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热装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246545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盈热装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过盈热装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过盈热装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过盈热装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盈热装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盈热装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盈热转配工业设备中有许多重要零部件是用厚壁圆筒过盈热装 配后加工而成的,一般都由心轴、闷头、厚壁圆筒体采用高 温过盈热装配工艺,将圆筒两头加热到500600,把闷头 热装配在滚筒内,按照热胀冷缩原理,待圆筒自然冷却后将 闷头抱合成一体;机械加工时,为了尽可能减小动平衡误差, 以圆筒外径为定心基准加工两头心轴外圆。这样,一方面降 低了圆筒零件的加工成本,减小了心轴与圆筒的不同轴度误 差,还减轻了零件自重,节省了材料。因此是机械加工行业最 常采用的制造工艺。在上述制造工艺中,厚壁圆筒两端加热是实现热装配工 艺的关键,许多工厂采用烧焦碳地炉的落后工艺,浪费了能 源,影响了环保,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

2、效率低,安全条件差, 特别是一些直径较大的圆筒,因焦碳埋不住筒体,造成加热 不均匀、过烧等问题,常需多次返工才能勉强装配,严重影响 了产品质量,是亟待解决的工艺难题。为此,笔者在郑州纺织 机械厂参与了厚壁圆筒过盈热装配炉的工艺方案研讨与设 备设计。2相对落后的热装配加热工艺在调研中,看到有些厂家采用开放式煤气(或天然气)地 炉的加热方案,经实地考察,虽然此方案满足了流水线作业 的要求,但大气式烧咀发热量低,多用于铸工造型烘干,用在 地炉上效果极差,经常是贴近火焰的零件表面温度高,一旦 转到上面,温度严重下降,加热极不均匀;加上保温措施不利, 只能勉强用于小直径的圆筒加热,且零件表面氧化严重,加

3、 热温度不够高,现场工人反映不如原有的焦碳地炉好用。 另外,也看到一些厂家采用的专用台车式炉加热方案,此方 案加热温度比较均匀、到位,但不符合流水线作业要求,台车 一次加热辊筒太少,工作效率太低;加热辊筒多了,装到最后 温度下降太多,影响装配效果;工人高温操作环境恶劣,劳动 强度大,卸车工作条件危险;装料较多或加热大直径圆筒时, 炉膛透热面积较大,热损失较多,加热效率上不去。此方案因 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尽管在许多工厂使用,也不受 现场工人欢迎。3热装配专用设备的工艺方案及结构设计根据上述方案的调查比较,按照流水线作业的工艺要求, 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采用炉底、后墙、炉顶3

4、面固定,炉前面、两侧面共3个活动炉门随机调整密封的炉 型结构。炉底地沟采用耐火砖砌制;地沟以上后墙、炉顶采 用硅酸铝耐火纤维轻型结构。具体作法是:先用槽钢、角钢 型材焊成炉体钢架,在钢架上焊接固定钢板网(也可以是粗 铁丝网,但镀锌铁丝不太好焊接),用细铁丝把耐火纤维压缩 块临时捆扎在钢板网上,再用专用的耐火泥粘接剂外敷在炉 后墙和炉顶表面,透过钢板网孔粘接固定硅酸铝耐火纤维, 形成严密的隔火炉墙,待耐火泥粘接剂干结后形成坚硬的墙 皮壳体,既保护了硅酸铝耐火纤维使之免于风化和受潮,又 密封了炉墙炉顶,形成可靠的轻型炉顶(此外,采用传统耐火 砖炉型,很难作成单墙体悬空吊顶)。从而实现了炉底、炉顶、

5、 炉后墙3面固定的设计要求。炉体两侧及前面有3扇吊装活 动炉门,根据炉膛进料出料要求随机启动两侧活动炉门,而 后随时封闭;再根据圆筒直径调整前门开启高度,最大限度 地减少炉膛热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炉膛采用上3下4共7 个烧咀供热,最大耗气量为700 m3 h。在加热小直径圆筒时, 可只采用地沟里的4个烧咀供热;加热大直径圆筒时,上下7 个烧咀同时供热,提高了炉体适应能力,增加了圆筒与火焰 的接触面积与时间,有效提高了加热速度。此炉汇集了流水 线地炉与台车式炉窑的优势,在炉型设计上有所创新。1993年4月,该设计项目按图纸施工就绪后,一次试炉成 功,经10 a的实际使用,充分显示了各方面的优越

6、性,具体表 现为以下几点:(1) 与原焦碳地炉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倍左右。(2) 该热装配专用炉的设计成功,可从根本上彻底结束 热装配工艺直接烧煤的落后作业方式,改善了现场操作工人 的劳动条件,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周围的工作环境,消除了粉尘污染。(3) 经初步测定,该热装配专用炉热效率在15%以上。图2过盈热装配专用加热炉4进一步改进意见(1) 以前采用烧咀仍是20世纪50、60年代使用的低压 煤气烧咀。如能选用新型节能型燃烧装置,定可进一步提高 热效率,降低能耗。(2) 基于热装配流水作业的特点,决定了该炉型只能开 放性燃烧,不论炉体是否设计烟道,烟气都会通过圆筒出现 在炉前,造成高温;在炎热的夏天,炉前工况仍不十分理想, 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炉前的通风配套设施。(3) 虽然该炉型一次试炉成功,但期间风险重大,如烧咀 阀门不严或炉前通风不良,形成炉前煤气淤积,贸然点火就 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故笔者建议,一定要特别重视 炉前配套通风设施的完善、可靠性。(4) 为防止炉顶、后墙透火,硅酸铝耐火纤维的施工可靠 性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由有经验的人来施工,避免炉体工作 时透火,造成电线、煤气管道受热,形成难以想象的重大工伤 事故和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