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215281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德育润泽学科教学教学展示课案例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课例模式【教学设计说明】本课例为 DIS 校本课程的课题探究型课程。课题名称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公式的实验探究。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探究课题所涉及知识已超出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公式的理论推导需要运用二阶微分方程,但作为参加DIS 校本课学习的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数字化实验进行公式的探究。学科德育策略和价值追求:本探究课尝试带领学生应用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证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猜想、质疑能力、用数字化技术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探索规律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问题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团队协调的

2、能力,从而使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获得培养。【教案设计】按科学探究的五个环节设计教学一、提出问题: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二、 作出假设:(猜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与振幅A 、振子质量m、弹簧劲度系数K 有关三、 制定计划:1、 建立物理模型-竖直方向弹簧振子验2、 探究形式: DIS 实验探究3、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四、 搜集证据: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m0= 50g 钩码若干、劲度系数K 不同的轻质弹簧若干个(K 0=5.102 、K 1=4.460 、K 2=7.356、K 3=12.28 、K 4=23.31N/m )、 铁架台等2、实验装置:

3、如图所示,在力传感器下挂上弹簧(K0 ),弹簧下挂一个钩码m03、实验步骤:(1) 、 K 、 m 一定,探究T 与 A 的关系学科德育润泽学科教学教学展示课案例(2) 、K 一定, 探究 T 与 m 的关系:由定性到定量 (教师提供 DataStudio 数据表与图线功能模板 1)(3) 、m 一定, 探究 T 与 K 的关系:由定性到定量 (教师提供 DataStudio 数据表与图线功能模板 2)五、评估与交流:1、 归纳: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公式Tm2k2、 评估:实验获得公式系数k 与理论值2的相对误差小于 1,探究成功。3、 小组交流 :(1) 、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4、、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2) 、学习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模型、猜想分析推理、实验探索、控制变量、归纳总结(3) 、体验 : DIS 技术的优越性、科学探究的乐趣(4) 、提高能力: 猜想、质疑、用数字化技术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探索规律、 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归纳、交流合作、团队协调等。【教学反思】学科德育渗透于学科内容是用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的有效路径之一。【点评】张老师的这节课围绕实验探究的五个环节: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评估交流对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进行了探究,本实验的课本知识的拓展,是对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探究实验设计合理,探究过程流畅, 探究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是对学生设计、动手、合作、创新的一次很好训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质疑能力、 用数字化技术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探索规律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问题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团队协调的能力, 而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科学实验态度的严谨性,体会到要尊重实验结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获得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