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257125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072034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导语:物质构成的奥秘在北京中考中占12分左右。这个专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考查形式,在选择题中涉及较多。题型的特点是: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属于简单题或中档偏难题。大多数题只要“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就可以,部分题要求考生到达认识层次,极少数题理解层次。解题策略:要注重审题,将关键词画圈,仔细回顾这部分知识,做到准确无误。专题教学策略:这个专题的内容多,但难度不大,重在准确理解记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比记忆。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对比,元素、原子的对比记忆等等。 专题复习流程:第一步,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

2、块,课前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第二步,指导学生填写必备知识模块,可以是学生填写老师纠错,也可以听写,也可以是学生复述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复习即可。该识记的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于心。第三步,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总结常考知识点,填入我的记录空间,以便课后复习使用。第四步,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第五步,回顾总结,最好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常考的知识点及常见题型,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40分钟题即可,并提醒学生先回顾后做题。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

3、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3.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名称、符号、分类及元素符号的意义。5.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6.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8.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9.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

4、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方法突破:1.常见题型选择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名称、符号、分类及元素符号的意义,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等。填空题:也考查选择题涉及的考点。(在后边的专题中有涉及)2.特别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Cu、Fe、Mg等,其汉字大部分都带“金”旁)、固态非金属单质(如C、S、P等,其汉字大部分都带“石”旁)和稀有气体(如He、Ne、Ar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N2、O2、H2O、CO2等。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5、。原子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但中子数可能相同是,所以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我们以碳12(C-12)原子的1/1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C-12”中的“12”是指这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近似的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有的时候,我们也用12C来表示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定义中的“一类原子”包括: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和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如:质子数为6的原子都叫碳原子

6、;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叫氧原子。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均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地壳中 氧、硅、铝、铁、钙;海洋中 氧、氢;人体中 氧、碳、氢、氮; 太阳上 氢、氦。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后,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例如:“2H”只能在微观上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元素。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镁、铁、铜。非金属元素按单质在通常情况

7、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水”等偏旁,如:碳、硫、氧、氢、溴,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属于哪类元素。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远,受原子核的束缚越弱,越易失去,相对而言,内层电子比较稳定,不易失去。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关系非常密切。3.必备知识(课本知识)考点1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分 子原 子定 义分子是 最小微粒。原子是 最小微粒。特 征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原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

8、不同。原子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联 系 和 都能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区 别在化学变化中, 能分成原子,而 不能再分。考点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变 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 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微观解释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改变的是 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的分子。示 例水的蒸发 液态 气态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考点3原子的构成“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 象结 论绝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子中有很大空间,不是“实心”的。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因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靠近原子中心的粒子因同性排斥而偏离

9、中心。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粒子撞到了质量大而体积小的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电性: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电性:呈电中性,即不显电性。核外电子电性: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构成原子各粒子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因质子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相互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由此得出: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质量关系原子的质量很小,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体积关系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空间做高速运动,所以原子的体

10、积主要由电子的多少决定。考点4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公式 单位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其单位为“一”,一般不写也不读。考点5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 素原 子定义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元素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原子、分子。原子是微观粒子,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适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 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

11、是由 和1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对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体现元素的最小粒子考点6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定义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叫做元素符号。书写国际上统一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碳C,氧O;。第一个字母相同时,附加第二个字母,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钠Na,氖Ne。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 。考点7 元素周期表结 构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区分。每一横行: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12、。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每一纵行: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意 义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所需的元素,(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考点8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是由电子本身的能量高低决定的。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能量越高,离核越远,电子层数越大。排布规律(118号元素)核外电子由内向外分层排布,第一层

13、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表示方法我们通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如:考点9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个)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小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大于等于4个 易得到电子不稳定考点10离 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类阳离子:当原子失去电子后,核内质子数多于核外电子数,带上正电荷,形成的离子称为阳离子。阴离子:当原子得到电子后,核内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带上负电荷,形成的离子称为阴离子。表示方法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

14、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如:Mg2+ 、Na+。符号的意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考点11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种类原 子离 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 符 号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Cl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Mg2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Cl、S2联 系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题型分类:题型1: 物质的分类例1. (2015顺义区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B空气C生铁D干冰练习1. 22(2016通州区二模)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生铁、硬水B氮气、蒸馏水C氧气、石油D碳酸、空气题型2: 常见反应类型、化合价例2. (2016海淀区一模)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NaNO2+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