论、生产三要素论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结合起来,提 出了边际生产力论,用它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这一分配论的出现,使边际原理在分配领域中贯彻到底,最终确立了边际主义的分配论。马歇尔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运用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以及把萨伊的生产 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一一劳动、资本、土地、组织(或企业家才能),确立起生产要素均衡价 格论。这一理论仍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沿袭的分配论。边际效用学派的分配论虽然种类繁多, 但都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真实关系,具有明显的辩护性质。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它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至今仍然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特别是其边际分析法

7、和数量分析法还成为当 代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11试述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 并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它以不同于以前传统经济学的 面目出现,但很快得到传播,并成为后来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组成部分。(1)理论渊源。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17世纪 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于1750年提出了效用和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原理,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

8、不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 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仅缓慢发展。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的 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刺激。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 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法国古尔诺较多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且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德国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对马歇 尔产生重大影响。戈森被视为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 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奠定了边际 效用学派的基础。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

9、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而乂彼此独立地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为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基 础。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威克塞尔和庞 巴维克使边际效川价值论进一步通俗化和系统化。帕累托等人把基数效用论转变为序数效用论,无 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得到应用。威克塞尔等对边际主义学说进行综合阐述。美国克拉克 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标志着边际主义学说的完成。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宗和主流,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方法获得进一步综合,主要代表人物为马 歇尔。这一时期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归宿阶段。方法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

10、主张抽象演绎法。它具有以下特点:注重 心理分析。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资源的有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规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个人主义。他们把社会看做个人 的机械总和,认为孤立的个体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把鲁滨逊式的追求最大满足和利益的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作为其理论分析的依据和典型模式。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强调边际分析和数学分析。(4)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乂以稀缺 性为前提,其尺度是边际效川。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由其生产的最

11、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O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供求双方物品主观评价达于均衡的结果(包括局部均衡价格 论和一般均衡价格论,前者以马歇尔为主要代表,后者以瓦尔拉斯为主要代表)O边际效用价值论起初被川来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后来被用于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根本 谬误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一种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主观的永恒范畴。(5)分配论。分配理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理论,也是其最终说明的目的。它的几种主要分配论都是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但具体分析和论证有所不同。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用人们对同种同量物品在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间内 的主观评价的差异,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威克塞尔的归属论把劳动

12、、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当做生产资料价值的归属问题。克拉克则将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三要素论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结合起来,提 出了边际生产力论,用它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这一分配论的出现,使边际原理 在分配领域中贯彻到底,最终确立了边际主义的分配论。马歇尔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运用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以及把萨伊的生产 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一一劳动、资本、土地、组织(或企业家才能),确立起生产要素均衡价 格论。这一理论仍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沿袭的分配论。边际效用学派的分配论虽然种类繁多, 但都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真实关系,具有明显的辩护性质。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它的基本原理 和分析方法至今仍然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特别是其边际分析法和数量分析法还成为当 代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