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39209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接二连三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 对食品行业产生了不信任感原本合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企业也连 带遭受冲击,食品行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障碍,解决食品质量 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燃眉之急。存在的主要问题1、上市食品超标。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农产品全 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非法使用违禁药物 现象严重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引起的食 物中毒事件仍有发生。根据商务部日前正式发布的我国流通领 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卫生 平均不合格率达 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 7%,畜产

2、品“瘦 肉精”检出率为 1.2%。2、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 3000 个, 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 余个,相比于生产和加工标准数量 差距甚大保障流通过程的食品安全标准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对现 有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查比较困难,难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和良好的生产行为制造业惯例和分销业规范。3、食品流通检测体系不健全。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 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 伪劣食品集散地。一些经营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 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常伪造标识滥用标识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有关资料显示,全国5 万多家食品

3、零售企业 中建立检测中心的不足 1%,全国 2.6 万家农贸市场配有垃圾处 理设备的不足1%。.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 于 50% 。4、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包括 农业卫生、工商、质监、商务、畜牧水产、海关等多个政府部门 多头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测机制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沟通渠 道不畅信息难以共享,部门职责交叉甚至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 这样导致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5、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总的说来,全社会对食品安 全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加上宣传力度不大,导致消费者的食品 安全意识还不够,特别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更是缺

4、乏,因此食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务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 关注。6、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法律条款仍 相对粗疏目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主要有食品卫生法、产 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这些都不能保护从“农 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 展需要,食品安全管理主要还是靠行政管理。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深入研究监管规律, 完善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落实地 方政府的责任,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不断创新监管方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应措施 为了充分维护消费者利益,解决中国当前食品安全方面的问 题,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

5、作:1、加快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建设步伐。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选 择群众比较关注的,有代表性的食品,定期向社会公布这些食品 的安全状况。对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抽查结果,消费者投诉举报 以及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危害程度和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 价,以建立食品安全评价指数,形成统一,权威、科学的食品安 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要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安全 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加强区域横向 范围的立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使之形成法律体系,用规 范有序的法律体系来调整食品安全行为。二是要建立食品标准制 度程序,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

6、研究, 积累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数据,建立档案,实施标准化战略,严 格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3、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从以往的案件看,被查处的食品 质量安全事件大都与生产(加工)环节密切相关,各级部门应该本 着强烈的使命感狠抓食品生产(加工)源头,加大食品质量安全专 项整治工作力度,专项整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打击制售假 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国家的监管职责。一是严厉打击假商标、假标识、假包装。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 用权专项执法活动;二是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三是严厉查处 涉案相关人员。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 等新闻媒体,将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介绍到广大人民

7、群众中,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人人关注,个个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 社会氛围。4、加快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网络建设。一是要加强横向联系,建立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联络员制 度。各部门的联络员负责定期通报本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及 时沟通工作动态,保证信息资源共享,以便使部门间信息保持交 流畅通。二是要建立地方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三是要开展食品安全 状况调查和综合分析。5、加强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加大品牌传播的力度是改善食 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与这个行业鱼龙 混杂的市场格局关系紧密,中国食品行业里存在许多作坊式的食 品企业,这些无品牌的小规模企业严重扰乱了整个食品市场,损 害了消费者对

8、整个食品行业的信心,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不够,力量雄厚的食品企业必须加大品牌传 播的力度,只有通过品牌竞争,才能大量淘汰劣质企业和问题企 业,整个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央视市场研究公司 的调查表明,凡是品牌传播力度较强的行业,企业的品牌集中度 较高,消费者向优秀品牌集中的程度也较高,比如中国的液态奶 行业这些年通过加强广告投放,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品牌的市 场份额越来越高,淘汰了更多劣质液态奶企业,整个液态奶行业 变得更加安全。6、加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体系建设。一是实行食品安全宣传 责任制。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只有对广大群众做好宣传工 作,介绍食品安全知识

9、,引导安全消费使之“宣之有道,教之有 理”才能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效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的发生;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劣质食品者 给予曝光,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 会氛围。二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对部门履职不力、执法 不严、相互推诿等问题,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 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7、加大投入,夯实执法基础。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是一种政府 行为,食品安全监督机构是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行使监督职能和 具体执法的机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是保障食品业安全生 产、全面落实放心食品的强有力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对食品安全 监督的投入,重点落实食品安全监督设备和检疫设备,将食品安 全监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完善食品行业内部各级执法机构 互相监督机制,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公开执法监督电话,实行 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正常开展,为食品业 健康发展保驾护航。8、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标本 兼治,重在治本。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治本 之策。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 的信用状况难度仍然很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函待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