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说课稿09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47247908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说课稿0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说课稿0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说课稿0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下人家》说课稿09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说课稿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说课稿0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下人家说课稿09一、教材介绍:该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展现了恬静祥和的农家田园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歌颂了乡下人家的勤劳淳朴、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二、设计思想: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紧扣“独特、迷人”,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所具有的特色。根据中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对故事内容感兴趣,而散文“形散神聚”,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学过

2、程中应以诵读和品味为主。教学中首先抓住题眼,从学生较熟悉的场景入手,激发学生读的欲望,然后通过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自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对美的感受,逐步感悟课文内涵,体会其意境。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开展交流、感受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领略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爱家乡、喜爱自然。四、教学重点: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础上体味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五、教学准备师:有关乡村生活场景的多媒体课件生:

3、熟读课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课件:池塘里嬉戏的鸭鹅、小河边捣衣的妇女檐下挂着的串串红辣椒、院子里悠闲的公鸡田间戴笠劳作的农人、夜空下的声声蛙鸣。问:看到这些情景,你有什么感受?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3、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陈醉云细腻、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师板书:21、乡下人家)设计意图:观看课件,直观感受乡下美景,从而让学生进入的优美的情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的感觉。2、全班交流:(1)你觉得乡下人家是怎么样

4、的?师随机板书:独特迷人(2)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怪不得作者感叹道:生齐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师小结:“独特”指“独有的;特别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特别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从作者的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美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抓住课文主旨。(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划出来,反复读,并联系

5、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2、组内品读,交流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读自悟,感受乡下的美景,然后围绕问题互相交流感受。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以下面两句为例:(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2)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雄鸡耸着尾巴

6、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教师的点拨、指导要适当,不可越俎代庖,让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4、品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设计意图:感情朗读是学生感悟文章内容,抒发情感的途径,又是反馈学生是否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有效方法。(四)拓展提高:1、结合图片想象乡下人家冬日的独特、迷人景象。2、试着将全文改写成一首小诗。(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读一读。2、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

7、受到了乡下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学习活动,加深对我们农村生活的了解。3、交流汇报各组活动计划。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能力,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的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板书设计:屋前 瓜架夏天傍晚门前 鲜花21乡下人家屋后 春笋(独特迷人)院中 鸡儿秋天夜晚河里 小鸭教学反思: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如同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那觅食的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

8、,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进入梦乡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在和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全文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我所工作的学校地处农村,班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而且他们很少有人走出这里,对于乡村风光,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也不能吸引他们。于是,教学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他们较熟悉的乡村生活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并进一步探究,找出文章的主旨。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边体会文字所描绘的意境。接着采用分组、集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最后,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有计划地走进自己熟悉的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为后面“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的学习作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基本上完成了预定安排,但学生交流时的方式、语言显得单一,课堂也显得有些乱,教师的临场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