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236891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蜀道难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答案D解析坐:徒,空。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百步九折萦岩峦B侧身西望长咨嗟C西当太白有鸟道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答案D解析“匪”通“非”,不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答案C解析什么,多么;只。4下

2、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问君西游何时还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答案B解析B项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赞者数四,号为谪仙”。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C蜀道难是近体诗,是一首雄奇的送别绝唱,诗歌豪迈奔放,描写精彩,它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奇绝的想象,一唱三叹的艺术氛围,强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D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称蜀道难“奇之又奇,

3、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答案A解析B项“现实主义诗人”错,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C项“近体诗”错,应是古体诗。D项“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错,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也很难越过。(2)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句子是“_,_”。(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4)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传说的句子是“_,_”

4、。(5)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7下面这段话中有多处表述不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魅力。答:_答案“艰辛”改为“艰险”;在“为

5、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删去“具备”;在“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加“它”。(找出任意三处即可)8下面的文字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文字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句子,使两段文字连贯起来。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_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

6、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向顶峰。答案(示例一)如果赞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赞同,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示例二)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就不能不说,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9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为对象写一段文字。抱怨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的落寞中,从林壑尤美的琅琊山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于是在四时之景中享受无穷乐趣,挥毫成就了一篇篇千古文章。答:_答案(示例)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在仕途不尽如人意的迷惘中,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新的答案,于是在广阔山水中挥洒不羁情怀,挥毫成就了一首首传世诗篇。关键能力突破训练诗歌

7、的表现手法追源课本在蜀道难这首诗中,诗人从古老的历史、高峻的峰岭、崎岖的山路、苍凉空寂的环境、险恶的政治形势等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画了蜀道之艰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诗人用他的想象力,用他的泼墨似的表现手法,融合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己对蜀道的想象和感悟,营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蜀道幻境。对接高考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常见题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3)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4)试分析本诗使用的表现手法。(5)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这类题目的答题要点有

8、:(1)注意题目设问。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想象等。(2)恰当运用鉴赏术语。鉴赏术语包括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名称,还包括其表达效果和作用的一些固定说法,鉴赏时说规范的“内行话”,就会事半功倍。(3)关注表达效果。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揭示诗歌表达的情感。答题步骤:(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指出手法。(步骤)(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步骤)(4)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

9、骤)即时对练课内精读1蜀道难一诗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请举例说明。答:_答案运用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在历史上蜀道就是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课外迁移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

10、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的水色?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亦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安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星芒尽:指战争结束。霍嫖姚:即霍去病,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曾受封嫖姚校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11、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答案C解析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2)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答案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

12、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烘托出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刀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出将士们的神勇无敌。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答:_答案虚笔想象。诗人想象待夜深后在太湖上流连不去,在秋风中乘着斜月系舟垂钓的景象,营造出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