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39015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手架、模板、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加强对脚手架、基坑、模板垮塌事故的防范,并对可能引起脚手架基坑模板垮塌因素进行分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时,有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编制本预案。(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合铜高速公路TJ-11标合同段施工现场在脚手架、模板、基坑垮塌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指导性措施。(

2、四)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脚手架、模板、基坑垮塌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一旦发生脚手架、模板、基坑垮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发生死亡事件.(五)应急处理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油”的精本力针,实行先压后见,先重后轻,先抢教后治疗的基本原则。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简介本标段为陕西合铜高速公路土建11标,起讫里程桩号K147+100K154+553。604,线路全长7.45km,上跨包茂高速、过境线,在终点与G65W延西

3、高速实现互通,线路沿途穿越延炼至西安成品油管道和靖西一线、靖西二线天然气管道。标段内包含特大桥2015m/1座(王家河特大桥),大桥2090m/5座,中桥90m/2座,主线及匝道桥梁总长4880m,互通立交2处,主线路基3。4km,地方连接路4.4km.(二)地质特性在大地构造上,铜川属于中朝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上的鄂尔多斯台向斜(二级构造单元)东南缘渭北隆起带(三级构造单元)。近东西向的渭河地堑切割了鄂尔多斯台向斜与“秦岭地轴”(二级构造单元)之间的固有联系,使铜川地区形成具有地台与断陷构造过渡性质的叠瓦式断块和南升北降的断阶;在地貌上形成南部、西部低山与该区的残原梁峁。铜川既有鄂尔多斯台

4、向斜南移和“秦岭地轴”南北向侧压,又有渭河地堑张力影响,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形迹方向纷纭。其基本构造格架是:以东西向(280300)和南北向(1030)构造带为主体,将铜川分为大小不等的块状镶嵌而成的断块式构造。由于块体深层的构造差异和物质组成及各块区边界条件的不同,在演变的地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多方向性的构造带,其规模不一,序次不同。(三)地貌特性铜川地貌结构比较复杂,山、原、梁、峁、沟谷、河川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峪谷相间,台原广布,梁峁交错,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网状结构。最高点位于市辖区北部、宜君县境内的庙山,海拔1734。2米;最低点位于耀县楼村乡张家坪的赵氏河谷地,海拔536米。全

5、市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四)气候水文铜川年平均气温为8。912。3,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南部台原区,为39。7(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西北部山区,为-21(1956年1月7日)。山区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地势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下降0。59.铜川气温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铜川山高沟深,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大,易涨落,能利用者甚微.主要分为两大水系:石川河水系、洛河水系。(五)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分析1)安全管理重点分析路基工程安全管理重点路基

6、工程主要施工作业包括:土石方开挖、临时用电、高边坡开挖及防护施工。路基工程防止脚手垮塌的安全管理重点:高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搭设.桥梁工程安全管理重点桥梁工程主要施工.作业包括:临时用电、人工挖孔桩、钻孔桩、现浇箱梁、高墩柱、梁板架设、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桥梁工程防止脚手架、模板垮塌的安全管理重点:现浇箱梁、高墩柱施工.2)安全管理难点分析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管理本合同段部分脚手措设高超过45m.并且脚手知搭设地理位置较差,处于较陡的山坡上.需要进行脚手搭设作业的工程有:a)桥梁墩柱:王家河特大桥墩柱为最高144m,平均村高度58m.新兴村大桥墩柱为最高18.5m,平均柱高约7m。A匝道墩柱最高为1

7、33.13m,平均柱高约28m。B匝道墩柱最高为38.991m,平均柱高约27m.C1匝道墩柱最高为32。802m,平均柱高约20m。C2匝道墩柱最高为32。0m,平均柱高约25m。D匝道墩柱最高为10.284m,平均柱高约10mE1道墩柱最高为32.763m,平均柱高约24m。E2匝道墩柱最高为19.414m,平均柱高约15m。F1匝道墩柱为最高29.71m,平均柱高约29m.G匝道墩柱最高为26.443m,平均柱高约18m.HI匝道墩柱最高为32.3m,平均柱高约30m。H2匝道墩柱最高为38.07m,平均柱高约35m。I匝道墩柱最高为13。29m。b)现浇箱梁施工E匝道1号桥160m;E

8、匝道2号桥60m;G匝道2号桥258。25m;三、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中铁建大桥局陕西合铜高速公路TJ-11标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如图1 所示。图1 项目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图(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总指挥:秦宝利;副总指挥:刘敬奇;成 员:张道国、胡晓川、卢启龙、李世超及各部室负责人;(1)负责坍塌事故的应急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当坍塌事故发生时,若总指挥因出差等原因不能到位时,由副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的人担任。(2)组织协调重特大坍塌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评估与总结、信息发布与媒

9、体应对等工作;(3)负责向政府机构、业主报送、沟通重特大坍塌事故信息;(4)组织应急工作专题会议、活动和演练工作.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工作;(5)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3。坍塌事故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坍塌事故应急工作小组是在坍塌事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和承担重要职责的部门。(1) 紧急疏散组:负责人:胡晓川;配合部室:工程质量部;职责:1)疏散人群,正确引导现场作业人员疏散,逃生。2)抢救财物,对事故的经过及时的了解;(2) 抢险救援组:负责人:张道国、卢启龙;配合部室:安全环保部;职责:1)维护秩序,移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2)参加救援行动;3)对事故的责任人问责,对危险源进行分析

10、和辨识。(3) 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宋攀;配合部室:物资设备部;职责:1)协助抢险,准备救护车辆。准备好照相机及摄影机记录事故的经过;2)保障物资供应;3)接听电话,保持联络。(4) 安全警戒组:负责人:孙文涛、郑德全;配合部室:试验室、测量班;职责:1)拨打报警电话;2)作业事故现场拉设警戒,迅速打开各通道及疏散口,疏通救援通道;3)维持秩序,做好警戒,并劝告无关人员远离现场;4)引导救援车辆进入及车辆离开。(5) 医疗救护组:负责人:张常伟;配合部室:综合办公室、计划合约部;职责:1)对伤者进行简单的包扎及救护;2)了解事故经过后进行紧急救助,必须有基本救援常识;3)拨打120急救电话或与

11、当地医院联系,说明事故的过程及患者的症状。4.坍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坍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成员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会议确定,挑选现场优秀施工队伍组成。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直接领导下,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收集现场信息,核实情况,保证现场信息传递的及时、畅通。四、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1)安全环保部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报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资料信息,依托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络,构建安全监控信息网络,逐步建成集监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预警体系。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及相应预防措施,实现资源共享。2)依照国家有关法

12、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3)所用支架的材料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铸蚀、扭曲严重的万能杆件和钢管等。4)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5) 根据施工季节、支架工程应果取防冲刷成冻涨等安全措施。6) 支架设计方案要进行验算,经有关技术部门审批.7) 支立排架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井要与支架桩联结牢固、防止不均匀沉落(降)、失稳和变形。8) 支立排架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支立排架以整排树立为宜,排架树立后,用临时支撑撑

13、牢后竖立第排,两排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用螺丝拧紧,形成整体。9) 跨公路支架现浇桥梁要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设置合理的行车道、防撞墙,在公路两侧设限高、宽、龙门架,减速慢行标志牌,并派专人指挥过往车辆行驶,必要时请当地公安交警协助指挥。10) 夜间在支架上安装红色警示装置。11) 做好支架搭设、预压、浇注、拆架等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工作。12) 现场施工人员(特种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13) 从事高处作业的员工必须定期进行体检,患有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脏贫血病、癫痫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14) 起重设备必须经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检测手续.(二)预警行动

14、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人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故前预防、降低损失的目的.五、信息报告程序(一)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发生死亡。重伤或重大经济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工程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或事故单位应于1小时内向总公同和事故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5、.(二)事故报告的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发生事故的部门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当自有应急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六、应急处置(一)响应分级根据坍塌事故的分级,以及坍塌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确定应急指挥部响应级和现场响应级:1.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响应级别特别重大(级)、重大(级)事故,即已经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10人及以上重伤、3000万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公司响应级别较大(级)事故,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