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15320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案[湘科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第一单元 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採亢,知道什么是溶解。2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导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会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性。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水加糖,就变甜:水加盐,就变咸。藏在水中看不见,观察对比去发现。二

2、新课学习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若何1出示食盐、沙子和水。2提问: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若何3实验并观察,记录食盐和沙子刚入水时、搅拌时、静止后的变化情况。4说一说你的发现。2.食盐“藏到哪里了1讨论: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方法找到它的“踪迹吗2汇报:毫无疑问,食盐在水里。看不到,可以用尝的方法找到并区分。方法:1取杯中不同地方的水2尝一尝从杯子底部、杯子中部、杯子上部取出来的水3对比水的味道。3思考:若何用吸管取水4吸管取水指导观看微课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结:充分搅拌后,食盐均匀“藏在水中了。同一个杯子中不同部位取的水味道都一样咸。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中,观察一

3、会儿,然后搅拌。2把观察到的过程画下来。3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4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作溶解。三整理,下课。第二课 生活中的溶解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2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观察,识别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蒈于观察;会积极参与实验,用证据说明问题: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醋、汽水、烧杯、玻璃棒等。教师准备材料: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及

4、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溶解,根据上一课所学,说一说溶解是若何一回事二新课学习1观察厨房里的溶解现象1出示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醋。2预测:它们能溶解在水里吗3充分搅拌实验后观察,重点观察多静置一些时间后的现象4依据实验结果,按照能溶解、很难溶解把这些物品分类,并填写活动手册。例如:白糖能溶解在水中:食用油浮在水面上,搅拌、静置后仍然不能溶解,因此食用油很难溶解在水中。2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举例说一说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师随机或补充出示溶解应用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例如做汤时放益,益溶解在汤水中

5、,成为有咸味的汤:洗碗时,洗沽精溶解在水中,并形成泡泡:葡萄糖以一定比例溶解在水中,成为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帮助病人补充能量等3说一说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1看图思考:汽水中的气泡是溶解在汽水里的气体跑出来了吗2教师演示实验3出示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另几种图片4小结:水除了能溶解一些液体和固体外,还能溶解少量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鱼就是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存在的。三整理,下课第三课自制泡泡液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制作泡泡液的简单配方。2科学探究通过不断调制和对比,用不同的原材料找出多种泡泡液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比照找到最优方法: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3科学态度利

6、用溶解现象自制泡泡液:乐于动手,勇于尝试,普于合作与交流。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洗发孔、肥皂切碎、洗洁精、沐浴孔、吸管、白糖、小杯子、玻璃棒、杯子等教师准备材料:吹泡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吹泡泡很好玩,这节课我们就来亲手调制泡泡液,吹泡泡。二新课学习1了解吹泡泡所需的工具1出示教材小女孩吹泡泡的图片。2提问:吹泡泡需要哪些东西3小结:需要吹泡泡的工具和泡泡液。2调制泡泡液1出示洗发孔、肥皂、洗洁精、沐浴孔、水、玻璃棒和杯子。2试一试:哪一种物品参加水后,对比容易吹出泡泡来实验后,给它们排排序。3若何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呢

7、在水里参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用品,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请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上。4在泡泡液中参加少许白糖,吹出的泡泡会若何5比一比,谁吹出的泡泡最大你的泡泡液是若何调制的6你还有哪些想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小泡泡容易破还是大泡泡容易破吹出的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吗三整理,下课。第二单元 动物的反响第一课 观察兔子的反响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兔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产生相应的反响。2.科学探究初步开展比照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观察对比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3.科学态度对研究兔子的反响产生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对比;能如实进展描述;设计方案与描述分

8、析中,乐于倾听和交流;增进保护保护兔子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兔子、兔笼;胡萝卜、青菜、干草、苹果等教师准备材料:挡板,两个黑色布袋,分别装篮球和青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人用各种感官感觉周围的世界,做出反响。小动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兔子。二新课学习1.观察兔子的感官1观察前提出要求:安静,不要惊扰兔子;先整体观察,再重点观察它的感官。2观察兔子例如:兔子眼睛是红色的。 兔子有两颗大门牙。 兔子的耳朵上有很多红色的血管。3画一画:把兔子的样子画下来,标出它的眼、耳、鼻等感官。2.观察兔子对不同食物的反响1讨论:兔子喜欢吃什么2将兔子依次放在胡萝卜

9、、白菜、草和饼干附近。3观察:兔子对几种食物的反响一样吗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想法。例如: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白菜、草,不爱吃糖果和饼干。 兔子吃之前会先闻一闻,再吃。4思考:兔子鼻子的嗅觉能帮助它找到食物吗5实验:用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装篮球和白菜,把兔子的眼睛蒙上,把兔子依次放在两个布袋附近,观察兔子的反响。6说一说: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结论7小结:兔子能通过鼻子的嗅觉帮助它找到食物。8继续观察小兔子,记录你的新发现。三整理,下课。第二课 观察蜗牛的反响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响。蜗牛对声

10、音变化无明显反响。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比照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开展观察、对比、描述能力。3.科学态度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响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局部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这节课,我们将

11、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响,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二新课学习1.认识蜗牛1出示蜗牛。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构造及感官。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响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若何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响。3完善实验方案。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响。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

12、,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3.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响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么反响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4.观察蜗牛的爬行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若何行走呢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若何行进4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若何行进的。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三整理,下课。第三课 有趣的动物反响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举例说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展感知、做出反响的

13、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响。2.科学探究能观察、对比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响的情况,并进展如实描述,力求准确;开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响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响资料的能力。3.科学态度、STSE细致观察,对比,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能倾听、欣赏同伴对动物反响的发现;不断形成研究动物反响的兴趣,增进亲近、关注、保护动物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准备好的表现动物因环境变化做出反响的汇报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记录,可以是录制的小视频。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实物投影。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察身边的动物,说一说它们是若何感知环境和产生反响的

14、。二新课学习1.“动物的反响交流会1交流小动物利用感官对周围进展感知,做出反响的事例2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展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的图片组织交流。例如:小鸡见到米时,会聚集啄米。敲鱼缸时,鱼会快速游动起来。当光线变弱时,小猫的瞳孔变大。 当有陌生人靠近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叫并驱赶陌生人。3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更接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进展动物感知环境做出反响的研究。4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展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组织交流。例如: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水。5关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哪些环境感到不适、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响,对哪些环境很适应、产生了什么趋近、喜爱做出的行为,合理饲养。2.了解动物的本领1依次出示教材P18蛇、鹰、马的图片。2想一想:这些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本领吗例如:变色龙能在不同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