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生态平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236878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护生态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维护生态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维护生态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护生态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护生态平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生态平衡,第二部分是什么引发了沙 尘浆。教材首先强调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二、学情分析:从“花丛”到“生态瓶”,再到沙尘暴”,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 自然其正的生态环境,学习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食物链和 食物网的分析,讨论有关沙尘暴和周围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影响的资料,从而认识到人类很多 行为正在破环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我们应在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活动中有所作为。三、教学目标:1、能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

2、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2、能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址生成的原因。3、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四、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 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假设能力,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五、教学准备: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况,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在哪儿见过?草原是什么样的?生:草原美如画,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还有一望无际的绿茵茵的青草,羊群,马。2、老师为大家准备一段有关草原生态的录像,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3、(多媒体“美丽的草 原”,学生观赏草原)。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1、师:看了美丽的草原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多,天空蔚蓝,云朵白白的,太美了。2、师: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生:有各种各样的草、树木,还有兔子、山羊、马、羊、鹰、小昆虫3、师:看到草原上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讨论,进行汇报交流。生:我想到草原上的动植物都是互相依存的。师:存在什么依存关系?生:草被兔吃,兔被鹰吃。草被羊吃,羊被狼吃。生:我想了解草原上动植物是一种什么关系?想研究草原上动植物的食物网是什么样子?4、师:同学们想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你能画出草原上的几条食物链吗?生:在实验报告上写出几条食物链草

4、兔鹰草羊狐狸草昆虫鸡蹲师:请把你的食物链展示给大家看。5、师:草原之所以美,是因为草原上的生物都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看到这些食物链你们 想到什么问题?生:如果草原上的草被破坏,动物还能生存吗?假如兔子没有了,鹰就会饿死,草会疯长,会 引发草原火灾。6、师:如果上而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这时草原会是什么样子的?生:草原的上地会逐渐荒漠化。7、刚才假设的草原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讨论后交流:人类大量地养殖牛羊,牛羊大量啃食草,草被吃光,会造成草原的植被破 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人类大量地捕杀动物会使草疯长,从而出现草原火灾。(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1、师:草原上出现的种种

5、情形,都是人类破坏的结果,人类长时间地破坏草原,草原会出现 什么情况? 生:会发生沙尘暴。2、师:播放沙尘嫌的有关资料,看了沙尘暴,你想说什么?生:沙尘暴发生时,沙粒漫天飞扬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会污染整个地区的环境。3、师:沙尘暴一般发生在什么地区?生:我国的北方。师:播放有关宁夏腾格里沙漠的文字记载。4、小组分析讨论:为什么宁夏腾格里沙漠会发生沙尘暴?生交流:草原上的过度放牧,大就 扑杀动物,大量采摘名贵中药材(四)得出结论,指导行动1、师: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猎杀动物等,都 会使环境质星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立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从而引发沙尘浆。要想让沙尘浆 不 在肆虐,让美丽的草原永远展现在我们的眼中。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 这种状况?生: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应该禁止捕杀各种动物,对捕杀的人进行严重的惩罚:我们 应该进行环保宣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不要过度放牧:我们应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 的家园。五、课堂总结:同学们,破坏容易治理难。让我们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献出一份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