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257972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与运动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 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6. 静止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

2、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

3、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

4、思想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 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也是普遍的。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 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

5、的认识 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 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 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

6、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 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7、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是有条件和具体的)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下列判断中体现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的有()A.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百川归海,人心思汉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D.岿 然不动A.原理: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唯一方式.流动的水,转 动的门枢,正是因为运动,才不腐不蠹(存在)

8、.2、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B. 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C. 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D. 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考点三:认识论的知识(2012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 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 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 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 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

9、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B.C.D.答案C解析 从本题的关键词“以前”“现在”可以发现,人们对生物生长的认识具有反复性,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正确。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不断前进的,不是循环的过程,因 此说法错误;说法错在超越历史条件”上。(2012 高考大纲版全国卷 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 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

10、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2012高考山东卷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 的研究不断深人 2011 年 9 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 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答案】:A【解析】:本题以中微子研究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可知,在中微子研究过程中,有不断的深入,也有误差,说明人的

1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故 A 项正确; B 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C 项错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 D 项与本题无关,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考点定位】必修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科学实验等。(2012 高考福建卷 35)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 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 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 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L.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 对同一事

12、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2012 高考四川卷 28)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 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 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J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2012 高考四川卷 34) 顺应“网络微时代” 对 “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 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

13、,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 益智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游戏全球下载量超过 7 亿次, 为这家原来仅有 12 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赚进500 欧元,创造了移动 游戏领域的神话.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体现了 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卫C. D.(2012高考江苏卷2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认识来自实践的需

14、要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过dB.C. D.(2012高考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 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 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 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 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16 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 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

15、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 活的需要。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 分)答: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 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 人们的实践需要。2(2011 高考大纲版全国卷 3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 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 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 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 成效,得益于他们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B. C. D.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