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教学大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39547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原理教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类型:职业技术必修课学时: 94先修课程:热工与流体力学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主要专业课, 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 (以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 ,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各种空调用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系统部件的构造、 工作原理、主要性能、使用范围和一般选择计算方法,同时也对其他制冷方式作了简明介绍。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制冷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冷范围几种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2重点掌握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

2、容第一节 各种制冷方法1主要内容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在普冷领域有哪些常用的制冷方法?第二节 制冷的基本热力学原理1主要内容有机械能、电能或热能驱动的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为什么能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

3、第三节 热泵主要内容有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工作原理。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热泵及其性能指标。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 了解制冷技术最新发展概况, 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四 )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 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 并观看制冷方法的 Flash 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认识。第二章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 ) 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过程及热力计算;2掌握单级蒸汽制冷循环的热力特性分析;3掌握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和回气过热;4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

4、环过程。(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循环,压焓图及温熵图,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热力计算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过程及其热力计算方法。第二节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1主要内容有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蒸汽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气 - 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过程及在压焓图上的

5、表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 - 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损失、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 - 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损失、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第三节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与工况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制冷机工况及介绍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制冷机工况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单级

6、蒸汽制冷理论循环的特性分析。第四节 单级蒸气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1主要内容劳仑兹循环及其性能计算,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的意义。( 三 )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设置“制冷原理及系统认识实验”,通过模拟的制冷系统,对制冷循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制冷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并对主要换热设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过程进行直接的观察。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献, 既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更能使其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

7、( 四 )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 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 并观看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 Flash 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第三章制冷剂( 一 ) 目的与要求1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种类、代号、性质;2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热力特性及选择方法;3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4了解常用的载冷剂及其性质。(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冷剂概述1主要内容有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选择制冷剂时对其性质要求方面的考虑。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制冷剂的种类,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符号表示。第二节 制冷剂的性质1主要内容有环境影响

8、指标、,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如电绝缘性燃烧性和爆炸性、毒性、溶水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影响指标、,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环境影响指标、,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第三节 混合制冷剂1主要内容有混合制冷剂及其分类,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应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和应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非共沸混合制冷

9、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点。第四节 实用制冷剂1主要内容介绍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的性质和应用,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第五节 第二制冷剂1主要内容有载冷剂、对载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载冷剂;蓄冷剂、对蓄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蓄冷剂。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载冷剂和蓄冷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载冷剂和蓄冷剂的用途。课后练习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环保制冷剂的最新发展状况,写出专题讨论发言稿。( 四 )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

10、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自学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 并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章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一 ) 目的与要求1掌握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因及其基本流程;2重点掌握常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形式及其特性分析;3了解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组成及特点。(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有哪些的局限性?第二节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1主要内容: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和分类,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

11、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系统图、 p-h 图、热力计算。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冷却过程及节流方式对循环的影响。第三节 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温度变动时的特性1主要内容有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中间压力的确定方法,温度变动时制冷机的特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第四节 复叠式制冷循环1主要内容有单工质多级压缩循环的局限性,

12、 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组成,介绍 D-8 低温箱,复叠式制冷热力计算方法, 复叠式制冷机的启动与系统设置膨胀容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工质多级压缩循环的局限性、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原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流程特点分析。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 )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 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 并观看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 Flash 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第五章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热力学基础( 一 ) 目的与要求1掌握溶液热力学性质;2了解溶液在加热(或放热)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情况。(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溶液

13、、溶液的成分1主要内容有溶液、溶液的成分,质量分数、摩尔分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溶液、质量分数、摩尔分数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溶液是什么?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第二节 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1主要内容有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的概念。第三节 理想溶液两组分体系的相图1主要内容有溶液的相平衡、p-x图、 T- 图和杠杆规则。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溶液的相平衡、p-x图、 T- 图和杠杆规则。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p-x 图、 T- 图和杠杆规则。第四节 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1主要内容有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的原理、过程、在 T- 图上的表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的原理。第五节 两组分体系的焓 - 浓度图1主要内容有 h- 图上的等温线、等压饱和线的表示,介绍氨 - 水溶液的 h- 图,溴化锂 - 水溶液的 h- 图,溴化锂 - 水溶液的 p-t 图。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h- 图上的等温线、等压饱和线的表示。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 h- 图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