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54101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校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事: 有的孩子读书很用功,同学羡慕老师器重,自己也踌躇满志,并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毕业以后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发现所学的根本用不上多少,人际关系倒是复杂,几次意气用事多是碰壁,弄得灰头灰脸整天唉声叹气,总之生活得不如意。 有的孩子读书时很皮,同学瞧不起教师也常骂他们,还时不时被叫到办公室受训。刚来办公室时还有点腼腆,后来这个老师揪揪头,那个老师拧拧耳朵,时间一长,倒让他们处若泰然,对各种歧视和羞侮已习以为常。踏上社会后一个个倒显得游刀有余,不能说都能干成大事,但大多过得不错,碰见教师后也热情有加,似乎比原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还要懂事。 这

2、似乎正就应了老子的那名话“物或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会直线前进,到了一定界限应会转到反面。所以本来要损害某物,结果却可以帮助了某物的发展;而本来要扶持某物,结果却损害了它)。这真是对上述现象活生生的注解。从教育的角度讲,上述事例决不是孤单的现象,带有很普遍的意义。它似乎在警醒我们;为什么我们花了如此大力气的教育总是不能出现令我们满意的效果;为什么我们在学校精心灌输的那些东西,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踏上社会后受教育群体没有向我们预料的方向发展,反而呈现与希望相反的道路呢? 还是回到上文所言的那两个特殊群体上来,长期的学校教育中培养了一帮特殊的“好学生”,他们成绩很好,所以父

3、母宠着邻舍夸着教师表扬着同学羡慕着,慢慢地这开始使得他们大多都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时间一长,自我膨胀起来,认为自己得到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自己到一个地方就该让大家捧着。真到了社会才发觉与自己所想相差太大,这里没了时刻宠着罩着自己的教师家长,更多的是陌生的冷漠和因经验不足而招致喝斥。自我期望过高和社会对自己期望过高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对社会缺乏成熟的心态调整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所以很多学校里很为教师看好的尖子生,到了社会常常是一筹莫展,而那些所谓的“差生”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所得到的刚好相反。正是学校那种特殊环境里所受的特殊待遇倒锤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早体验到生活的残酷,不

4、会对社会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更重要的是,学校中这些看似非正常的经历却使他们拥有比较稳定平静的心态,正是有这样的心态,使他们与从前在学校里那些瞧不起他们的好学生相比,他们常常能更从容的接受和应对来自社会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风险,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而这比起书本上那些所谓的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常常更为管用。有道是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直以来,当我们提到教育时,总是贯穿着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这个社会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人大成不了才,而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宗旨必须改变,除了营造一个比较公正的社会高端人才迭

5、拔系统外,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即将成为充斥社会各方面的普通人的那些孩子身上。社会对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结构和模式的灵活性和更加富有弹性,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培养要求。 著名教育家伯顿先生把教育目标分为综合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两种,假如我们把综合性目标理解为教育培养目标,也就是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具体化的话,那么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究竟该培养学生什么东西呢? 我们还是回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的那名经典阐释学会生存,那么作为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能生存下去,主要取决于什么?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比较了人类各个时期文明发展进程后认为,“在转变时期,最能被适应和最成功的社会要想改变并保持其领先地位

6、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处于领先地位。”他指出,中国在西方入侵前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但这种发达成了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认为中国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中国人却心满意足,自高自大,最终因没有适应这种巨大变革的时代落伍了。而恰恰因为中世纪西欧人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准备并渴望学习和适应,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同时选择了机会和压力,他们最终成功了。最后作者的结论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的成功或许我们应该说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把文章开头所谈的“好生”“

7、差生”,在学校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发展趋向与上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所言作一比较,会发现二者有惊人相似之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无法找到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个人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最终成材的标准,现在看来其实很简单:最能适应社会的就成“材”,不能适应的就没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尽管可能带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无情冷酷,甚至可能会忽略或埋没一些因个性和客观条件限制而得不到发挥的真正的“材”,但作为一项带有普适性的生存原则,它很显然比成绩和文凭要公正,毕竟这是社会自己做出的选择。 对此鲁迅先生有一段十分精妙的话:耶稣说,见车要翻了扶他一把。Nietzsche说见车要翻了,推他一把。我自是赞成耶稣的话,但以为倘若不愿你扶,便不必硬扶,听他罢了,此后能够不翻,固然很好,倘若终于翻倒了,然后再切切实实的帮他抬。老兄,硬扶比抬更为费力,更难见效。翻后再抬,比将翻便扶,于他们更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