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395288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丹江口市老区贫困问题调查报告丹江口市老区贫困问题调查报告发表日期:XX年9月2日【编辑录入:】丹江口市地处汉江中上游,是江汉平原与秦巴山区的结合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百余公里,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县(市)。XX年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总人口50.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3.6万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目前尚有相对集中的三个贫困带,即汉江以北秦岭余脉石灰岩地区贫困带、汉江以南大巴山武当山高寒山区贫困带和

2、丹江口水库库区贫困带。农村贫困人口达12.2万人。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西北均房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力量聚集地区,有“小延安”之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贺龙、李先念、王树声等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我市现有15个老区乡镇,区域面积26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8万人,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79%、83%。其中有3个乡镇列入省重点老区乡镇,区域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面积的28%,总人口的18%。一、我市革命老区发生了较大变化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带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

3、苦奋斗,全面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深入贯彻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扶持老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脱贫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有了长足进展,老区群众的收入逐步增长,困扰老区人民发展的行路、饮水、用电等(转自:小草范文网:丹江口市回归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为突破口,为改变老区面貌夯实基础。以老区贫困乡镇、村为单位,从老区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生产生活困难入手,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坚持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中低

4、产田10万亩,使老区贫困农户当家地由10万亩增加到20万亩,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维修库塘堰480多口,新修维修渠道250公里,加固河堤8万米,解决了9万亩的农田灌溉问题,共铺设人饮主管道180公里,修井窖池7500口,4.8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或缓解;共新修维修村组道路1280公里,加快了老区村组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农网改造,老区贫困群众用电条件大为改善。80%以上的老区村实现了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老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以上,老区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到初步缓解;老区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扫

5、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老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凉水河镇是重点老区乡镇,近年来,该镇狠抓老区人民最为关切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新修、维修村组公路150公里,维修加固塘堰50多口,解决了8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铺设人饮管道18公里,3000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缓解。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仅交通改善一项当年就直接增加农民人平纯收入150元。2、以产业开发为载体,奠定老区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老区开发的重点,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6、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老区贫困农民增收开辟了渠道。我市汉江以北重点老区乡镇习家店镇依托库区优势发展柑桔产业3万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汉江以南重点老区乡镇盐池河镇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菌特产业,家家户户种植香菇木耳,成为远近闻名的菌特之乡,菌特产品收入占农民家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庭收入的30%以上。目前我市大部分老区村都已初步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以柑桔、小杂果、茶叶、中药材、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业为主,部分老区群众基本奠定了脱贫基础。3、以

7、提高老区农民素质为根本,加强了老区人力资源开发。我们一直把提高老区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扶贫先扶智、致富先治愚”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在重点贫困村实施“科技明白人”工程,推广良种良法,主要开展优质粮油种植、柑桔、仁用杏、中药材、茶叶、菌特、水产、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科技运用。加快了老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新阶段扶贫开发5年来,共培训转移老区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丁家营镇缝纫技工在广东等地成为知名的劳务品牌,通过输出缝纫技工,该镇约有1000余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打工经济、能人回乡创业成为

8、重要经济增长点。另外通过开展科技兴农助民增收、文化下乡、法制教育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适应市场的能力。4、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充分发挥了老区政治优势。在“八七攻坚”及新阶段扶贫开发中,老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苦干实干,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条件下,靠人力治山治水、修路架桥,改变贫困面貌。盐池河镇杉扒洼村是个高山村,与外界只通一条羊肠小道,历史以来人们靠肩挑背驮,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在国家有限资金扶持下,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村组公路的建设施工,历经十个月的艰苦奋斗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在这条长达4公里的战线上,干部群众吃住在工

9、地,战严寒斗酷暑,不惜流血流汗,艰苦的施工场面感动了所有亲临现场的人。浪河镇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起了十堰地区最大的革命老区教育基地,通过加强革命遗址保护,举办展览等活动加强对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发挥了引导群众、激励群众的作用。5、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初步凝聚形成了老区建设合力。市乡两级领导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安排项目、落实资金、组织施工等各个环节切实负起了责任,确保了老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持老区的局面。二、我市老区目前仍然存在严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市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其他发达地

10、区相比,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浅层次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老区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挑战。篇二: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修改)1受我县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我镇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近年来开始进入返乡就业创业新高潮。对此,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搞好返乡农民工定期监测,及时有效建立返乡农民信息网络,依托培训学校,安珞了部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培训再就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回归创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政策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基本情况某某

11、镇现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8000余人,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3010人,截止3月10日,其中1528人已外出务工就业,237人在家创业,待业员1200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返乡农民工呈文化水平低、创业意志不坚定、年龄偏低,缺乏经验等。二、创新思维,助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1、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了全镇返乡农民工问题,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改善民生,搞好就业服务,鼓励自主创业,全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的共识,统计全镇劳动力水平,镇政府下发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

12、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农工工作领导小组长,镇长何忠书任组长,其他10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15个镇属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并安排了专用工2作经费1万元。2、定期监测,建立工作信息台帐镇政府所有驻村(居委会)干部和村两委、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村组、社区,通过上门走访,召开能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返乡农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信息台帐。定每月20日为返乡农民工监测其次汇总日,由各村主任定期上报当月信息到党政办。3、热情服务,培养挖掘创业典型成立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每天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返乡农民工,宣传优惠政策,联系培训机构,协助信贷服务,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回归创业,增养挖掘

13、了大量创业典型:龙场居委会的姜园、施明会夫妇常年在在福建打工,XX年返乡,投入10万元创办了免烧砖厂,现有厂房两栋,工人十余人,同时解决了本乡镇十余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三、存在问题(一)服务方式手段陈旧,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中#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央、省、州、县出台了许多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获知创业信息。根据调查反馈,80%返乡农民工从未有意识去了解和获取相关的创业信息,根本不了解登记注册管理手续。很多返乡农民工创业在选择项目时,仅凭个人的感觉盲目投资,缺乏

14、相应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予以论证,往往是项目投资之日就是失败之时。有的返乡创业项目兴办起来后,后续跟踪服务不3篇三: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修改)1受我县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我镇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近年来开始进入返乡就业创业新高潮。对此,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搞好返乡农民工定期监测,及时有效建立返乡农民信息网络,依托培训学校,安珞了部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培训再就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回归创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政策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基本情况某某镇现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

15、口2.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8000余人,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3010人,截止3月10日,其中1528人已外出务工就业,237人在家创业,待业员1200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返乡农民工呈文化水平低、创业意志不坚定、年龄偏低,缺乏经验等。二、创新思维,助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1、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了全镇返乡农民工问题,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改善民生,搞好就业服务,鼓励自主创业,全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的共识,统计全镇劳动力水平,镇政府下发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农工工作领导小组长,镇长何忠书任组长,其他10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15个镇属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并安排了专用工2作经费1万元。2、定期监测,建立工作信息台帐镇政府所有驻村(居委会)干部和村两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