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236873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地预防和处理要求规范63580(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X目录1、 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 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 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4、 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5、 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6、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7、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8、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9、 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0、 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1、 大量不保存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2、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3、 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4、 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

2、预防与处理15、 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6、 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7、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8、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9、 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0、 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1、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2、 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3、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4、 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5、 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26、 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体温表破损1、预防(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2) 患者

3、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2、处理(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与口腔黏膜完好程度。(2) 立即报告护士长。(3) 嘱患者漱口、吐出。(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1、预防(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2、处理(1) 报告护士长、医师。(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展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3) 立即报修。(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

4、血,皮肤破损1、预防(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3) 注意约束松紧。2、处理(1) 报告护士长、医师。(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展换药。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比拟安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但因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另外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一)、给药对象、药品与给药时间错误 1、原因(1) 给药前未对患者进展有效评估:a. 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目的;b. 不熟悉各种常用药物

5、的性能、用法、用量与副作用;c. 不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2) 未严格根据医嘱给药或盲目执行医嘱。(3)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如此。(4) 未对患者进展有关药物知识的宣教。(5) 未与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响。 2、临床表现 给药对象、药品与给药时间的错误不仅会使药品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与生命。3、预防与处理(1) 给药前评估: a. 患者的意识状态、病情与目前治疗情况。b. 患者是否适合口服给药,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是否存在呕吐等。c. 患者的心理与对治疗的合作程度。d. 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2) 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

6、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防止盲目执行。(3) 认真查对患者腕带与相关信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假如患者提出疑问,护士要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4) 告知患者服药目的与须知事项,强调遵医嘱按时、安全、正确服药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服药时,须等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5) 如患者需同时服用几种液体药物,在更换药物品种时,需洗净药杯。(6) 对鼻饲的患者须将药研细,用水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灌药前、后均应注入适量温开水。(7) 患者服药后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响。(8) 当患者有疑问时,应虚心听取,并重新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耐心解释。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一) 、

7、口腔黏膜损伤与牙龈出血1、原因(1) 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口腔黏膜与牙龈,尤 其是患肿瘤进展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与牙龈出血。(2) 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展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3) 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4) 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与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2、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3、预防和处理(1) 为病人进展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与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

8、黏膜与牙龈。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禁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X口。(2) 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液、呋喃西林或0.12双氧水含漱。溃疡面用西瓜霜等喷敷,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银尔通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3) 假如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等方法。必要时进展全身止血治疗,如肌内注射 (安络血或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展治疗。(5) 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防止烫伤口腔黏膜。(二)、窒息1、原因(1) 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

9、液流人或棉球进人呼吸道内,导致窒息。(2) 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3) 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展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2、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3、预防和处理(1) 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展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与时吸出。(2) 询问与检查病人有无义齿,如为活动义齿

10、,操作前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3) 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展口腔护理操作,最好取坐位。(4) 如病人出现窒息应与时处理,迅速有效去除吸入的异物,与时解除呼吸道梗阻。(5) 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三) 、吸入性肺炎1、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因漱口液或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所致。2、临床表现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假如病人神志不清,吸入时常无明显症状,12h后可发生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两肺闻与湿啰音,严重者

11、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片可见两肺散在不规如此片状边缘模糊阴影。3、预防和处理(1) 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展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2) 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3)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四、口腔感染1、原因(1) 引起口腔黏膜破损,口腔黏膜与牙龈出血的原因,如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代谢障碍、年老体弱等,可继发口腔感染。(2) 口腔护理不彻底,尤其是颊粘膜皱襞处不易去除干净,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

12、3) 口腔护理用物被污染、治疗操作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格等。2、临床表现 口腔感染分型标准:轻度:溃疡发生在舌前1/2处,独立溃疡少于3个,溃疡面直径。无渗出物,边缘整齐,有疼痛感,可进低温饮食;中度:舌体有多处溃疡,大小不等,溃疡直径0.5cm,可融合成片,并见炎性渗出物,边缘不规如此,有浸润现象,疼痛厉害,常伴颌下淋巴结肿胀、溃烂、X口流涎、疼痛剧烈并伴烧灼感,舌肌运动障碍进食严重受限。3、预防和处理(1) 找出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口腔与牙龈出血的原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有关预防交叉感染的规定。(2) 认真仔细擦洗口腔与齿缝,以病人口腔清洁为标准。(3) 注意观察口唇、口腔黏膜、舌、牙龈等处有

13、无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做好口腔清洁卫生,清醒病人使用软毛刷,血小板低下病人有牙龈肿胀时禁用牙刷刷牙,可用漱口液含漱。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漱口液。(4) 易感人群进展特别监护,如老年人、鼻饲等病人,护士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进展口腔护理。(5) 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防止进食坚硬或纤维较多的食物。(6) 溃疡表浅时可用西瓜霜喷剂或涂口腔,溃疡较深广者除加强护理外,局部可以用惠尔血或特尔津等液加少量生理盐水冲洗、涂擦,以加快溃疡恢复。疼痛致进食困难者,局部使用普鲁卡因减轻病人疼痛;针对不同的口腔感染可使用不同的漱口液漱口。五恶心、呕吐1、原因 操作时镊子、棉

14、签刺激喉部,引起恶心、呕吐。2、临床表现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与心动过缓等;呕吐如此是局部小肠的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经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与局部肠内容物。3、预防和处理(1) 擦洗时动作轻柔,防止触与咽喉部,引起恶心。(2) 运用止吐药物。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一腹泻l、发生原因(1) 大量鼻饲液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使流质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导致腹泻。(2) 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泻。(3) 鼻饲液浓度过大、温度不当以与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等,均可引起病人腹泻。(4) 某些病人对牛奶、豆浆不耐受,使用局部营养液易引起腹泻。2、临床症状 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伴有(或无)腹痛,肠鸣音亢进。3、预防与处理(1) 每次鼻饲液量不超过200ml,减慢管喂的速度,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或止泻药。(2) 菌群失调的病人,可口服乳酸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