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_10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257131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_10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读后感_10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语》读后感_10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语》读后感_10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语》读后感_10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_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_10(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品尝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肯定产生了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读后感1最近一段时间,通过阅读论语这本著作,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而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虽不是孔子的言论,却也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用我们今日的话说,就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挚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学问复习了吗?作为一种反省自己的指标,它给我们的启迪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它

2、教育我们要常反省自己,明白自己行为中的缺陷,以避开自己再次犯错。其次,他又提到了生活中每天应当留意的三个细微环节:办事、交友与学习。只有做到了这些细微环节,生活才变得完整。作为捣蛋大王,我做的淘气事实在太多了,也的确应当好好反省了。譬如那一次,妈妈要下地干活,临走时让我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收一下。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想:算了,把这章看完了再去。可妈妈一走,我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去了,只顾着看书,好不简单把这本书看完了,妈妈却回来了。这时我才想到妈妈交代我的事我没做,不由的低下了头,免不了有被妈妈指责了一顿。而在学习方面,我也好不到哪去。那天我们班学习虎口藏宝,下课后,我突然想到:假如故事的主子公

3、是纳塔莉,那为什么提到其他人物的细微环节会更多些呢?那这种叙事特点又要归纳进那种写作特点中呢?我便起先思索这个问题,可直到放学,我还是没有丝毫头绪。本想其次天去请教老师,可一起床,这个问题却又被我遗忘了。唉!对待挚友,我的心眼又小得可怜。若是挚友损害了我,就算创伤不大,我也会好几天不理他,弄得我俩很是尴尬,关系也越闹越僵。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哪里摔倒就应当在哪里爬起来。反省自己,就是防止自己重复犯错的措施。多想想自己犯了什么错,以后怎么办,才可以避开自己重复的犯错。论语读后感2作文我好像在做梦,那雨声不听的在我脑海里回荡着&mdash?450字作文我在离妈妈接我的地方很远就起先找寻妈妈的身

4、影,可是却找不到。我回来时,就会给他盖上一层小被儿。这句话就诠释了平凡可以理解为富贵,诠释了平凡不是富有与贫困的防线,也不是富有与贫困的过度线?就在饿狼快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跳了进去。课间随意翻阅书本,不觉被里面的内容牢牢吸引了,这本书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难懂,论语中的经典话语加上一个个小故事,变得生动形象,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每当夜晚难以入眠时,我便捧着它细细品尝,细读之中,也读出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为人之道,贵在真诚.自懂事以来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处世圆滑,左右逢缘;有些人巧舌如簧,擅长奉承;有些人耿直忠厚,和善朴实;有些人刻苦兢业,舍已为公

5、;有些人无为颓废,胸无大志.这些类型,我觉得都和自己对不上号,我自己却是挺喜爱真实,不太会耍弄心机,也不擅长推卸任务,或许源于老师对我的教育:做一个真诚的人.真诚是搞好人际关系的良方,与人交往,不虚伪,不矫饰,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想他人也会热忱地接受你.这本书还始终放在我的床头,有些故事我还没有细细地读完,不过我想我会挤出时间去细品的,看着书柜里长年作为装饰品的书籍,我很惭愧,没把书当成自己的挚友,我想我会重新去相识它们,就像论语里说的,为人之道,贵在真诚。论语,可谓我国文学史的一大珍宝,假如有时间,可要记得探讨一下哦!论语读后感3简洁而经典的句子是中国古诗文的特色,正因

6、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共同的魅力倍受注目。我以为,在中国古代文明的珍宝中,论语就是其间精品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贫困的人仰慕富豪,由于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仰慕那些平凡的人,由于他们很愉快,不会成天庸人自扰地忧虑钱是不是被用光、是不是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兴奋的事有很多:学了又常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兴奋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仇恨、愤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正人吗?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兄弟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在的大大家,更注意物质化的国际,却疏忽了中国的传统观

7、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却恰似给咱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屡次反省自个,为他人就事是不是鞠躬尽瘁了呢?同兄弟往来是不是做到诚笃可信了呢?老师教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我的课外英语辅导班老师从前给咱们讲过一个有关她的学生的故事。那个学生学习极好,很受同学与老师们的期盼,可是却有同学发觉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从今,那名学生开端被同学们排斥,最终不得不转学。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品德恒久是做人的榜首,想做一个受人期盼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这些就是给我感受最深的句子。读论语,令我收获颇丰。往后,我要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

8、千年才智,读懂这其间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论语读后感4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精华思想。以前未曾学过论语,对它知之甚少。自9月份以来,由李华老师引领我们学习论语后,才了解到,悠悠华夏五千年,绚烂文化的源头竟然是论语。孔子是一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位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匠。他用最锋利的才智,打开了一道为时间所尘封的门,使仁爱之心溢满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语,铺展起一条充溢哲理芳香的坦途,让子孙后代奏响了胜利的凯歌;他用最简洁朴实的训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在广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读论语是

9、一种享受。如同静心独坐于清泉碧波边上,细细品茗。仿佛论语的字字精华,便沉淀在绿叶清茶中,喝一口,它就顺着舌尖流入体内,纯化了身心,顿觉一阵芳香荡漾胸怀,足以洗涤冲刷你灵魂中的一切欲念。读论语是一次旅行。弥留在充溢油墨芳香的字里行间,感受儒家思想与仁义之道的巨大魅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包涵与豁达以及“仁”是做君子的根本。论语所充盈的儒家气息是如此的深厚而深邃,不失为一次精神旅行。读论语是一种学习。在品读间,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在“仁的思维熏陶下,感悟人心之伟岸,让仁义之花盛开在每一位贤士心中。于感悟中,学习修身治学之法,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

10、说乎读论语是一场精神洗礼。让原本枯燥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来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那一句句谆谆教导的言语,那一段段平易朴实的文字,震醒了你我,也浇湿了被快节奏生活带动下,一颗颗骚动的心灵。论语读后感5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傲慢。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多数喜闻乐见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予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憧憬,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宝。今日,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

11、很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很多忧愁。教化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许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宽恕,换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缺点是不是更多,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

12、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变更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有了,也没有必要肯定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行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很多学生家庭富有,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探讨四书五经,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学问,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论语读后感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每每读到论语中的这句话,总会生发些许感慨。是啊,在这浮躁的时代,人们总是知易行难。临睡前脑海中的激情澎湃,在其次天却连早起都做不到。人在

13、做事前说得慷慨激扬,好像一切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却在实施时,由于自己的懒散和好逸恶劳使安排往往以失败告终,不仅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还使别人对自己的信誉产生怀疑。闻一多先生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肯定做,我是做了也不肯定说。”他好像并没有“说”,但他却刻苦研学,不屈不挠,实现真理,不顾一切,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回顾往昔,又有哪一位伟人不是像闻一多先生一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呢?大禹治水,我们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却不知他三次在家门前驻足的叹息与泪水。绝世智者卧龙诸葛为兴复汉室,一生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而死,只为报三顾茅庐之恩和践行对先帝刘备的许诺。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宏志“为中华崛

14、起而读书”。他的努力和不断奋斗,使他没有辜负这句话,他所创建的丰功伟业,使中国人民仰慕,也赢得了世界人民敬重。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表明的不仅仅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亦是对社会和国家的信誉的保障。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社会的口号,如今医疗保障,城乡建设,脱贫攻坚战略等民生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改善,是社会对其承诺的践行。国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发展进步,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多边贸易,对外开放,现代丝绸之路亦是国与国之间的承诺。吾辈若欲成芳华,必需无问东西,走遍风雨兼程。与其对别人夸夸其谈自身星辰,不如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斩破眼前的黑色长空,用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使心中的梦在汗水的浇

15、灌下熠熠生辉。只有无问东西砥砺前行,幻想之花才会灿然开放。论语读后感7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相互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事实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相互问对、探讨的状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惜,经常向孔子提出指责性的看法,孔子也很关切、爱惜子路,对他的指责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敬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指责,孔子曾不满足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爱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常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兴奋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探讨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