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47249224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国际跨学科典型案例)随着信息化的进展,人类进入了社会变革与产业结构急剧进化的不确定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仅仅满足于学科知识的传递,已经难以承担起保障未来社会期许的知识基础。亦即,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培育学习者的“学科素养”(disciplinary accomplishments),而且也需要培育学习者的“跨学科素养”(interdisciplinary accomplishments)。因此,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应运而生。这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领域)整合起来,旨在把新的知识同既有的知识、信息与体验链接起来,进而同社区生活乃至全球社会的现实课题链接起

2、来,借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理解,亦即超越了单一学科范畴的深度理解的精致化教学的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学习者中心教育”的诉求“支援所有学习者发挥潜在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得以最大化”。科学:幼儿园用我的眼睛看世界教学目的:通过专心观察的过程,更好地认识人类世界及自己周边的生物。艺术目的:探索艺术基本的结构性要素,尤其是色彩。社会情感目的:激发观念与印象,旨在投入表达每个人心情的艺术作品的作业。活动:幼儿园儿童进行一次性着色与二次性着色,制作微型的扇形书。使用索引卡、蜡笔、标签、水彩颜料或彩色铅笔,对事先准备好的卡片编码进行着色,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用装订机将其一角缀在一起,做成一

3、本扇形的书。然后,带着幼儿去幼儿园周边和所在的社区进行不动产之“旅”,指导他们观察周边的自然景色和建筑物上的诸多颜色。利用扇形书,确定所看见的颜色有多少种类,让他们思考最喜欢什么颜色;或者花时间专心观察某种事物,让他们讨论“为什么那么喜欢”。他们还看到了怎样的色彩诸如,在树上长出的新的绿叶,或者被废弃房屋的黑乎乎的褐色之类。最后,让幼儿描述从旅游中获得了什么、喜欢什么,并把记得最清楚的印象随手画下来。也包括描写他们自己,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持续地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学习。评价:儿童最终描述出来的作品,体现了他们自身的感悟,以及他们的观察能力的水准。材料:索引卡、蜡笔、标签、水彩

4、颜料、彩色铅笔、绘图用纸、装订机。科学:小学15年级生息环境教学目的:通过生息环境模型,理解自然界;通过深度观察,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艺术目的:1.创作旨在表现种种不同地形(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的生息环境模型。可收集并再利用包括该地区特有的动植物在内的材料。2.理解并创作以地形背景为底板、拼贴植物与动物的地貌模型。社会情感目的:1.协同而又独立的活动。2.发展精细运动技能。3.基于阶梯式模型化教育,满足不断精进的需求。活动:要求儿童模拟包括地形、气候、特有的动植物在内的生息环境。儿童在工作用纸和艺术用纸上,剪贴杂志上的画,制作地形背景。他们可用雕塑黏土、自然材料和再利用材料来

5、制作地表,他们能用雕塑黏土创作地衣植物。儿童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在认识特有的动物及其捕食者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不同生息环境的植物。评价:每天记日记。形成性评价、地区/学校所必须的测验。材料:瓦楞纸板、杂志、工作用纸、艺术用纸、工作台、回收的自然材料与再利用材料、剪刀、浆糊、雕塑黏土。科学:小学5年级初中3年级细胞的制作这个活动为儿童提供使用黏土与其他材料制作细胞的机会。这是儿童所向往的,因为在科学的教学中完全没有使用这种材料(黏土)的机会。作为初学者的儿童能从事雕塑的活动;年长的儿童则能得心应手地从事从毛胚到上色的全过程的活动。教学目的:1. 学习动植物的细胞结构。2. 理解同样的细胞作为一种组织

6、是怎样在动植物中形成结构的。艺术目的:1. 运用录像与照片观察不同的雕塑,懂得解决三维结构问题的方法。2. 懂得艺术制作的过程,并把它应用于特定的科学课题。3. 通过艺术制作的过程,能够很好地钻研、修整、打磨艺术作品,能够产出彰显个人艺术追求的产品。4. 要使雕塑黏土同作为最终产品的色调匹配,就得引进色彩理论并展开实际调查。社会情感目的:为了学习、理解艺术制作的过程,儿童必须学会如下两点:其一,认识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选择。其二,要寻求特定的艺术难题的解决,就得分享思考,展开协作,从而体悟思维碰撞的重要性与团队作业的价值。活动:儿童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单细胞结构胞口

7、、口腔、食物沟口、食物泡、小核、大核、纤毛、溶酶体、肛门),合作展开活动,制作细胞模型。先把黏土黏贴在纸板上,再用别的黏土制作植物与动物的细胞部件,注意适当的色泽与质感。待毛胚干燥之后(倘有必要,则涂上颜色),儿童运用说明书,标示细胞的各个部分。评价:儿童用语言表述细胞的部件以及细胞具有怎样的功能。他们相互提问,强化彼此的知识与概念。材料:初学者各种色彩的雕塑黏土、纸板、木制器具;高阶学习者各式各样的雕塑黏土、各种型号的画刷。科学:初中3年级高中3年级创作水彩画,感悟大自然这是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大自然,透过水彩画,表现自然界活生生事物的一个活动。这相当于法裔美籍博物学家奥杜邦(J. J.Aud

8、ubon)的经历。他拿起画笔,走近自然,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自然生态环境中鸟类与四足动物的优美画卷。这个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创作多姿多彩的植物画面,重走奥杜邦的足迹。教学目的:1.观察大自然,特别是植物。2.详细记录植物的构造。艺术目的:1.创作表达自然景色的水彩画。2.学会运用水彩画的技术。社会情感目的:同伙伴分享水彩画,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活动:1.给学生提供水彩画用纸,带领全班学生走出校门,一起去有植物与树林的地区散步。要求学生观察周边的自然景色,记下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并通过水彩画,记录植物的特征。如果可能的话,应当选择茎、叶 、花、球根、根来做标本。一旦发现标本,可坐下来进行描摹,可能的话,把

9、它带回教室。倘若两者均难以办到,亦可用数字照相机把它拍摄下来。2.学生应当在水彩画的用纸上,记录自己的名字、日期、观察的场所、植物的分类。在大体认识了植物的结构之后,应使用软质铅笔描摹其整体的样貌。当他们敏锐地观察之后,就可以详尽地把握叶脉、花瓣、茎上的毛与刺,以及枝叉的状况。他们应当原原本本地素描植物,而不是想当然地描画。然后是作水彩画。他们应当学会着色从最亮到最暗的色调,应当避免使用黑色(素描没有必要着色)。待绘画干了,学生(全班或分组)围绕植物的话题,展开关于学到了什么、素描这些植物有什么感受之类的讨论。评价:学生先围绕各自的素描展开评论,然后讨论“当素描自然景物时,是否把握了其独特之处

10、”。材料:水彩画用纸、软质铅笔、可供描摹的自然标本、水彩画具(或彩色铅笔)、水容器、画笔。数学:初中3年级高中1年级几何学领域的探究这个活动有助于揭示如何把数学(这里指的是几何学)应用于现实世界及其艺术性的项目。教师可排摸有哪些学生在校外就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几何图形的情况,视学情调节活动难易度。教学目的:1. 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赋予其名称。2. 把包括在校外看到的含有几何图形的对象,逐一进行拍照。艺术目的:认识几何学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怎样的贡献。社会情感目的:同伙伴分享照片,讨论几何学的应用。活动:全班学生一起温习几何学的术语,诸如圆、圆柱、球体、正四角锥形、棱柱、锥体、狐、三种三角形(直角三

11、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多角形等等。每个学生用数字照相机把现实世界中的几何图形拍摄成照片。比如,交通标识塔是锥体,“停”的标识是八角形。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目标是,在规定的课时内收集大量不同的几何图形,最后把照片输入电脑中,并分别说明各张照片是怎样表现独特的几何图形的。全班学生或拥有兴趣的学生聚焦某一个主题,比如体育运动、建筑物、自然界和艺术作品进行精选。评价:倘若学生记住了形形色色的几何图形,无异于项目学习与特定的累积式进步状态的一种体现。可采用形成性评价。材料:几何术语的测验、数字照相机(可能的话,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学:初中3年级高中3年级千年壁画这种数学教学明确地

12、体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共同体的指导者要规划公共服务、建筑、城市规划、交通网络,就得理解城市的人口在未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学目的:1. 绘制表示相关性的图表并进行解释。2. 理解系数的表述方式与概念、相关领域与取值范围,以及系数方程。3. 他们所在的学校、城镇与城市的人口估计。4. 了解不同民族集团与年龄层在20世纪的人口变迁,推想未来世纪的人口变化。艺术目的:1. 懂得壁画是怎样绘制出来的,欣赏有名的美国壁画。2. 应用这种知识与境脉化的知识,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内容与观念是怎样被使用的。3. 作出特别的艺术选择。说明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选择,体现了怎样的艺术意涵。社会情感目的:1. 体悟共同体

13、的多元文化特质,认识到在多样性的融通中获得成长的道理。2. 认识到各自的观念、解释与行动给整个共同体带来的影响。3. 认识到大凡永恒的艺术作品的创造都是协作的最终选择的结果,拥有永恒的魅力。活动:学生探讨学校的人数,或者20世纪以来共同体的人口演变,从而把握长期的人口结构民族构成、年龄范围、巨变事件。从这种讨论与探讨中,可以作出21世纪人口统计变化的预测。学生结对进行活动,确定采用怎样的记录数据来加以图表化。通过讨论,可以引出涉及人口变化的历史与未来整体图景的结果。同时,全班描绘一张用不同于传统版式的图表,比如用人物形象来替代传统图表上的线条,来表达这种信息。他们采用种种方法来表达最终的设计。

14、他们讨论、选择绘画色调与类型。在最终阶段(容许他们耗费大量时间)涂上壁画的色调。这是项目学习中转换表达方式的关节所在,借以逼近壁画的探讨,其结果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使用画布来创作壁画,便于在校园随处张挂。壁画的大小也值得考虑。倘若太高,需要脚手架和梯子之类,安全性存在问题。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特定状况做出调整。评价:整个项目学习可采用形成性评价。项目终结时,学生应讨论怎样使用综合的信息来制作图表;应能解释多种类型的图。宜采用面试与笔试两种考试方式来进行评价。材料:纸、笔记本、铅笔、标签、蜡笔(打草图用)、墙壁和画布、适当的涂料、塑料垫布、打扫用碎布块、画笔、两脚规、比例尺,投影仪

15、等等。科学(生物):初中3年级高中3年级它是活的:用造型素材制作人体骨架与组织形态高中生喜欢形象与视频。他们沉迷于妖魔鬼怪的魔幻世界及其描述,赋予恐怖的妖怪以活灵活现的人格。年轻人对震撼性效果带有先天的免疫力,如醉如痴并从中获益。他们从眼花缭乱的视频中知悉了千奇百怪的吸血鬼的血型差异,而这些在教科书中是难以寻觅的。为了创作兴趣盎然的、对话式的、富于创意的“人体解剖与组织”单元,就让他们借助吸血鬼的视频来展开活动。教学目的:1.定义人的躯干与手足的主要骨骼与骨骼组织的组织学。2.定义并理解肌肉组织的解剖学与组织学。3.确认人体的主要肌肉;确认并理解脊髓、内分泌系统、心脏与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循

16、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艺术目的:视觉艺术1.通过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好奇心、兴趣范围、记忆力、复杂性、艺术意图的融汇,践行自我表达。2.确认审美选择的逻辑依据。3.协助他人的工作,或者根据推崇的评价标准作出评价,支持艺术发展的结论与判断。4.在艺术分析中,利用描述性语言与多样的表达方式,解释艺术作品的意涵与目的。社会情感目的:1.在说明所要求的选择之际,自信满满而又留有余地。2.在创作之际,能在技能上相互协助,并在此过程中心照不宣地作出支援。项目:这是一个内容广泛的项目,要求相当多的计划编制与日程安排。归根结底,是制作人体的形状。该项目有助于理解骨骼结构。创作中枢神经或周边装置神经系统(包括主要的穴位在内),可以使用庭院喷水的水泵和直径约莫0.64厘米的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