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39248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DOC 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测试卷(包含答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基础知识测试卷知识要点一: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各种生物的 和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2.生态平衡是一种 ( )A.绝对平衡 B.稳定平衡 C.永久平衡 D.相对平衡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对独立 B.绝对独立 C.互不相干 D.相互适应,相互依存4.20世纪5060年代,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我国展开了“剿灭麻雀”的运动。但如今国家将麻雀已列人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关专家呼吁保护麻雀,这是因为 (

2、)A.麻雀数量急剧减少,使农作物害虫因失去天敌而急剧增加B.人们发现麻雀对农作物没有任何危害C.麻雀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D.麻雀已经不再危害农作物了5.在某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而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会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多种多样的 B.不断进化的 C.相互制约的 D谁也离不开谁6.老鼠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被列为四害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应对它( )A.想方设法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予控制C.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其对人类的危害D.大力保护,减少其天敌的数量7.为了防止鸟把葡萄粒吃掉,农民用网子把葡萄园罩起来。后来发现,葡萄树的叶子

3、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没有罩网子的葡萄树反而生长得良好。造成葡萄园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光线不足 B.昆虫过多 C.鸟类减少 D.食物链被破坏8、以下关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始终是不变的B.如果食物网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C.只有当食物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出现问题时,才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一般只作为消费者,因此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动物不起什么作用知识要点二: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9.动物作为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

4、 ,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 、 等物质。10.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 、 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11.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都是1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作用主要是作为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都不是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动物 ( )A.能释放出氧气 B.能吸收二氧化碳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是其他生物的唯一食物来源14.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枯叶

5、、朽根等为食,食物残渣和蚓粪排到体外,形成蚓粪。蚯蚓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维持了生态平衡 B.使土壤缺乏营养C.污染了土壤环境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水来源于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动物、植物的遗体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A. B. C. D.16.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哪项重要作用? ( )A.摄取有机物 B.维持生态平衡 C.促进物质循环 D.以上均不是17.动物能促进生物圈

6、中的物质循环是指 ( )A.动物能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再被生产者利用B.动物产生的粪便及遗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等C.动物生产合成有机物D.A、B两项都是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9.以下是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二氧化碳(1)在图中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 制造有机物, CB制造的有机物一是通过自身的 变成二氧化碳 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二是通过食物链进入

7、 体 生物的遗体和排出物A内,通过 返回,三是生物遗体和排出物通 过A 的分解作用返回。(2)像二氧化碳这样,从 到生物体内,又从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过程叫作物质循环。(3)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动物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要点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0.动物能够帮助植物 ,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21.动物能够帮助植物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22.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起舞,这对于植物的意义是 ( )A.清除污物 B.促进开花 C.帮助传粉 D.消灭害虫23.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C.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D.过

8、多的蚜虫晴食小麦等的幼叶24.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动物与植物关系的是 ( )A.蜜蜂在花从中飞舞 B.向日葵靠风来为其传粉C.松鼠储藏野果作为食物 D.鬼针草的果实挂在刺猬的毛皮上25.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其果实可以沾在裤角上而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够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粪便排出而分散。以上事实说明 (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A. B. C. D.26.有一种名为苍耳的植物,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毛皮动物从草丛中经过时,毛皮上就会沾上一些

9、苍耳果实,下面有关苍耳果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它的繁殖和分布B.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能防止动物取食,有利于生存C.吸引其他动物来帮助它繁殖,扩大其分布范围D.只是一种特殊的结构面已,没有任何实际作用27.榛睡鼠与植物的繁殖有什么关系? ( )A.保护花和果实 B.帮助植物传粉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促进植物吸收营养物质28.在油菜花开花时节,有经验的农民常常引来养蜂专业户放置蜂箱,其目的是( )A.增加田园风光 B.用蜜蜂防治害虫C.帮助传粉,提高油菜产量 D.开花过多,由蜜蜂破坏一部分29.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

10、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30.动物在生物图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果实、种子31.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的动物的皮毛上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D.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32.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蝗虫的

11、天敌是蛇、麻雀、青娃,如果随意捕杀蛇、麻雀、青蛙,就容易引发蝗灾,这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作为 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和代谢,排出废物。可见,动物能促进大自然的物质环。(3)植物依靠动物 顺利地繁行后代和扩大分布范围。3.北美驯鹿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它们经常受到狼的成胁。人们为了保护鹿,捕杀了草原上的狼,驯鹿的家族逐渐繁盛起来,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得很严重,而且驯鹿有时会成批死亡。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北美驯鹿失去天敌狼之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那些老弱病残的鹿不能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而且,没有狼的追杀,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数量也增加了。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1)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地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参考答案【复习三1.种类 数量 所占的比例2.D 3.D 4.A 5.C 6.C 7.D 8.B9.消费者 身体 能量 二氧化碳 尿素10.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