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239539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凤凰国标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教 材 简 析 本册教材共有5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7课时。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5课时。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目 的 要 求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重 难 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排序和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

2、验的能力。学生素质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目标指数平均分90及格率100%优秀85标准差7教学措施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教学进度周次课 题课时周次课 题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十一不同的声音1一空气的性质2十二快乐的小乐队1二空气热空气和冷空气1吃的学问三空气有

3、什么2十二我们吃什么1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十三怎样搭配食物2冷和热十四食物的消化1四冷热与温度1十四我们的食物安全吗1六热的传递2排序和分类七加热和散热1十五排序3八吸热和散热2十六分类3九水加热、冷却后2十七机动2奇妙的声音王国十八复习2十声音的产生1十九考试十声音的传播1十一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审查意见教研组教务处四年级科学学科复习计划目的要求通过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复习措施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以教材为本,重讲解,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4、。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复习。指导学生适当读记。注重查漏补缺。时间安排从第18周开始复习,共1周,计2课时,加上学校统一安排的2课时,共4课时。序次具 体 内 容重 难 点课 时1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课时2第二单元冷和热1课时3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课时4第四单元吃的学问1课时5总复习2课时准备课第1课时 月 日教学目标:1、 整理上学期情况。2、 布置本学期任务。3、 布置下课准备内容。教学过程:一、 整理上学期期末试卷。1、 讲解试卷情况。2、 讲解学习情况。二、 布置本期任务。1、 材料准备。2、 资料准备。3、 学习准备。三、 下节课材料。注射器、橡皮擦、瓶子、气球等。1-1、

5、空气的性质月日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过程和方法:能对杯子里的纸巾为什么不湿和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作出正确的推断。能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空气具有流动的性质。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会制作空气枪。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要占据一定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知道空气是流动的。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巾纸、天平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今天,

6、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但是这个问题你研究过吗?二、实验探究1、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一: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实验二: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空气要占据空间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

7、记在活动记录上2、探究空气具有质量的性质。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你能告诉我空气有多重吗?实验:称气球。 将两只同样大小的气球,一只吹气另一只不吹气,并分别放在天平上称一称,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空气有质量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的感觉记录在P62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实验一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自我设计实验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P762上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三、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并说出理由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哪些新的性质?五、课外拓展:观察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的事物。月 日 总第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空气还有没有其他性质呢?二、探究空气可以流动的性质。看看点燃的蚊香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说明空气还具有什么性质?空气可以流动3、马铃薯、牛奶、空气分别是什么状态的物体?4、和马铃薯、牛奶等固体、液体相比,空气有什么特殊的性质?5、将你的发现和比较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6、小结:空气可以任意流动。三、理论应用。自带材料利

9、用压缩空气做玩具。任选一种样使空气枪的子弹射的远?说说其中的道理。注意安全。不要对着人开枪。四、课外完成其他做玩具活动。1-2、热空气和冷空气月日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能依靠事实推断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空气受热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冷热差异会造成空气的流动。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及风的成因。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

10、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在平常情况下会任意向四面八方流动。可是,当空气受热或者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3、把你们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实验探究。探究热空气怎样流动。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热空气上升2、探究冷空气的流动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你能推断出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吗?

11、冷空气下沉3、冷热空气的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三、根据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看图,请你推想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热空气的用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月 日 总第课时五、课外拓展制作热气球、孔明灯。1-3、空气中有什么月日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过程和方法:能通过实验发现空气中的几种不同成分。会通过事实推断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2、知识与技能:知

12、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认识二氧化碳。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感悟清新的空气是我们人类健康的必备条件。教学重难点: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教学准备:水槽、蜡烛、火柴、石灰水、集气瓶、醋、小苏打教学过程:一、导入演示实验:点燃蜡烛,用杯子罩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讨论:为什么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课题:空气中有什么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空气的成分实验1: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1讲述: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

13、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内倒入红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心。不点燃蜡烛,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2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水一般不能进入杯子,即使进去也很少。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杯子?因为杯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5讲述:接着实验。把杯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心,点燃蜡烛,再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有什么现象?6分组实验。7汇报实验结果。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杯子。8讨论:水涌进杯子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为什么杯内空气会减少了?是空气跑走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通过与前一次不点燃蜡烛,水进不了杯子的实验相比较,可以知道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燃烧有关系。杯内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烧光了?为什么?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领杯内的全部空间。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燃烧与空气有什么关系?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燃烧要消耗或说用去一部分空气。10填空:课本第17页的空白。实验2:燃烧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1讲述:杯内燃烧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