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4670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主流与市场边缘的尴尬中国文献纪录片发展现状及困境肖灿自从 19 世纪末摄影机诞生之后,人类的历史就有了新的记录方式影像 纪录,纪录片从此也应用而生。1926 年,约翰格里尔逊发表了一篇评论罗伯 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文章里首次使用了“ documentary” 一 词。可见,纪录片从诞生开始,就有了文献汇编和记录历史的性质和功能。而作 为纪录片中一种重要的类型,文献纪录片将现代传播技术与传统著述、学术研究 有机结合了起来。让历史再现,承担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便是它的价值所在。因 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献纪录片,它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 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在西方,

2、这种纪录片通 常称为“汇编类影片”(CompilationgFilm)。美国电影史学家埃利克巴尔诺认为,文献纪录片是苏 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她完成于 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 1927年,我 国电影工作者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被公认为是中国文 献纪录片的起点。通过80 多年的发展,文献纪录片已成为我国主流形式的纪录 片,它的发展变化正是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生动诠释。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 着电视媒体面对传媒市场和受众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文献纪录片也顺应时代的发 展与电视结合形成了自身的一些新特点,但同时也面临

3、着一些发展瓶颈和急需解 决的问题 (选题意义及背景)纵观目前国内对于文献纪录片的研究,虽然时间不太长,但研究成果却日渐 丰富,学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 置于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整体语境中,对文献纪录片的历史发展作总体 概述。如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电视纪录片 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书均对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进行 了概述,此外,单万里发表的论文中国文献纪录片的演变详细叙述了我国文 献纪录片的四个发展阶段,为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积极进行文献纪录片的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现状研究。如电视纪录片新 论(任远编著,中国广播电视

4、出版社)、肖平发表的论文“献”说者的言说与 “行为传达”的意旨、何苏六发表的论文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东北师范 大学两位硕士研究生姜贵欣的学位论文文献纪录片的类型化研究、金丽娜的 学位论文主旋律纪录片的审美变迁及创作趋势研究、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李 佳骏的学位论文史论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新动向等均从文献纪录片的 界定、本质、叙事风格、表现手法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和研究。 除此之外,周星发表的论文中国纪录片现状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吕新雨发表 的论文纪录片的历史与历史的纪录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 胡智峰发表的论文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何苏六发表的 直面市场

5、:中国纪录片当前境况描述、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夏鹏的学位论文对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热潮中的发展 的冷思考等均对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和研究。他们或从创作理念、 表现手法、市场化发展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对我国文献纪录片分时段、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夏倩芳发 表的论文2001-2002 中国电视纪录片描述、顾亚奇、章晓宇、孙云霞、黄灿 发表的论文2004 年中国纪录片研究评述、何苏六、李智发表的论文和时 代语境 映万千气象2007 年中国纪录片评述都对不同时段的中国文献纪录 片发展有所概述。而苏州大学硕

6、士研究生张文娟的学位论文2000-2005 年中国 历史题材纪录片研究则专门阐述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国文献记录片的发展研究。 此外,纪录片解析(陈国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书中对丝绸之路、 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故宫、邓小平等大型文献纪录片有全景式的分 析,牛慧清发表的论文历史的影像化:让尘封的历史生动起来简评央视纪 录片幼童的创作风格对幼童这部文献纪录片也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总结。 以上研究成果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文献纪录片,并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前我国 该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但目前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表现在:对我国文献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具体分析不突出,有些只是结合 中

7、国整个纪录片的发展来谈,深入系统进行具体的文献纪录片的研究以及著作不 多,对许多新现象关注不够,尤其是对文献纪录片市场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许多成果流于泛泛而谈,缺乏理论深度。此外,已发表的有关我国文献纪录片的 学术论文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重点关注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是本人研究的重点,其学术意义表现在:首先, 研究文献纪录片的现状与不足,我们能从中获得启示,如何在新时期遵循纪录片 的基本规律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壮大,不断巩固其主流地位;其 次,研究文献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正确处理市场与创作理念、纪录片真实原则 的关系,能很好地促进我国

8、的文献纪录片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在市场经济中不 断确立其地位,尽可能地消除了思想主流与市场边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再次, 在分析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不足的原因时,势必将结合新闻传播学的有关理 论,特别是媒介生态学、跨文化传播等相关原理进行分析比较,这不仅为文献纪 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应用 实例。(文献综述)文章结构:1 . 绪论2 . 正文2.1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历史嬗变2.1.1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历史嬗变2.1.2 文献纪录片主体地位形成的过程2.2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2.1 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特点2.2.2 对文献记录片

9、的文本分析2.2.3 对文献记录片的表现形式、风格分析2.2.4 对文献记录片的市场化研究2.3 造成当前中国文献纪录片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2.3.1 文献记录片的媒介生态环境不佳2.3.2 文献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偏差2.3.3 文献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滥用2.3.4 文献纪录片的营销手段不多2.4 中国文献记录片的未来之路2.4.1 对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几点建议2.4.2 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及趋势3 . 结论主要参考文献:1.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2.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 联书店, 20035. 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6. 吕新雨纪录片的历史与历史的纪录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两个理论问 题 J. 新闻大学(春)7. 何苏六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J.现代传播2005 (3) 何苏六、李智和时代语境映万千气象一一2007年中国纪录片评述J.现代 传播20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