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249208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足球:脚侧运球说课临高县美良中学 一纲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安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足球脚侧运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适当降低练习难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性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教材与学情分析初中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足球,培养了一定的球感,在各种足球技术中,脚侧运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为频繁的技术。学生对足球技术的运用也仅仅是模仿,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并不知晓,在教学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降低足球工程的练习要求,提高练习成功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

2、加强根底教学,多运用游戏的方法,使学生爱好与专长相结合,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根底。三、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足球脚侧运球的根本技术及练习本卷须知,为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奠定根底。3、通过与同学共同练习、观察、交流、合作,培养孩子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游戏和比赛提高学习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脚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难点:控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五、教法与学法策略: 1、导入与热身:用足球文化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准备活动中,加强对足球的运用。通过运用已经学习和观察的技术,进展教学比赛。通过短时的教学比赛,发现影响比赛的原因,导入新课,开场学习脚侧运球技术。

3、2、脚侧运球学练:在突破重点“脚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与协调性时,注意支撑脚的位置,让学生体验练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学生练习一定时间后,进展个人技术展示,展示后按层次重新分组练习。技术比较好的同学组成一组自主练习。选出两名最好的学生指导中等水平组。教师指导最低层次组。通过分层次教学,加强根本技术的学练与指导;教学借助图片、讲解、示及游戏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与效果。3、拓展练习:教师组织游戏,保持学生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的学练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及时反响。4、放松与评价:在轻音乐的引导下,教师通过语言带着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放松身心。每组选一名学生谈收获,教师小结

4、、评价本课,鼓励学生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通过足球运动锻炼自己的身心。六、负荷预计:暂不设计七、课堂评价标准 定性评价等级脚侧运球完成情况优秀脚触球部位正确,自然放松,动作协调,脚踢球的力量适宜,运球的过程中能较有效地控制球。良好脚触球部位正确,动作较协调,脚踢球的力量较适宜,能较好的完成运球任务。及格脚触球部位根本正确,动作根本协调。不及格脚触球部位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学习态度评价好20-16分中15-10分差10分以下评价标准课堂学习积极主动,虚心学习,积极合作。课堂学习较为主动,虚心学习,合作较为积极。课堂学习被动,不愿意与同学合作。足球:脚侧运球教案 水平四 临高县美良中学 一纲

5、教材足球:脚侧运球场 地器 材足球、足球场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足球脚侧运球的根本技术及练习方法,为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奠定根底。2、通过本次课学习开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能够做出根本规的脚侧运球动作,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做出规的脚侧运球动作,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3、通过与同学共同练习、观察、交流、合作,培养孩子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游戏和比赛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根底。重难点重点:脚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难点: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与协调性。工程学习容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组织教法及改进课堂常规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6、。2、 宣布本课容及要求。3、 平安教育4、 安排见习同学。5、 队列队形练习1、 宣布本课的学习容。2、 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3、 口令指挥学生练习。特别关注:遵守规则和注意平安。约21、 知道本课的学习容。2、 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3、 听口令完成动作。4、 做好准备活动预防运动损伤。组织如图一要求:动作快.静.齐,精神饱满注意平安教师口令要清晰,声音要洪亮。准备活动绕场地跑、圆圈跑、根本体操。每人一球进展熟悉球性练习:自由运球练习脚踩球练习脚侧交替碰球介绍动作要求。教师语言提示、示指导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奋起来,约7明确要求。听口令,随教师一起做活动。各关节活动开,充分熟悉球性

7、,全身心投入练习中来。活动场地:AB C绕场地跑利用教学比赛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足球运动。分组教学比赛准备三个小场地通过比赛导入新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喜欢足球吗.会踢吗.那好,看一看大家是怎样踢球的.观看5分钟比赛,怎么样.约5生:生:生:生:学生参加比赛基 本 部 分一、脚侧运球动作:运球时,支撑脚向前跨出一步,踏在球的前侧方,膝关节稍弯屈,上体前倾并向里转,随着身体的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用脚侧推球的后中部。二、要领:步幅小,脚跟抬起,髋关节展开,踝关节紧,踢球的中下部三、特点1、脚与球的接触面大,容易控制球;2、有便于用身体来掩护球预设问题1、只顾低头看球。2、不是推拨球。易犯的错误

8、:踢球腿膝盖外转不够;脚尖没有翘起;摆腿动作过于紧,成直腿扫球;踢球脚脚掌翻。纠正方法:向前摆动腿时,外展髋、展膝关节。1、利用挂图图示法教学让学生先试图模仿 2、教师讲解、示脚侧运球方法,讲解易犯错误。3、组织学生练习。先原地练习,再运球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用语言鼓励学生,纠正易犯错误。5、组织学生展示。展示后发现难点,学生控球能力差,安排练习专门练习后再分层练习。6、 分层次指导学生重点指导学困生约161、观看挂图进展模仿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3、分组练习,明确活动要求。4、在小组长的带着下认真活动,注意平安。5、小组长可以组织学生进展展示,6、学生分层次练习脚侧运球。练习时

9、前面设定目标,学会提醒自己注意观察目标的变化。体会脚侧与球接触的感觉练习队形:要求:可用两脚做任何的控球技术动作。素质练习游戏:运球接力跑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1、 讲解游戏方法和本卷须知。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2、 组织游戏并做出评价。约51、 明确游戏要求并动脑思考获胜的方法。2、 集体进展比赛,体验合作互动的感受。折返运球接力比赛要求:遵守规则加油鼓励小结1、 整理放松:放松舞步重点放松下肢。2、 小结点评。师生共同小结点评。学生谈收获,。3、 作业想一想为什么运球时丢球。4、归还器材5、下课,师生互道再见.1、乐伴奏下共同参与,带着学生放松。

10、2、点评本节课学生表现,教师评价练习效果,学生积极自评。3、问题预设:运球折返时丢球,为什么.这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曲线运球3、发课堂评价表。宣布下课。约51、 按教师的要求放松。2、 谈本课收获。3、 值日生归还器材,师生再见。组织:练习强度:中等反思足球:脚侧运球教学反思 临高县美良中学 一纲 上完这节课后,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根本到达了课前的预想效果。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喜欢体育课的第一直接原因就是体育课有得玩,他们认为玩是体育课的主调。确实,体育课如果丢了这一点,孩子就会不喜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我力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

11、引领者。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展了反思: 一、在教学容的安排上。本节课的教学容是足球脚侧运球技术,课的准备局部我给学生下达本节课的容,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从教学容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直接反映在上课的过程中,刚开场女生觉得运球很好玩,兴趣很浓,全都参与练习。但到后面有一局部女生明显兴趣减弱,积极性不够。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女生爱好,并且分组进展教学,分组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水平相当为一组,这样的安排效果更显著。 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首先在队形上打破常规,常规的队形都是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练习,但学生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比方练习运球时,学生之间只能看到相邻的运

12、球动作,没有互相比照练习的效果,如果让学生几个人一起练习,喜欢踢足球的在一起互相比着练习,差点的跟着教师来练习,同时也互相指点互相学习,这样的练习效果比较好,这种队形以后值得运用。其次是教学方法上要灵活。教师一般上课都是讲解与示的方法,有时有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 讲的话,对动作要领没有领会,学生就很难正确地学会动作。如果将脚侧运球的图解摆出来,学生主动去看图,分析动作构造掌握动作技术,再加上教师讲解与示,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快。所以说以后上课不要怕麻烦,多准备一些教学辅助资料。最后在练习方法上多采用游戏性质的练习,发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比平时要好,所以以后在备课时多花心思设计好游戏局部,让学生在游

13、戏中玩,在游戏中学。 三、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本节课的根本局部安排不是很合理,学生的练习时间少一些,尤其在分组比赛时时间超时,整个一节课觉得不够很匆忙,所以在以后上课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整堂课,学生能够做到有序认真非常遵守纪律,在规定的场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展练习。学生看似玩,实际上他们也在认真体味所教的容;形式在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方练习时间等,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会多向老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业余时间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学习,让自己的课堂能够更活泼,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课。.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