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478988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古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古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古诗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古诗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古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词三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是国内老式文化的精髓,在国内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学习课文时要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体现方式。 第一学时【研学目的】1、通过自学,对的读写“洛阳、榆树、湖畔、帐表”等词语。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作者对家乡怀念之情。3、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措施,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研学重难点】1、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作者对家乡怀念之情。(重点)2、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措施,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

2、思。(难点)【学习路线图】课堂检测课中研学课前研学课前积累 【研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知识链接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路过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程未测,表达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人们之一。张籍 767830 唐朝诗人,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其存词三百四十二首。二课前研学预习提示:、自学古诗词中的生字、词语。完毕本科的钢笔写字。、我会用心的把本课古诗词熟读(基本会背诵)。三、课中研学(一

3、)、预习检测:A、完毕全练第七页“一至三题”。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二)、自主、合伙、探究1、由小组长组织成员诵读古诗并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检测。、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向全班展示颂读及背诵成果,其她小组用心听并纠错。3、全班一起批改全练第七页“一至三题”。、诵读这两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说说读后的感受。、说一说自己最欣赏的诗句。7、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哪一种词用得最佳?为什么?读读,比较一下,效果相似吗?三、课堂检测,记录疑难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4、还。( )还:; hun。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重:chng; zn。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数重:h hg;h hng; s hng; sh hn2、解释诗句的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二学时【研学目的】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并理解诗句意思。【研学重难点】理解理解诗句意思。【学习路线图】课堂检测 合伙释疑自主学习复习旧知 【研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听写词语。邀请 俯身瀑布 峭壁 身躯 津津有味蕴含侠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二、自主学习1读一读长相思,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泊船瓜洲以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

5、、春风、明月”来体现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秋思叙事抒情,从寄家书时思想活动与行动细节中,体现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那清朝的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又是如何体现胸中的思乡之情呢?二、合伙释疑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2、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3、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如何的感情呢?、读了几首诗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说。5、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但是诗人在体现措施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体现措施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交流后展示)学法指引:1.先读诗句,再说出自己的理解。抓住核心词,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3.背诵诗句。四、课堂检测 我还收集到了其他的思乡诗词,我想把它写下来。 推荐平台1. 阅读提示:诗人余光中在诗中把乡愁比方成什么?诗人在诗中除了体现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还寄托了两岸人民的什么心愿?乡 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妈妈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妈妈在里头 而目前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