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231742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营养师请回家系列丛书之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篇一、慢性肾脏病是这么回事(一)慢性肾脏病认识速成1.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国际肾脏病学会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有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等于或大于3个月,其中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因此,性肾脏病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发生于泌尿系统的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心血管病并发症、高死亡率和高额消费的特点。一些肾功能(肌酐)正常而肾小球滤过率小于每分钟60毫升者,所谓“生理性”肾功能降低的老年人、一侧肾脏发育不良而对侧代偿者等情况既往可能认为无需处理,然而目前观点认为均属于慢性肾脏病,须密切观察积极治疗。无论是

2、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肾脏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严重问题,成为大家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2. 慢性肾脏病常见吗?在经济发达国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很高,如在美国,高达11%的人(1900万)患有慢性肾脏病,澳大利亚、欧洲和日本的患病率也在6%16%之间。慢性肾脏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病人群的增多,我国继发性肾脏病上升迅速,推动了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攀高,据我国的几宗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西方国家的患病率相似,20岁以上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10左右, 乘以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群已超过

3、1.2亿。因为一部分慢性肾脏病病人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肾功能衰竭,这时就必须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故造成全球透析费用迅速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需付出大量财政支出,对社会、家庭构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3. 慢性肾脏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任何泌尿系统病变能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均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往往起病隐匿,有的病因明确,有的没有明确的病因。病因可能有遗传、免疫、代谢及感染、中毒等。其中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前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型肾炎综合症等;后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血管炎、梗阻性肾病、

4、多囊肾等。免疫性疾病包括一系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等,是我国尿毒症的首位病因。近年来我国最常见的病因顺序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梗阻性肾病、狼疮肾炎、多囊肾等。4. 哪些人群易患慢性肾脏病?如果您有下列危险因素或患有下列疾病就可能易于罹患慢性肾脏病:(1)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及持续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者,会逐渐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从而引起慢性肾脏病,各种原发的与继发的肾小球肾炎也易于并发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最常见,血压持续升高又致肾脏进行性损害。(2)高血糖: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

5、势,血糖不正常的人口已超过1亿,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疾病。而大多数糖尿病病人会在10年后发为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1015年后,半数左右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发生率更高,进展也更快。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糖尿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美国最高为428,我国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占1520%。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后,其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要比一般肾脏病快,大约是其他肾脏疾病的14倍。因此,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存活率、改善其生

6、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糖尿病肾脏病变为慢性进行性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 10 年以上,(3)蛋白尿:多种肾小球肾炎可以出现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又是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蛋白尿越多,肾脏损害越严重,肾功能减退也越快,故有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病人应尽可能的减少蛋白尿。(4)肥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发生率逐渐升高,己成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在IgA肾病患者,体重过重与体重指数过高,与慢性肾脏病进展速率快有关,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 (5)高血脂: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外,也能导致肾功能报害

7、,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而多种慢性肾脏病也常伴脂质代谢紊乱。(6)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结晶沉积了肾脏,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7)贫血:贫血导致肾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后者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加重肾损害。多种慢性肾脏病也常伴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可以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 (8)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慢性肾脏病患者对水、电解质(钠、钾、钙和磷)和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当肾功能降至正常的10%以下时,不限制水分摄入,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容易井发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上述水、电解

8、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慢性肾脏病的进展。(9)吸烟:可以导致血管收缩、凝血异常和血压调节功能的下降,增高血压,从而加重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损害。有研究显示.吸烟可以加快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速率,吸烟者发生终末期肾病者是非吸烟者的10倍。(10)嗜酒:有研究表明,重度嗜酒可以增高血压,因而可以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11)肾毒性药物:多种药物具有肾毒性,包括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内酰胺类等,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造影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木通等及含汞的中药等,均可以造成肾脏损害而发为慢性肾脏病,或促进已有的肾功能不全进一步进展

9、。(12)其他:年龄。中老年人群是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在6069岁老人中,大约18%有蛋白尿, 70岁及更高龄者患慢性肾脏病比例升高,分别为30%及26%。 其他如性别、家族史、教育水平、收入、少数民族、药物、低出生体重等也可能是引起患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5.慢性肾脏病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关系?6. 罹患慢性肾脏病有什么表现?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大多数病人没有症状,化验检查也没有明显异常,多表现为乏力,体力下降,食欲减退,夜尿次数增多,眼睑或足踝轻度浮肿,这些症状往往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或原先没有高血压近期血压升高,或出现蛋白尿、显微镜下血尿、血尿酸水平轻度升高等。如慢性肾脏病继续进

10、展,则会出现全身浮肿、面色萎黄或晦暗、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恶心、呕吐等表现;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则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并发症丛生,就会严重威胁生命。7.慢性肾脏病分几期,各期有什么特点?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在2000年制定了针对慢性肾脏病定义和慢性肾脏病进展分期的临床指南,成为世界各国的通用标准,该指南对于慢性肾脏的分期及各个阶段阻止其进展、改善预后的方案如下:1期:肾损伤,即已有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加每分钟90毫升;方案:此期应重点诊治原发病,减慢慢性肾脏病进展; 2期: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为每分钟6089毫升;方案:重点减慢慢性肾脏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病危险3期:肾小

11、球滤过率中度降低,为每分钟3059毫升;方案:减慢慢性肾脏病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4期:肾小球滤过率重度降低,每分钟1529毫升,方案:综合治疗;治疗并发症;5期: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15毫升,如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6-10毫升并有明显尿毒症症状,需进行透析(糖尿病肾病可适当提前透析)。8. 慢性肾脏病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患上慢性肾脏病后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不同病因引发的慢性肾脏病其并发症发生的早晚、严重程度、并发症的表现各异。慢性肾脏病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1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那时会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病理改

12、变,如水、电解质失去平衡,是因肾脏无法排泄钠及水分,会出现水肿、心功能衰竭、肺积水、高钾血症等;肾脏无法再生碳酸根离子及排泄酸性废物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功能衰竭、心包炎和心肌病等;血液系统因产生于肾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红细胞合成不足,加之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原因而引起贫血;消化系统改变如胃炎、十二指肠炎、多发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可见尿毒症肺、肺水肿、胸腔积液等;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系统出现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高血脂、高血糖等;神经肌肉系统的并发症如尿毒症脑病、药物性神经损害、脑血管意外等;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血磷、低血钙而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

13、、纤维性骨炎等。9. 慢性肾脏病的预后怎样?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延缓肾脏功能的损害,减少心血管合并症和慢性肾脏病患者总体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肾脏病都会进展到尿毒症,多数慢性肾脏病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只要早期诊断、早期适当的治疗可以长期缓解,或维持在病变轻微、一般状况良好的状态,只有10%20%的病人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即使这部分病人,只要及时正确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饮食营养合理、消除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也可以有效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大大延缓其进展到终末期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因此,慢性肾脏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14、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悲的是知晓自已患有慢性肾脏病而不系统的、科学的治疗,理化指标不达标,或不节制饮食,甚至戒不掉不良嗜好,或有病乱投医,或寻求验方、秘方,力图一劳永逸,这些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影响生活质量,影响预后。10. 慢性肾脏病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及预后的因素很多,如蛋白尿、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控制不良,贫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因腹泻、大量出汗而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常见)未能纠正,急慢性感染(细菌、病毒等),应用肾毒性药物、不良嗜好(吸烟饮酒),饮食营养不合理(高蛋白饮食、高糖饮食、暴饮暴食、植物蛋白摄入过多、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肥胖,高龄,遗传背

15、景(高血压和糖尿病有明显的基因关联性,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上述诸因素都会加重肾损害,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影响预后。有些因素是可逆的,如腹泻、感染后可导致肾脏急性损伤,肾功能急剧下降,当纠正了脱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控制了感染后,肾脏损伤得到遏制,肾脏病理损害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肾功能也会有所改善,或恢复到接近原来的水平,但如果上述危险因素持续或反复存在,不能及时、合理的纠正的话,就会导致肾脏持续损伤,肾单位不断减少(正常人两个肾脏约有200万个肾单位),肾功能逐步减退,那就不可逆转了,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预后较差了。(二)慢性肾脏病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有何意义?

16、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还是导致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8.7%,但知晓率还不足10%。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发病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不适,起病隐匿,因此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病人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可谓是“沉默的杀手”。多数病人及家属甚至医生对“沉默的杀手”缺乏警惕,往往在已经患病的情况下仍然误以为“没症状就是没病”,不知道应该定期检查治疗。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有大约 20%30%的 慢性肾脏病患者等到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