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392674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95页)(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水县新兴宏能煤矿 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贵州绿洲红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习水县新兴宏能煤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2017年7月参加人员签字栏序号姓名单位(部门)职务专业签字1刘志华矿部矿长采煤2盛廷余总工程师地测3李仕洪生产副矿长机电4姚登明安全副矿长开采技术 5牟 铭机电副矿长机电6刘福文地测副总测量7卢 艺通防副总通风8冉中刘生产副总开采技术9郑远国安全副总开采技术10袁仕军调度室主任11王淮安通风科科长12肖 勇机运科科长13杨玉辉安监科科长14张 毅机电科技术员机电15曾德由地测科技术员测量16魏崇兴综采队队长17赵宗江掘进队队长 前 言为贯彻执行煤安监行管

2、“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宣贯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

3、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目录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5第一节 煤矿概况5第二节 煤矿开采自然条件9第三节 矿井生产系统17第四节 煤矿安全管理20第二章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概述23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原则23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依据24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程序26第三章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43第一节 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43第二节 矿井水害安全风险辨

4、识评估及管控措施46第三节 矿井火灾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51第四节 矿井煤尘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53第五节 矿井顶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55第六节 机电及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58第七节 其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61第四章 评估结论65附件: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65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第一节 煤矿概况一、企业性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交通矿山名称:贵州绿洲红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习水县新兴宏能煤矿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回龙镇安龙村浪子口企业性质:国有法人代表姓名:戚良松总经理姓名:戚良松地理位置:贵州习水新兴宏能煤矿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城155度方向

5、,矿区范围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5191061629,北纬:2808128096。新兴宏能煤矿位于习水县城及习水电厂155度方向,直距约35公里,属习水县回龙镇管辖。习水县新兴宏能煤矿位于习水县城及习水电厂155度方向,直距约35公里,属习水县回龙镇管辖;有388县道和366县道通过矿区,向北东至长江水运码头合江约144公里,向北至川黔铁路赶水站约112公里,向南至鸭溪电厂约90公里,至金沙电厂约10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附交通位置图)。二、 井田、拐点坐标、面积。矿区走向长1600m,倾斜宽800m。矿区范围由以下5个拐点圈定: 贵州新兴宏能煤矿拐点坐标 三、矿井资源/储量(一)地质

6、资源量煤层(331)(332)(333)合计 53314317681294115401296300396合计2588541112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2008年9月提交的贵州新兴宏能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对矿区作了储量计算。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2月8日下发, 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913号“关于贵州新兴宏能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贵州新兴宏能煤矿准采标高范围内(+650+275m),保有资源量1112万吨。其中:探明的资源量(331)258万吨;推断的资源量(333)854万吨。所以本处对全部储量列入计算。(二)工业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31

7、)(332)(333)可信度系数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2580854按煤矿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5煤层为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5%。8煤层为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75%。12煤层为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0%。则可采储量计算如下:5煤层:(147.4-8.36)-3.32)8煤层:(457.8-43.33)-13.42)12煤层:(336.0-30.25)-20.1)可采储量:650.44(万t) 四、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贵州习水新兴宏能煤矿生产规模为3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T=Z可A式中:T:服务年限,aZ可:可采储量,万tA:设计年生产能力,万t/a,按30万t/a计算。1.4:储量备用

8、系数,取1.4。T=/(301.4)15.5(a)储量备用系数:1.31.5(一般取1.4,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k值取1.3或1.4;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k取1.5);五、开拓开采副平硐及其工业场地布置在矿区西南部,副平硐利用原有浪子口煤矿主平硐改造。副平硐井口标高均为+387.5m,方位角均为191。见12号煤后沿该煤层走向布置。主斜井及其工业场地布置在矿区西北部,主斜井口标高均为+513m,方位角均为254。布置在12号煤与8号煤层之间。沿该煤层走向布置。回风斜井及其工业场地布置在矿区西北部,回风斜井井口标高均为+512.5m,方位角均为251。布置在12号煤

9、与8号煤层之间。沿该煤层走向布置。根据矿井范围及煤的赋存,矿井设计一个水平,水平标高+391m;矿井设计上、下山开拓。上山设计一个采区,下山设计一个采区。六、 目前采掘现状1、 采煤工作面:1个,即11202采煤工作面。2、 掘进工作面:2个,即11203专用回风上山和1801运输石门。第二节 煤矿开采自然条件一、井田地质情况(一)地层及地质构造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下部以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燧石团块石灰岩,生物碎屑石

10、灰岩。中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晶石灰岩。上部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状至巨厚层状石灰岩。厚度为180-300m。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区内出路不全,仅出露上部地层,分布于矿区西及西北部。(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细碎屑岩mmm。下段龙潭组底界至8煤层底界,mm,m。其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菱铁质细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含9 -12煤层,以12煤层较为稳定,产大量的植物化石,且以羊齿类为主。中含煤段:为8煤层底界至5煤层底界。其厚度:mm,m。以灰色至深灰色,薄层状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产植物化石。含煤组三层,其中

11、8煤层为全区较稳定的可采煤层,5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但煤层结构稳定。上段为5煤层底至长兴组底界,m-2m,m。主要岩性为泥灰岩,钙质细砂岩、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产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含黄铁矿结核,在该段中部有一层石灰岩,可做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之一,含煤三层。仅5号煤为全区大部可采煤层,其余均属不可采煤层。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3)长兴组(P3c):深灰色薄层石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层间偶夹泥质条带,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科动物化石,夹较多的灰黑色泥质条带。本组厚度为53.8060.69m,一般厚度56.73m。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呈条带状分布矿区西部。(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出

12、露于矿区中部至东部边界外,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下段(沙堡湾段T1y1)主要岩性为灰绿、黄灰色,薄层状钙质泥岩,mmm。中段(玉龙山段T1y2)以灰色、灰绿色,薄层状至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含少量细晶石灰岩,夹砂屑石灰岩条带。顶部具鲕粒状结构,mm,m。产动物化石。上段(九级滩段T1y3)为灰紫、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及泥灰岩薄层组成m。(5)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晶石灰岩、含泥灰岩及泥灰岩,由上往下,泥质含量逐渐增加,局部见鲕粒,竹叶状、内碎屑、缝合线构造发育,产海百合茎等化石。厚度大于100m,矿区内出露不全。分布矿区东部。(6)第四系(Q)主要为黄色、黄褐色残坡积和崩积物,零

13、星分布于山坡及地势低洼处,主要为一般性粘土、红粘土夹泥灰岩、石灰岩块石及碎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047.01m一般厚3m。2、地质构造新兴宏能矿区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大致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北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相接,南与早古生代“黔中隆起”相邻。本区位于桑木场背斜南东翼的南西段,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走向NE4050,倾向南SE,倾角1025,平均16。综上所述,矿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较平缓,矿区内未发现明显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煤层1、含煤性新兴宏能煤矿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

14、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建造,具有多旋廻、多煤层的特点,m,含煤10-12层,自上而下编号1至12号,m,m,含煤系数为12.03%,全区可采煤层二层(8号、12号)m,m,%。大部可采煤层煤5煤层。2、煤层特征根据本次对矿区核实所获资料及煤矿以前的生产资料调查可知,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为8、12煤层。局部可采的煤层为5煤层。(1)5煤层:根据二郎矿区总体普查报告5煤层厚度0.26-3.12m,有增厚变薄现象,但全区发育。本矿区5煤层厚度0.45-1.05m,平均0.93m,煤层单一,结构较简单,根据实际调查,在一石门发现不可采点,其点可采率为84%,厚度变异系数65%。煤层顶板岩性为石灰岩;底板以细砂岩为主。属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2m,平均26.2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