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526099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1459字)引言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

2、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

3、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二、实习内容及分析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

4、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

5、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经典哦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生态学实习报告篇2(2406字)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可见,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基础之一。通过农业生态学的课程实习,让我们了解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以及农业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实习过程中要求遵守实习纪律,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有事必须经教师同意方能离队。注意安全,防止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全面认真地完成所交给的实

6、习任务,做好实习笔记,认真完成实验分析,为撰写实习报告做准备。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并保证报告的质量。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1月5日星期四早上8点11点地点: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三、实习内容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参观了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接种室、培养室。听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杨老师讲解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过程。首先在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参观,看到了搅拌机,培养原料,从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那里学习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种基质及培养原料的配制。初步了解了食用人工菌的栽培方法。培养基质的原料由80%的木屑、15%的棉子壳和腐料组成。腐料一般加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糠。不能用含油脂的植物作为原料,

7、如桉树、松树等。其中棉子壳要用3%的石灰水浸泡。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流程中应注意:1.原料准备:原料要注意粗细搭配,80%的秸秆、高粱、15%营养料、2.5%的石灰、2%的石膏粉和0.5%的普钙、磷肥。其中石灰和石膏粉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酸碱度。2.水分的控制:保证原料不干不湿,用手捏时不出水放开时会散开。3.装袋,高温消毒:用17cmX38cm规格的塑料袋装包,在0.15压力、110的高温消毒3-4小时是最关键的,可以防止生霉。接着参观了食用人工菌培养室,在这里,学习了解食用人工菌菌种。食用人工菌菌种分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一级种又称为母种,由试管培养,要求也最为严格。原料有:麦糊、水、马

8、铃薯、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原料准备好以后放入试管中,5支装包,在0.14压力不超过0.15压力的稳压下放置40min高温消毒灭菌防霉。拿出降温,将试管摆成斜面,2-3天试管内的水汽晾干,接菌种。二级种又称为原种,原料有:木屑、腐料、石灰、石膏粉、普钙。将原料放入玻璃瓶内,然后进行冲瓶,把瓶壁上的渣子冲干净。用干净的筷子在土中打孔,打到底,盖上牛皮纸,高温消毒,接菌。三级种又称为栽培种,等瓶中菌丝长满,就开始装袋,一瓶二级种可装20包左右三级种,同样也要进行高温消毒。在20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1个星期到20天以后菌丝长满。期间袋上如有菌长出,要及时将菌拔出。最后,通过昆明菌

9、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学习到如要保证天天有菌收获,有几点必须注意:1.要保持接种室清洁、规范,不能把接种包放在接种室,必要时要对接种室进行定期消毒。2.培养室要单独有一间,培养室温度在20左右。温度较高时,菌生长较快,大概40多天即可出菌。3.出菇房保持在2-3间,出菇房轮流采菌,以保证每天出菌的数量。出菇房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病虫害。出菇房里的出菇包每天加2-3次水,注意通风。出菇房的出菇生产包一个星期到十多天会出菌,采菌后继续浇水,十多天后出第二次菌,大概2-3个月腐料全变黑时菌全部出完,一个出菇生产包总产量在1公斤左右,多时可达1公斤半。四、实习体会这次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一上午

10、的农业生态学实习让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除了了解学习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种与栽培过程。还让我学到了循环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就拿对用完的腐料处理来说就是农业生态划的体现。由于培养食用人工菌的腐料变黑后已失去了养分,还含有很多的霉菌,如果随意丢弃在环境中,会污染土壤,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要对用过的腐料进行处理,一般把用过的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腐熟。腐熟后的腐料可以作为肥料供给植物使用。或是把腐料集中灭菌后再丢弃,可以疏松土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我还了解到栽培食用人工菌有很大的经济利润和商机。1支试管里的一级种可接种5-8瓶二级种,1瓶二级种可装20包三

11、级种,一包三级种又可分为25包出菇生产包进行出菇。这样算下来1支一级种可接种出2500-4000包出菇生产包。一包出菇生产包可产1公斤左右的菌,那么1支一级种最后培养下来的产量可达公斤以上。1支一级种的成本为10元,一瓶二级种为5元,一包三级种为3元,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告诉我们,1-2万袋出菇生产包一年可获4-5万元的收入。可见,食用人工菌中还有很大的商机。这次野外实习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

12、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农业生态学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生态学实习报告篇3(2595字)二、实习地点: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x旅游区大门区_x旅游区。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

13、地区林业局代管。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

14、观。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4.2.1、重要保护价值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是广西不同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动物区系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质。

15、是林学专业学习和实习的基地。4.3、保护区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五、实习情况在离_x大门入口2公里处,做一个100平方米的森林记名样方调查,在不同海拔高度处,观察记录各海拔出的植物种类。该样方乔木层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岗松为主。有很强的热带植物指示性。还有木姜子、漆树、鸭脚木等混杂在群落中,草本层以铁芒箕最多棕叶芦次之。总体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该记名森林样方可以命名为马尾松-桃金娘-铁芒箕群落。2.2线路踏查在590米的鱼跃龙门处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许多蕨类植物。土壤为赤红壤。在海拔900米的飞翔伞基地我们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马尾松相对减少。苔藓类增多。但依然有较明显的优势群落结构。土壤为红壤。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榄大峡谷,山茶科及槭树等阔叶树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疯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桦、罗孚栲等。优势种不明显。土壤为山地黄壤。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样化,有大头茶、甜椎、小叶罗汉松、船柄茶、银荷木、长叶木姜、基脉楠、吊丝红、羊角杜鹃、五裂槭、毛杨桐、蛇葡萄等等优势种极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