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219824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言行养成之探讨-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造成幼儿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比拟不足。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等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使孩子们获得礼貌言行的积极体验和良好行为习惯。零至六岁是儿童在他们的环境中吸纳、察看和实践周围人们的举止、语言的敏感期。尤其是小班孩子离开自己的家人进入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变成了陌生的环境,他们会察看、模仿幼儿园老师、同伴的语言与举止行为。如果我们能将我们的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我们就将给予他们一种和谐的社会性交往的能力,他们也会得到社会积

2、极的接纳。但是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经常看到的镜头是怎样的呢?镜头一:早上来园时,局部幼儿能主动向老师问早,局部幼儿需家长或老师提醒。可在这两者中间还有一局部是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有的甚至是不情愿的叫“老师早!反思: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礼貌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服从形式。如何从情感出发激发幼儿懂礼貌、讲礼貌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镜头二:集体活动时老师给孩子们分发图书,拿到书的孩子一只手拿过书转身噔噔噔的跑了。反思:其实很多孩子他们并不知道双手接过别人递给自己的东西是礼貌的行为,所以礼貌行为的介绍和学习是小班幼儿礼貌教育的根本内容。镜头三: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坐在自

3、己的椅子上,宝宝的腿伸得长长的,治如的一只脚已经放在桌子上,老师提醒说:“请小朋友坐坐好,小脚丫放地上。她们两个听到老师的提醒后,知道坐坐好;但过了没有五分钟,又恢复了歪歪扭扭的姿势。反思:引导孩子们形成礼貌言行不是通过一次提醒、一次活动就能形成的,良好礼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以稳固,成为习惯。可以看到,小班幼儿从小就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溺爱,幼儿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是比拟不足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小班幼儿礼貌言行的目标可以是:一、培养小班幼儿礼貌言行的目标1、知“会辨别,学礼让知是帮忙孩子建立辨别、区分文明礼貌事非的能力。教育幼儿要有礼让精神,遇事要先想到别人

4、,先人后己的思想。如有好吃东西、好玩的玩具愿意与同伴分享,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主动认错,知道吃饭时要先请客人、父母、长辈吃等。2、言做好“六词三会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词为文明礼貌语言的基准;在不同场合扩大孩子的文明礼貌用语的范围,让孩子能做到“三会:即一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二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3、行做到“四能四不行是让幼儿学会文明举止、礼貌动作。进别人的房间或门能轻声敲门,递物、接物能用双手,能有正确的坐姿、站姿,能排好队入厕、喝水等;与人交往

5、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打断别人说话,不冲人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二、一日生活中幼儿礼貌言行培养的措施每个孩子从早晨入园后,每天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占据了幼儿的绝大多数时间,所以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阵地,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一日生活中入园、入厕、盥洗、户外、集体活动、游戏等各个环节将礼貌言行教育渗透其中。1、突出“引,让文明礼貌在自然中养成入园、晨间、用餐、就寝、散步、日常劳动等都是与文明礼貌行为直接有关的活动。小班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所以需要老师以自身行为的典范作用“引导幼儿,即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处处注意讲文明,讲礼貌,发明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

6、早晨入园时,教师要微笑着主动和孩子说:“你早,孩子才容易被老师的情绪影响,和老师礼貌的打招呼;当需要取送图书、笔等物品时,教师要以身示范,双手递、拿物品,经过三周的练习孩子会双手接递物品;当不小心撞到孩子,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在打搅孩子的时候,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搅一下;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的影响,自然也会学习老师的文明礼貌行为。2、突出“趣,让文明礼貌在生活游戏中学成有些文明礼貌语言、动作、规那么学起来非常困难、非常干燥。如排队,孩子常常顾前不顾后、按下葫芦又起瓢,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用开

7、火车游戏,吸引幼儿学教师扮成修理工,装作抹灰尘、拧螺丝、拍拍打打的样子逐一修理每节车厢帮忙不会排队的小朋友纠正,没过多久孩子们外出散步时就知道要排整齐的队,不落伍了。小班幼儿常常把动物当作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成人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在一日生活细节中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要善于利用有趣的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礼貌言行。3、突出“练,

8、让礼貌言行在游戏中稳固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还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可以利用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分区游戏提炼生活资源内容,创设生活环境情景,通过教师、同伴的参与,利用行为模拟、角色扮演等伎俩,让幼儿可见、可仿、可学、可行的情景再现中使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得以认识形成和深化。4、突出“比,让文明高兴在竞赛里养成孩子虽小,有着好胜心,以竞赛为动力、以激励为主来激发幼儿参与行为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利用一日生活中离园前的时间比着装整齐;比保护公共财物;比遵守规那么,与人交往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并将“知、言、行划分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小点,制成竞赛表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奖励。比优胜者可以中选为“园礼仪小天使

9、和值日老师在门口迎接人来人往的小朋友与家长。此外,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学期初我们会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书面形式印发给家长,让家长根据教育要求创设与之适应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和谐关爱的环境中充沛感知周围的社会生活。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行为渗透的,丰盛家长的教育办法;用电子邮件或“家园联系册与个别幼儿的家出息行有关礼仪教育的交流,反应孩子文明礼貌行为的功效等,让幼儿成长在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中。礼貌言行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礼貌言行目标只有直面幼儿的现实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幼儿在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丰盛的文明礼貌行为培养。所以我们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随时察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经常反复地训练,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