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测试题汇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2540750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芳香烃测试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芳香烃测试题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烃的燃烧规律:烃的燃烧通式:。(1) 当温度高于100C时,生成物全部是气体,气体体积变化量:, 分三种情况: 当y=4时; 当y4时。(2) 当室温(或低于100C)时,炷完全燃烧,由于水为液体,计算体积时水的体积被忽 略,则,此时,体积变化量大于0,即体积均减小。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规律 一 一VV(1) 物质的量相同的炷,(X+)越大,耗氧量越大,若两种炷(X+)相等,则耗44氧量相同。(2) 质量相同的炷(CxHy),耗氧量与碳和氢的百分含量有关,氢含量越高,耗氧量越多, 反之则耗氧量越少。(方法就是将烃都化为CHn的形式,就可以直接比较耗氧量的多少了。) 任意比混合方面的潜在规律:(1

2、) 最简式相同(如C2h4和c3H6等)的两种有机物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固定,必然含 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完全燃烧后产生CO2的量是一个定值。(2) 分子中具有相同氢原子数的两种有机物,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固 定,燃烧后产生水的量是一个定值。有机物组成与然后产物之间的关系xx(1) 质量相同的炷(CxHy),v越大,则生成的CO2越多,若两种炷的相等,且炷的质量相同,则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相等。(2) 碳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一定,以任意 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总是一个定值。(3) 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

3、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它们分子式 C原子与H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也相同。例题:1. 由两种炷组成的0.5L混合气体在150C、101kPa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总体积 减小,并测得生成0.8L CO2。(1) 混合烃由 和 组成。(2) 计算生成水蒸气的体积(150C、101kPa时)。2. 标准状况下,1.68L无色可燃性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过足量澄清石灰 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g。(1) 燃烧产物中生成水的质量 g;(2) 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则它的分子式 ;(3) 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

4、中只有一种是烃,另一种是无机物, 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3.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以从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 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1)称取A 9.0g,加热使其汽化,测其密度(1)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是相同条件H2的45倍。(2)将9.0g A在足量02中充分燃烧,并使 (2) A的分子式为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 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3) 另取A 9.0g,与足量的NaHC03粉末反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应,生成2.24L (标准状况下)C02;若与足

5、、 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标准状况)H2.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4) A(4)A中含有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4.(双选题)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C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 CH (B)CH CH (C)CH CH (D)CH CH 42 443 62 43 42 23 65.1mol某烷烃A和炔烃B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5.6g,取标准状况下6.72L次混合气体通入 足量的漠水中,漠水质量增加4.8g,由此可推断出A的分子式为, B的分子式

6、为。芳香炷习题1. 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建交替排布的事实是A. 苯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芳香烃的组成通式是CnH2n-6(n6, n为正整数)B. 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烃类物质都是苯的同系物C. 苯和甲苯都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4D. 苯和甲苯都能与Br2、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组成满足CnH2n-6的化合物一定属于芳香烃B. 甲苯能与混酸作用可一次在苯环上引入三个-NO2,而苯只能引入一个-NO2,说明甲苯的化 学性质比苯活泼C. 二

7、甲苯有3种结构,它们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都能生成二元芳香酸D. 2,4,6-三硝基甲苯,俗称TNT,是一种淡黄色的烈性炸药4. 实验中用漠和苯反应制取漠苯,得到粗漠苯后,采用如下操作进行精制:蒸馏;水洗;用干燥剂干燥;用10% NaOH溶液洗;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C.D. 5. 要证明乙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的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 先加入足量的漠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先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漠水C. 点燃,然后再观察火焰颜色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6.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漠水就能区别的是A. 己烯、苯、四氯化碳B.苯、己炔、己烯C.

8、己烷、苯、环己烷D.甲苯、己烷、己烯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C反应可生产硝基苯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 乙烯与漠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漠乙烷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主要生成2,4-二氯甲烷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将漠加入苯中,漠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 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 键C. 1mo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3mol H2OD. 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发取代反应9.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选项项目判断A三

9、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由漠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C乙烯和苯都能使漠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D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4种A. X的化学式为C H8 8B. 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D. 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11. 下了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3H16B. 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C. 该有机物分子中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线D. 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1

10、2. 苯的同系物中,有的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芳香酸,反应如下:/ V-C0H(R、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1)现有苯的同系物甲、乙,分子式都是c1oh14。甲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芳香酸,则甲的结构简式是;乙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分子式为C8H6O4的芳香酸,则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2)有机物丙也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也是C1oH14,它的苯环上的一漠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丙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Fe13. 已知:R-NO R-NH ;苯环上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2 HCl 2有显著的影响。下图表示以苯为原料制备一系列有机物的转化过程:(1)A是一种密度比

11、水 (填“大”或“小”)的无色液体,苯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2)在“苯-C - D Br”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 。(3)图中“苯一E F”的转化过程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E的结构简式:CHt(4)有机物B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种结构, 的所有原子(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上。14. 苄佐卡因是一种医用麻醉药品,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它以对硝基甲苯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得: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B:C:(2)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化合物C中有种氢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3)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

12、体的结构简式(E、F、G除外) 化合物是1,4-二取代苯,其中苯环上的一个取代基是硝基。 分子中含有忌悔注:E、F、G的结构如下:(4)E、F、G中有一化合物经酸性水解,其中的一种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苄佐卡因(D)的水解反应如下:*!- f f VI- 4 4 - _ -r -C( M X r./ S也同十NH?)化合物H经聚合反应可制成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导弹、宇航等领域,请写出该聚合 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 某同学为证明漠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 放入少量铁粉。试回答下列问题:(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漠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 应的方程式: (有机物要写结构简式)(2)反应一段时间后,在C试管内看到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此时该同学即得出苯与漠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给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若不正确,应如何对装置进行改进? (若回答“正确”,此问不必回答)。(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 (4) D中导管的下端连接倒置漏斗,其作用 。NaOH溶液的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