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实训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2180096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工实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土工实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土工实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工实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工实训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工实训总结考完试我们迎来了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土工实训,虽然只有短短 三周时间,我们还是蛮期待的。这几周的实训我们都做的很认真,尽管是实训,大家听的还是 很投入,至少在没有课的情况下我们不愿浪费父母的血汗钱。这一 周我们完成了土的密度、界限含水率、土的含水率、土的比重、土 的击实、土的固结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里我们总结了自己在以前 学到得不足之处。土的密度实验:用环刀法切取土样时,必须严格步骤操作不得急 于求成,用力过猛,或图省事不削成土柱,这样就使土样开裂扰动, 结果事倍功半。还有修平环刀两端余土时,不得在试样表面往返压抹 对于较软的土宜先用钢丝锯将土样锯成几段然后用环刀切取。这些都 是在当时

2、学习时我没注意到的,如今再做一次收获很大。界限含水率 若调制的土样含水率过大,只许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也可 用调土刀搅拌或用手搓捏散发水量,切不能加干土或用电炉烘烤。放 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从调土杯中取出土样时,必须将沾有 凡士林的土弃掉,方能重新调制或者取样测含水率。土的击实实验: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使用人工压实的土作为路堤、土堤等构筑物的材料 或建筑物的地基,若使用原状结构被破坏的土作为建筑物的材料或地 基时,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沉降不均匀,有的会发生湿陷或者崩解等 现象。用击实的办法能使土在外力作用下,短期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 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改善土的工程性质。

3、压实的效果与工地压实条件(压实功能)和土的性质有关,相同的压实功能对不同状态的土会 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用土做建筑材料时,需要在模拟现场施上条件 (包括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丫卜,找出获得压实填土的最大千密度和相 应的最优含水量的方法,击实试验的目的就是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器 和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在某种压实功能下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确 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或根据需要测压缩模量、抗剪强度与 压实干密度的关系,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土的压实参数。固结实验:切 削试样时,应十分耐心操作,尽量避免破坏土的结构,不许直接将环 刀压入土中。在削去环刀两端余土时,不允许用刀来回涂抹土面,在 各 种 试 验

4、 土 样 虽 然 是 在 试 验 室 内 人 为 的 情 况 改 变 其 种 性 质 ,但 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从以上各种试验条件可以看出,含水量是影 响土样固结试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中所含砂砾等杂质在颗粒粒径 较小,且含量百分比较小的情况下,对土样压缩系数的影响很小,可 能忽略不计。故在现场取样时应注意确保土样的代表性,场地内尽可 能均匀取样;现场称量做含水量土样的湿重,以保证其含水量不会失 真;如现场没有条件,要做到对土样的保存要做到封存好,保证土样 的含水量不会发生变化,并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检测;进行室内试验 时,用环刀取样时应尽量保持原状,不宜用力挤压、填平,致使孔隙 比变化发生变

5、化,要保证试样的含水量、容重、压缩系数、抗剪强度 等的真实性;对含砾砂较多的试样,如只是局部偶见,可依据工程需 要酌情处理。在这次实训周里我们还总结了自己往日做实验中细节问题,以此 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提醒。1. 做实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努力钻研 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2. 严 格按 照 有 关试 验 规 程和 试 验 方法 做 好 各项 试 验 ,及 时 填 写试 验 记录和试验报告,试验记录不得随意涂改,试验报告必须经实验 室负责人报告3. 对于试 验出 具的各 种数 据负责 , 所处 的各 项试验 数 据要真实 有 效4. 试 验人 员 应 详细 观 察 和记 录 试 验过 程 中 出现 的 各 种情 况 , 当发 现 有异常现象和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向试验负责人 报告5. 爱护试 验仪 器设备6. 要优质 、高 效完成 试验 任务、7. 试 验结 束 后 ,清 扫 场 地。 整 理 好试 验 仪 器和 试 验 资料 , 保 持整 洁 文明的工作环境,做到干净卫生、安全可靠 一周就这样过去了,在 获得知识的同时,我 们又一次锻炼了自己 的动手能力,我 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俗 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我会坚守这条名言,让它伴我漫漫人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