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38041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爱护老党员、病残及生活困难党员,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党内关怀工作,促进党内和谐,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 一、建立激励、关怀、帮扶专项资金 通过“行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单位捐一点”等方式建立党内帮扶资金,用于激励、关怀和帮扶党员。 1. 二、建立党内表彰奖励制度 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每年“七、一”,党委开展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比表

2、彰活动。推荐上报参加市直评选的 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1.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 1、每年“七、一”,全校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2、建立“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元旦、春节,“七、一”期间,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参照校有关规定执行) 3、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制度建立党员统计台帐,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

3、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4、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5、建立政治关怀机制。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机制继续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我校党

4、组织结对帮扶制度。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汤伯意同志为组长,党委成员、纪检组长程业宏同志为副组长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组织要把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当作单位的大事来抓,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落实,形成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党员的心坎上,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六、创新形式,务求实效 校党委及各支部要根据实际,不断创新形式,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载体,扎实抓好落实。校党委将此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工作中,年中对各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

5、促检查,以推进我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不断深入。 党组织生活制度关键词: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量:41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制度,不断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使党员永葆先进性,制定如下制度。 一、“三会一课”制度 (一)党员大会 1、党支部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大会。 2、会议程序:统计到会人数、由书记主持开会、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做好会议记录。 3、党支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传达学习党的文件精神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研究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工作的计划或措施,听取和审议支委会的工作报告,对支委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奖惩,选举支部委员和

6、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二)党支部委员会 1、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或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2、会议程序:宣布议题、展开讨论、归纳意见(或进行表决),形成决议、明确分工。 3、会议范围:因工作需要,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但列席扩大会议的无表决权。 4、主要内容: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和党支部大会决议,研究制定党支部工作和党建工作计划,总结全年工作,研究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及其他重要问题。 (三)党课 1、每半年上一次,党员到课率必须达到80以上,可吸收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参加。 2、党课的主要内容有: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7、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在新的时期的新理论和新要求,学习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先锋模范意识。 1、学习内容: 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把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内涵。学习贯彻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增强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2、学习方式: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

8、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电教学习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活化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式。 3、学习时间:每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学习时间不少10天。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政治学习,每季组织一次集中辅导。 4、学习要求: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实际,统筹考虑,制定全年学习计划。支部做好会议记录,党员做好学习笔记,党员领导干部笔记字数要达到3000字,每名党员笔记字数要达到2000字。集中学习采取签到方式,学习期间要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做到听讲认真,学习专心,积极发言、讨论热烈。 5、学习考核:各支部对每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重点考核学习出勤情况、笔

9、记及体会文章完成情况。考核结果与党员年终考评、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挂钩。 三、党员考评激励制度 1、考评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在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在关键时候能站出来,在特殊时候能挺出来,永葆先进性。 2、考评内容:主要考评党员的党内表现、工作表现及群众观念,党内表现主要从党员参加党内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活动、党内组织活动、党费交纳、党的组织纪律五个方面考评;工作表现主要从工作业绩、参加机关活动情况、素质能力及工作纪律四个方面考评;群众观念主要从是否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方面进行考评。 3、考评方式:考评以支部为单位进行,采取定性、

10、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年底对党员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分三个档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4、考评办法:定性采取党员个人进行自我评定、党员互评、组织鉴定的方式,占20%。定量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占80%。定量考核坚持考评结果注重工作过程的原则,根据平时活动记载情况打分计分,其累计结果作为年终考评成绩,年终不单独考核。5、激励措施:对评定为优秀档次的党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评为合格的党员,不奖不罚;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根据“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党员,按照组织程序进行处理。 四、组织生活会制度 1、组织生活会是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

11、间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而制定的。 2、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 3、组织生活会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支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坚持党性原则、密切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及上一次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所制定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等。 4、每次组织生活会要确立一个中心议题,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通知支部成员或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人员会前要充分做好准备。 5、组织生活会上,与会人员

12、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相互帮助。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意见和落实意见。 6、组织生活会要指定专人、有专本作好记录,按规定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调阅或检查。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 五、党组织联系党员制度 1、目标任务:各支部要开展联系党员活动。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党员解决思想疑难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2、主要内容:支部要抓好党建工作、廉政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党员和其他工作任务的完成。 3、联系方式:要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帮

13、扶重点为:老党员、困难党员,通过走访、帮扶、党内捐助、救济等切实有效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关心党员的思想政治进步,通过党员谈心活动、党员座谈等形式,对思想问题或出现不良苗头的党员要及时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帮助教育,化解矛盾。谈话提醒一般采取个别谈话的形式。 4、具体要求:支部委员联系党员的分工,要有工作会议记录。每年至少对老党员、贫困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一次,要有活动记录。 六、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1、目标任务:各支部要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联系的任务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好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

14、工作,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加快发展。 2、联系对象:分别以支部为单位、以党员个人为单位进行联系活动。党员联系的重点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困难职工、群众等,由党员个人在工作、居住地范围内自行选择结对。 3、联系方式:通过帮扶结对、开展“联、帮、促”活动,“联、帮、促”活动以支部为单位联系1个困难户,帮助1名特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年内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每名党员至少要联系一名群众,要定期将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在党内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汇报,互通情况、互相支持。 4、具体要求:支部及党员个人要做好帮扶活动记录。帮扶活动每半年做一次统计登记,帮扶活动开

15、展情况作为支部评先的重要依据,党员个人活动开展情况与年终党员考评相挂钩。林西实验小学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认真把工作做好。(1)要经常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党组织要经常调查、分析、研究群众的思想情况、情绪、要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向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更新观念,搞好继承、改革和创新问题;党组织应当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指导工作的开展。(2)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计划,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确定工作目标、措施和办法,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方案,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共同进行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此外,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进行督促检查是领导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一环。既可以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