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246324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作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项题:1、 在“有道”的理想社会中,应该重点关心照顾的是老人和儿童。2、 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社会教化程序论思想。3、 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总框架,主要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说”和颇具民本主义色彩的“仁政”学说的基础之上。4、 范蟸以农作物收获循环为依据,提出了谷物平粜思想,成为中国救荒史上平粜理论的鼻祖。5、 所谓“平粜”又称平籴,就是封建国家在丰年征购粮食储存,以待荒年发放的稳定民食的措施。6、 韩非提出了“势、法、术”相统一的系统社会控制论思想。7、 韩非从“性恶论”和“自为论”出发,所提出的社会福利主张,主要有“贫富分化合理论”、“反济贫

2、论”和“反是民论”等。 (判断题可能出现)8、 韩非认为“足民”不会给统治者带来好处,相反却带来很多严重的祸患。9、 “道”既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石。10、 统治者“为无为,事无事”是百姓最大的社会福利。11、 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兼爱说“。12、 所谓”利民”还应包括“劳者得息“学术界普遍认为”古代思想家能察觉劳动大众的饥寒交迫的穷困生活者甚多,而把不得息作为人民巨患之一与饥寒并列者,还只有墨子一人。13、 汉代的尊老除了社会救济作用外,还具有政治文化意义。14、 灾荒成因论:自然原因:从自然界演化的规律看,灾荒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社会原因:富商大贾生活腐化,穷

3、奢极欲,霸占和消耗了社会上的大量财富,使国家日益贫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15、 他们强调了以粮食储备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储备的重要性。16、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耿寿昌创立平仓制度,主要是着眼于边地设防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国防战略意义。17、 在札记49篇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其中礼运篇所阐述的“大同之世“的社会福利保障思想、大学篇所阐述的”亲民“思想、王道等篇章所表述的”恤民赈穷“、”安老怀少“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史上具有”原典“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18、 董仲舒提出的“教化论“和”限民名田论“最具代表性。19、 作为汉代的“群儒之首“,董仲舒的思想特

4、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董仲舒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政治思想。20、 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二、多项选择题:1、 墨子归纳总结了赈荒抗灾的主要方法主要有:积粟备荒 节用抗灾 族财抗灾2、 汉初社会救济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宏观社会救济措施;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百姓个体的社会救济措施;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招抚流亡 轻徭薄赋 尊老 恤鳏寡孤独 复除3、 在抗灾赈灾过程中,汉王朝采取了很多办法,主要有赈济、放贷、徙流民、蠲缓等办法。4、 发现阮籍构想出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这是一

5、个无君无臣,万物自理自定的社会。第二,这是一个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5、 实行“与民休息”、|恤民养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恤鰥寡孤独 2、减免赋役 3建社仓 4恤刑慎罚、重视教化。6、 隋唐时期,统治者在总结前代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乡村普遍设立义仓,储备粮食,以备饥荒。7、 董煟揭露了现行赈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1、常平、义仓之弊 2、赈济过程中的弊端 3、闭粟之弊 4、劝分之弊8、 朱元璋实施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令民归耕 2、减免赋税 3、救荒赈灾 三、判断题:1、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如果说“重礼”是其表层结构的话,那么“贵仁”则是其思想核心。正是以上述对“仁”的理解和界说为

6、理论基础,儒家才能够提出充溢着“爱民”、“惠民”、“养民”特点的社会福利主张,构建具有中国当时时代特色的社会福利思想体系。 (17页)2、所谓“使民以时”,就是在役使老百姓时不要误农时,并含有不要过度劳民的意思。 (22页)3、孟子以“民贵君轻”、“与民同乐”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其出发点并不在“为民请命”。 (29页)4、周礼作为总过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机构体系的著作。5、“九惠之教”即行九项惠政:“一日老老;二日慈幼;三日恤孤;四日养疾;五日合独;六日问疾;七穷;八日振困;九日接绝“6、所谓“爱日“就是珍惜百姓的劳动时间。7、王符把保障百姓的劳动时间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他在中国

7、社会福利思想史上的一项独创。8、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所谓“越名教”就是不为礼法名教所束缚,同时也要摆脱种种物欲,所谓“任自然”就是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在“无为”、“法自然”中实现一种理想的人格和人生。 (112页)四、简答题:1、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的分期: (6页)答: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为6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代时期2、“惠民利民”的思想: (19页) 答:济众助人(从“仁学”思想体系出发,孔子还大力提倡“济众助人”的社会救助思想) 均无贫 薄赋敛 3、从上面的两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制民恒产”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

8、方面: (32页)答:第一:恒,常也。所谓“制民恒产”,就是建议统治者给老百姓以一定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 第二:“制”,在这里有规定或制度之意。“制民之产”即国家把给予每一户的“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 第三:孟子还将人们的经济状况与道德状况直接联系起来,探讨了“恒产”与“恒心”的关系,从而为“制民恒产”提供了理论基础。4、贫富论 (51页) 答:管子是贫富论的主要思想。管子既分析了贫富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贫穷问题的具体办法;第一:管子分析了百姓贫困的原因,他认为,国家不能及时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生产农具,到农忙季节时,商人趁机哄抬物价,使农忙损失巨大。民智不齐也是

9、导致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管子上述关于贫富分化的分析是肤浅的,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第二管子认为,贫富应该有度,贫富无度就会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对封建国家是不利的。在这里管子试图发挥封建国家政权的作用,来调解贫富,夺富予贫;第三:管子的作者分析了“甚贫”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并提出了“贫穷线”问题。5、“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模式的独特价值在于: 答:第一: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模式,是对当时社会强权剥削和压迫的直接否定;第二:在”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方案中,老子提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内容,作为理想社会生活福利指标;第三:老子认为上述理想社会福利指标实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10、国与国之间避免交往,百姓”重死而不远徙“。6、汉初统治者的社会福利政策: (81页) 答:汉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奉主“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为统治哲学,实行“无为而治“;另一方面则颁行了一系列以”与民休息“为主旨的社会福利政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实行社会救灾、救济和优抚政策,使得阶级矛盾大大缓和,社会经济逐渐走向复苏,终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景。7、多积粟备荒的具体措施: 答:1、驱民归农 2、入粟受爵 3、禁奢侈风气 4、常平仓制度8、李世民的“与民休息”的理论依据: (121页) 答:唐太宗李世民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水君舟”的重民思想,又从隋王朝的短命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因而,他的重民思想

11、既深刻,又系统,为其“与民休息”、“改善民生”的社会福利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五、论述题:1、性善说与重民论: (26页) 人性善说,人的本性是善的:第一: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第二:孟子的性善说把人们的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生的,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却有重大帮助。通过“人性善”,孟子直接导出了“仁政”,并成为其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出发点;第三:从“民贵君轻”的基本命题出发,孟子提出君必须“受民”、“利民”、“重民”,而不可“虐民”、“残民”、“罔民”,进一步开展了其重民思想。2、周礼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36页) 在先秦

12、儒家基本经典中,周礼是对社会福利问题论述的最为具体、系统的书籍之一。周礼主要探讨了政府关于社会福利的具体措施的运行办法。备荒赈饥思想:a、关于灾前备荒 周礼把荒政列为国家大政之一。对备荒抗灾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最具代表性的是备荒粮食储备制度;周礼中规定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工作的总机构叫“遗人”。b、关于灾后救济:对于灾情发生后的救济工作,周礼列举了12项紧急措施:“散利”、“薄征”等。可见周礼关于灾后的社会救济工作,设想得非常全面。惠民恤民思想:a、恤民振穷(老、幼、鳏 、寡、孤、独、废疾者都是国家重点的救助对象;b、无息贷放。3、韩非反社会福利思想主张提出的理论依据是“性恶论”和“自利自为”的

13、人际关系论。 (57页) 、性恶论:韩非的性恶则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本能而生,无法改造,只有依法限制之;、韩非的“自为自利”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通过事实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戳破了儒家为人伦关系披上的一层温情的面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利益原则,无疑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把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极端地、片面地夸大了,绝对否决人类间还有亲情的一面,陷入了极端主义的泥潭。六、简析题:1、 简析唐甑的社会福利思想?答:“救民爱人”的救世论;糖甑还从其爱民利民思想出发,抨击了历代统治阶段的害民,抑民政策,指出,汤武之后,统治者都没有“救民爱人”之意。从社会福利思想的角度看,唐甑的“爱人救民”

14、说,实际上是在劝戒统治阶级事实善政,把剥削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判断题)唐甑的上述设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其主张以“爱民利民”为核心,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进步意义。富民说:唐甑把“富民”提到“立国”的高度上的认识,唐甑已把“富民”提高到“立国之道的高度上”2、 简述龚自珍贫富不齐的原因: (188)答:龚自珍认为造成这种贫富大不齐的原因主要是官吏中的贪污中饱和商人的兼并。龚自珍把商贾看成是贪欲膨胀、道德败坏者 龚自珍关于“贫富不齐”原因的分析,显然是片面的,他没有谈及地主的土地兼并和贪婪剥削,而把罪责全部推倒商人兼并的身上,这显然是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的翻版,没有看到贫富分化

15、问题的实质。从上文看,龚自珍将弄宗中的全体社会成员按宗法关系分为大宗、小宗、群宗、闲民等四个等级。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王符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这构成了其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基本理论依据。3、 “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基础之上,嵇康提出了他的“养生论。4、 嵇康认为,“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洞悉生命的目的。5、 鲍敬言社会思想的核心论点是“无君论”。6、 李觏的社会福利思想主张“生民论“,就是以“礼论”为理论前提和依据建立起来的。7、 “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很自然地成为“朱学”的核心思想。8、 朱熹认为,人的贫富是天命气数所决定的 。“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定数寓其中。9、 朱熹主张设“社仓”来解决饥民的粮食问题。10、 董煟大多总结了历代得失,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就荒话民书是中国救荒思想史上的集大成式的著作。明代救荒思想极为发达,出现了中国古代救荒思想集大成式人物,林希元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