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plu****55 文档编号:47246782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目《经济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管复习笔记第一章概述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经济问题与经济学定义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问题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的需要经济学历史:马歇尔、中国清代“经济特科”经济指一定范围内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的总称研究经济问题、探讨经济发展规律、解释经济现象成因的社会科学即称为经济学核心矛盾:人们无限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另一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重要性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1、自由资源(空气等)和经济资源(时间和信息、人力资源、

2、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2、人需求的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选择是稀缺的结果;机会成本将某资源投入以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三、经济学基本问题1、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产品、什么生产方法、如何分配产品、资源总量是否并如何得到充分利用?2、经济类型:自给、市场、计划、混合区别在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3、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过程四、理性经济人假设1、利己的理性2、原则:利己但不损人管理的基本概念1、含义1、管理者在动态的环境下通过对组织内部资源及整合的组织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已

3、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和艺术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3、管理的环境内部、外部4、角色与管理技能a)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高层b)技能:概念机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越高层,概念技能要求越高;越基层,技术技能越高;人际技能都重要c)工作内容:传统管理(计划决策和控制)、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第二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1、古代经济思想2、现代经济学说五个阶段: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时代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诞生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运用方法:科学抽

4、象和经验归纳法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杰出代表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奠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剩余价值学说、劳动价值论、资本积累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完全计划的公有制经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之父以经济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开辟了货币理论分析第三节、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1、古代管理2、科学管理时代a)泰勒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管理应该专业化。b)科学管理理论的八方面:3、社会人时代/行为科学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丛林5、时代潮流:新发明的兴起、工厂制度的建立、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二章 微观市场机制分析微观经济学核心: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1、消费者理性,单个经

5、济单位家庭、个人、组织等2、生产者1.生产者做出统一生产和销售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厂制、现代企业等时期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生产者3、市场:包括场所和行为第二节 市场需求分析1、需求及其表达主要影响因素: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一种关系,变动来自非价格因素使需求曲线平移;需求量:某个数值,变动来自价格变动在需求曲线上移动2、市场均衡市场中供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相对静止或稳定的状态均衡价格: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商品价格需求变动引

6、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化,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向变化、均衡数量同向变化3、弹性分析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弧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去极限) 注:线性需求曲线斜率不变,价格弹性并非不变影响因素:可替代性、用途广泛性、对生活的重要程度2、价格弹性与定价策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不可过低3、需求的收入弹性=(消费者收入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低档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化、正常品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收入弹性1奢侈品,1为必需品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百分比)/(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互为替代品交叉弹性为正值、

7、互为互补品交叉弹性为负值;绝对值越大,产品相关程度越大第三章、要素投入与市场结构生产、市场结构第1节、生产函数投入产出的对应关系规模报酬:要素的投入规模变化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边际产量MP:当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时候,增加某生产要素单位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边际报酬递减:其他要素不变,持续投入某要素至某一临界值的时候,边际产量会减少产出函数的切线斜率减小第2节、投入要素最佳组合成本最小决策:MP1/P1=MP2/P2,要素1边际产量与单位价格之比等于要素2的产量最大决策:同上第3节、成本与利润函数成本:物化成本+工资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会计系统的账面成本,反映了生产者在某一

8、时期内所发生的实际费用或支出)、增量成本(做出某项决策而带来的总成本变化)和沉没成本(过去发生的费用,现在和将来无法改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增加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增加平均成本:总成本和总产量的比值边际收益:单位产量增加引起的收益增加边际利润:单位产量增加而引起的利润增加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盈亏平衡:成本刚好等于收入第4节、市场结构与生产决策市场结构:买主卖主数量、产品之间差异的程度、新生产者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第5节、市场失灵原因:不完全竞争、外部性(有好有坏:化工生产的污染、互联网提高工作效率)、非对称信息(劣品驱逐良

9、品、道德风险使保险市场无法建立、委托代理问题)、公共物品问题第四章、宏观经济分析第一节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亚当斯密第二阶段:奠基阶段马歇尔第三阶段:建立阶段凯恩斯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产出、通货膨胀、事业、宏观经济政策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核算注意的问题:用于计算的是产品的最终价值、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而非单纯出售的产品、是流量而非存量、核算的市场价值GDP和GNP差别,生产者的国籍有差别计算方法:生产

10、法、收入法、支出法(消费+投资+进出口+政府购买)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社会中存在闲置劳动力;失业者: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现在没工作类别: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2、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内大多数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上涨类别、原因第四节、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1、经济周期2、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政府购买、政府收入)、货币政策第五章、管理学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工作定额原理、挑选和培养工人、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专业化、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管理中存在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行为科学理

11、论:工人是社会人不仅只追求经济利益、正式组织之外存在以共同工作过程和情感等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满足度来提高效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情感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麦格雷戈:XY理论,前者为悲观理论、后者为乐观理论第六章、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归为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跨度:管理人员能直接管理的下属的数量;能够有效管理的人是有限的,一般在59之间;总人数确定,管理跨度与组织层数成反比管理跨度类别:窄管理跨度、宽管理跨度高耸型组织与扁平型组织组织结构:简单直线制,职能制(易出现多头领导),直线-职能制,委员会制、矩阵制(出现双重领导)、事业部制、超事业部激励理论

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影响工作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满足不会产生激励作用,不满足则会产生不满;激励因素不满足保持平静,满足就会激发员工积极性;麦克利兰需求理论:人的三种需求成就、权利和归属,被承诺或看到实现需求的可能就会被激励公平理论:一个人的得到与其付出之比与另一个人不相等时,会做出不利于组织的行动期望理论:一个人预期他所追求的目标及自身努力是有价值的,就会得到激励控制:内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等)、类型(前馈、过程、反馈等)第七章企业与管理第一节、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及服务性活动,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利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3、、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型或非法人型的基本经营单位。企业的组织形式:1、独资企业a)非法人型一个自然人独自出资兴办,利润企业主独享;利润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无差别,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b)法人型单独出资者建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外商独资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个自然人股东或一个法人股东);仅需以法人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与私人财产无关2、合伙企业普通合伙(合伙人对企业所有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联合组成;普通合伙人责任无限,有限合伙人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3、公司制企业三个利益方:股东、董事

14、会、高层管理者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认购股份为限、公司以全部资产担责;出资人无上限、股份可自由转让)、有限责任公司(同上;50人上限,股份转让受限)4、合作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出资者的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互分离)、法人治理制度(保证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限责任制度(企业债务清偿不涉及出资者其他资产;企业以全部法人资产承担企业债务)、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2、财务管理3、物资与设备管理4、信息管理5、生产与运作管理6、质量管理7、研发管理8、营销管理第八章生产系统结构与战略一、生产系统结构生产线布置的基本形式:工艺式、对象式和固定式工艺式:按工艺性质来布置车间、工段或小组,同种类型设备集中;充分利用生产设备,能适应不同产品,适合小批量;搬运工作量大,管理复杂对象式: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设备集中,不同生产线工艺过程封闭,独立生产;物流运输少,生产周期短,管理简化;难以快速响应变化,不适合多品种固定式:在固定位置投入设备、材料和劳动力;适用于大型设备的制造,如水压机、大型航空航天产品、大型轮船成组布置:介于工艺式和对象式,把使用频率高的及其集合成组;高效、柔性;适用于品种数量和批量中等、品种较多但批量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