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217769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重点商品采购的管理是超市为了达成销售计划,从适当的供应商,在确保品质的情况下,在适当 的时期,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其内容如下:选择适当的供应商所谓“只有错买没有错卖”。采购最怕的就是选错供应商。因此,采购管理的工作原则之 一,就是如何慎重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以建立平等互惠的买卖机会,维持长期合作的交易关 系。选择适当的品质超市根据所处地段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确定采购商品的档次与品质。一般而言,品质 以适当可用为原则,因为品质不好,不但购入成本会偏高,甚至造成使用上的浪费。反之, 品质太差,将无法达到使用的目的,增加使用上的困难与损失,如购

2、买制冷量不够的空调机, 购买损耗率太高的煤气灶等。选择适当的时间采购的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则造成堆积存货,占用仓储面积;太晚了则导致 商品脱销,顾客流失,影响超市的形象。在零库存”的观念下,适时采购、及时交货是最理 想的采购模式。选择适当的价格价格应该以公平合理为原则,避免购入的成本太高或者太低。如果采购价格过高,将使 超市负担额外的成本,丧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反过来,如果采购价格太低,所谓“一分价 钱一分货”,供应商将被迫偷工减料,造成价廉、质次”,超市将无法顺利销售出去。另外, 如果供应商无利可图,其交易意愿就会低落,买方可能减少了一个供应来源。选择适当的数量采购的数量不宜太多或太

3、少,应避免“过与不及”。因为采购量太大,一旦商品需求降低, 将造成商品积压,如果商品推陈出新,则过时的商品难以卖出去。反过来说,如果采购数量 太少,则增加作业次数,提高采购成本,或不利供应商送货,延误超市商机。采购管理的重点定位管理定位管理是使商品按照卖场配置及商品陈列表的规定各就各位”,以创造最佳的业绩。 商品的位置好比商品的住址,如果能确实掌握及执行,对进、销、存管理及分析将大有益处。 否则,商品将“居无定所”,不但影响订货、进货,更容易造成缺货,使顾客不满,进而导致 销售分析的失真,而影响商品决策。所以采购人员对商品在卖场中的实际陈列位置,应随时 加以了解。数字管理商品是用以创造业绩和利

4、润,因此超市内的商品必须是易卖又易赚钱的畅销品。而衡量 商品好坏的指标有以下几项:(1)销售量。最容易判断商品销售好坏的指标是销售量,通常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月 或三个月)没有销售交易的商品即为滞销,应优先考虑淘汰。(2)回转率。回转率=平均销售额*平均存货额,而平均存货额=(期初存货额+期末 存货额)/2。商品回转率的高低,可判断其销售的快慢,并作为淘汰与否的参考。超市的商 品回转率以每月或每季计算,正常的回转率为每月4次(即商品每周约回转一次)。不过,目前国内超市的商品回转水准约为1-2次,若商品回转率是在一次以下者,即可列为优先淘 汰的商品。(3)交叉比率。交叉比率=回转率*毛利率,通常以

5、每月或每季为计算期间。以交叉 率衡量商品好坏,只是基于商品对店铺整体贡献的多寡,所以应同时考虑销售快慢及毛利高 低等因素,才具有客观性。国外超市商品的标准交叉比率为100以上,而目前国内超市商品 的交叉比率水准约为30-50之间,若交叉比率在30以下者,则列为优先淘汰的商品;反之, 则应加强商品交叉比率高的商品采购,以扩大超市整体的利益。品质管理目前超市的经营品种均有食品、生鲜、果蔬等,其中食品类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品质好 坏将影响到顾客健康及超市形象。在食品采购方面,采购人员除应定期与不定期到分店或供 应商处检查商品品质外,更应教育卖场人员了解商品知识,共同做好商品管理工作,以达到 商品评估办法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