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215291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与教学的秘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语文备课的三读、三备 关于五年级语文教材与教学解读的思考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室 丁瑾 理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理念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阅读教学中,单纯文本内容理解教学泛滥,语言(形式)教学缺位。具体地说就是:阅读教学总习惯以“是什么”的思维来关照文本。如:课文写什么?文本表达了什么思想?人物什么精神(品质)?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呢?读了你有什么感受?这是典型的内容分析式教学。二、新课标凸显语用的学习与语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主要教什么呢?我们教课文不能止于人人看得见,学生一读就懂的 “课文说了些什么”,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琢

2、磨 “按什么顺序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我会如何说”,学生经过如此,才能获得一种“言说的方法、能力、智慧。” 特级教师薛法根一句话:语文教学,教师要关注人文精神、思想内涵,更要关注语言表达。或者说:教语言形式在语言情境中教语言,在语言实践学语言。三、教学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理念1、理清语文教学目标、内容是什么? 语文教学主要目标: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一个以语言知识为主轴、以培养语言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两翼的教学体系。 语文教学内容: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常规训练。其中语言习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2、加强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是语文能力形成的路

3、径。(1)语文训练指什么?训练内容:听、说、读、写训练方式:理解、积累、表达三个维度。而且重点是“表达训练”。(2)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理解训练:一是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感悟;二是理解文本的语言极其表达形式,而且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重点。其中主要包含“听、说、读”的训练。 第二个维度,积累训练,途径:一是强调多读多背。二是在运用中积累。但我们知道:“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学语言终极目的是“表达”。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三个维度,表达训练:一是口头语言的训练,既指 “说”。二是书面语言的训练,既指“写”。3、阅读教学要把握“语言教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4、”叶圣陶 语言教例:就是指教师必须挖掘每个教例(课文)的个性特点,即个性化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上,吸纳“例子”的点睛之笔,并以此为桥梁实现迁移与变通,使学生不仅了解课文写什么,还要明白怎么写,更要懂的为什么这样写。像这样,让文本适合学生去发现、领悟、积累与运用的,值得教师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的语言现象,就叫“语言教例”要实施“语言教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高效,课前要做好“三读”“三备”课前三读一读、读整册教材看编排(一)认真阅读教参中的说明:(1)教材的基本结构。(2)教材的基本特点。(二)了解与发现教材编写的序列变化正确领会高年级教材变化发展之处。1、单

5、元主题的变化发展:(1)单元专题从低年级仅突出人文内涵,把内容相似的组合起来。转为更关注突出“语文”学科的主题特点。如:第三单元语言艺术(重视口头语言),第五单元中国名著之旅,第六单元的综合实践专题 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物。(2)单元专题关注与低年级单元主题相似,但教学侧重点又有所区别。如从人文角度看:“童年”主题,一年级下“童年”感受童年乐趣 ;三年级上“童年”体验童年的丰富多彩;三年级下懂得童年也有烦恼;四上记录成长的故事;五下感受永远的童年,学会珍惜、留住童年。总之,高年级单元专题设置更灵活多样,既有人文,也有学科特点;且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学习的承接与发展。2、单元内各板块的变化发展

6、。(1)导语的变化:低年级导语:简单,主要激发学习兴趣,多为召唤性语言;中年级导语:更丰富,功能更全,一是还是激发兴趣,二是揭示单元学习内容,三是部分单元有学习任务的布置,如预习要求。但导语仍然只有一段。高年级导语:明显分两段,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段与中低年级相似,揭示内容与激发兴趣。第二部分:写明单元学习任务,突出语言训练的要求。(2)栏目设置的变化:中年级两个版块: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与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宽带网、成语故事”等)高年级三个板块: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我的发现”变成“交流平台”)注意:“交流平台”是中年级 “我的发现”的深化。

7、启发我们教师单元交流可以更广泛,包括理解内容、读法、写法、习惯培养等多方面,体现单元导学功能,起着与单元导语部分遥相呼应的作用,帮助我们教师单元的回顾复习与课外的拓展延伸该如何做好。二读:读文本悟个性化语言形式“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少数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 歌德 每位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看内容,一只眼看语文(语言形式)。读文本:不仅读每篇课文写了些什么?还要读懂每篇课文是怎么写?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1、文体特点:古典小说文体,(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本课是片段。2、结构:情节简单,背景局部,人物形象突出。3、顺序:先“闻”后“见”,再“见闻”。人物外貌描

8、写有序:先概括后具体,从上到下4、章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形象画面感强。5、语言::细腻、精确,生动、形象入木三分 语言富有节奏和对仗美。具体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外貌和穿着描写。句法、词语富有节奏和对仗美。(读中感悟)语言描写。(三处)第一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凸显王熙凤的嚣张,地位与众不同。第二处共四句话,生动的写出了王熙凤善变、八面玲珑的特点。第三处通过一连串的问句表现王熙凤表面关心,实为炫耀的特点。动作、神情描写,生动表现她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特点。侧面描写。通过贾母的口、黛玉的眼和想以及众人的敛声屏气背景渲染,衬托王熙凤的人物性格。6、古白话文的语言特色

9、:了解它的语言现象,帮助读懂课文。如:古今异议词:老婆、媳妇;次序颠倒:恭肃严整如此;语言的对仗凝练-三读、读单元组看板版,悟联系1、阅读思考:课文、导语、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2、看单元各版块联系、思考:教学重点凸显,单元组内互相呼应;以课文为载体,一脉相承;多样内容、训练形式供选择运用。为挖掘文本核心价值,确定单元组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课前三备一备、备单元组目标掘取单元教学重点1、整合单元目标,凸显单元教学重点:范例:第一单元:感受西部人文风光;抓要点,品(优美)语言,悟(含义深刻)句子,读写结合,学写作。第二单元:在品悟词句中感受永远的童年,在回忆与体验情景(画面)中珍

10、惜童年生活。然后借鉴文本,通过生活观察、想象,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与真实向往。第七单元:激发对名著阅读的期待;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描写人物方法;通过精读引路,学运用(包括读与写的运用)。单元教学重点如何确定?思考的维度应该是:(1)体现单元主题与语言共同点(2)文意兼得,突出语文的学科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3)凸显语言教例的学习过程。二备:备单元教学内容挖掘语文共同点,思考内容的取舍。1、 梳理导语,总体感知学习内容。2、挖掘文本核心价值,选择核心学习内容(1)文本核心价值指什么:重点要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因此,

11、教学内容的取舍,应整合或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思想品德养成、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等。(2)、梳理、挖掘单元中语文学习共同点。例:第一单元共同点:人文内容,写西部。语言形式:一是章法结构相似(如:用含义深刻句子篇末点题);借景抒情(叙事)或借物喻人,让阅读情意兼得。二是句法是抓事物特点,运用联想。第二单元:人文内容:追忆永远的童年。学习观察要有自己视角独特,描写语言要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第三:品悟语言艺术:感悟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结合语境感悟个性化语言的特色, 最后学会恰当表达。第四:阅读感人的故事,学习捕捉感人的场景。学习文章谋篇布局的特色;懂得情感表达的语

12、言形式有直接与间接的方法。第五:学会品读中国名著。学习让故事写得“完整有序,写清前因后果”。第六:1、了解信息发展历史,懂得信息获取的渠道。并借助所给资料,学会获取信息的途径。2、借助范例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与侧面。重点是正面描写。第八:感受异域风情,学习多角度了解与观察事物,并学会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的描述。三备:备法教学设计1、思考:实施的切入点(1)、有单元重组意识:如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2)、教材的文体特点:精读与略读的处理(3)、课文的文体特点:指课文的文本类型:诗歌、小说、记叙文、散文、说明文-(4)、挖掘语言特点:(5)、渗透

13、语文训练 2、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想:一、初读,谈“风辣子”的第一印象,找相关片段谈感受。二、品读重点词句,领悟描写人物的语言特色第一步:预习要求: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请字形。 2、读通课文。(至少读35遍)第二步:课堂教学:一、整体感知:检查课文预习,或焦距简介红楼梦或看红楼梦片段。1、抽查读文情况,初步了解文本内容。2、整体感知人物特点:让学生用几个词写一写:“风辣子”的人物特点有哪些?二、细教文本重点片段教学(一)学习第一段改变教材呈现方式,减轻学生学习难度体会外貌描写特色及人物特点。1、焦聚难读的七个词:一想:每个词组分别写了一样什么东西?这些配饰或衣服又怎样的造型?攒

14、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二读:读七个词前面的词语,想想它们可能有怎样的质地和颜色。金丝八宝 攒珠髻朝阳五风 挂珠钗赤金盘螭 璎珞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 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 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 银鼠褂翡翠撒花 洋绉裙三读:试着读出词语的节奏边读边想:穿在一个人身上有怎样的效果?头上戴着 金丝八宝 攒珠髻绾着 朝阳五风 挂珠钗项下戴着 赤金盘螭 璎珞圈裙边系着 豆绿宫绦双鱼比目 玫瑰佩身上穿着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 窄裉袄外罩 五彩刻丝石青 银鼠褂下罩 翡翠撒花 洋绉裙四读:引读全段体会外貌描写的严整有序。(二)阅读“王熙凤四问”片段师生表演,对比呈现体会语言描写特色及人物特点。1、一演:师生一问一答情景二演:只问不允许答情景2、交流:两种读法对比下来,你有什么发现?读懂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吗?三、略教:其它文本(一)探询文本、寻找语例感悟其他描写人物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