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215184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强调品德课要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在教学方法上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不难看出,现代教学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可使抽象、深奥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部分,它们是共同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因此,教育活动必须使儿童真实、 持久的发展。实践

2、证明,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把大量的知识信息,科学、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引导学生增强形象感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全面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一、现代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而声形色兼具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则是激发兴趣最佳切入点。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仍占据主导地隹,多媒体课件大多电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 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使孩子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乐趣的“知识乐园” 。例如,在教学认识朋友这课时,我在课的开头,充分利用多媒体

3、中的一段录像,内容是“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朋友,大家想认识吗?”播放,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图中儿童大方的表现和自信的言语做示范,明白怎么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认识。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品德课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思维形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在感知、表象、意志、情感等诸方面有与其自身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心理规律,利用电教媒体能最大限度地将形象 (形、光、色 )传输呈现在学生面前,正是适应了少年儿童儿理发展规律和小学品德与生活形成规律,为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教学认识好朋友这一课中,利用课开头的一段多媒体,以多媒体教学的声形并茂的表现去抓住孩子自我表现

4、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想和多媒体中的孩子一样大胆表现, 让学生勇敢大方地上台, 介绍给大家认识, 从而达到以认识他的目的,创设了实践场地,让每位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体验、自我感悟,让教学从而达到高潮,真正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多媒体承载并传递的教学信息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两种感官, 引起刺激,它具有直观性。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的有机配合,这种配合的默契创造出一种新的环境氛围,不仅使所需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而且更有利于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5、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系列演示或片断演示,可以有效解决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认识好朋友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中的还是好朋友为辅助教学,其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先吵架了,后来和好了,看完后小组讨论, 说说两个小朋友为什么吵架?,朋友之间又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通过直观、 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调的多媒体联系实际, 想像其中的原因,这一方面是在帮助两个小朋友找原因。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应该快乐相处。从实践中看出:在学习中,眼和耳最有效;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多媒体教学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都大大提高,电教媒体的合理和有效地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 听觉等器官, 达到多种感

6、官并用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制作相应的电教软件(投影片、录音、录像带、课件),用较短的时间,真实的画面,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 (教师与学生 )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书本的信息通过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地再现于学生眼前, 更能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世界,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例如,在教学认识好朋友一课时,播放多媒体找朋友歌曲

7、,观看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玩耍的影像,让学生在真实感人的画面再现下, 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再现和老师、 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这一心理发展过程, 而在这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录像这一电教手段,具体形象地反映出来, 这就把客观现实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自己在事实中归纳和发现真理。这些是在教学中仅凭老师讲述是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的。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由于小学生知识积累少, 生活经验不足, 有些内容教学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学生所熟

8、知事例,以旧有的知识为基础,借助记忆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展示形象的捷径,是让学生获得体验的有效手段,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认识好朋友 一课时,观看完录像后,学生自由 言,有的 :朋友不 只是看短 , 朋友的 ,多夸夸朋友,和睦相 等。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点 多媒体夸朋友的情境使学生再 生活, 系生活 想象,使学生明白怎 与朋友快 相 。六、运用 代信息技 能有效地形成品德教育合力。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学 限于 堂四十分 是不能达到教育目 的,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特 是当今信息 代, 信息手段先 ,他 要受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 按系 方

9、法采取学校、家庭、社会相 合的 合教育方法来加 学生的思想教育。 种教育如果能利用 教媒体等多种手段,拓展品德与生活 的 堂教学,并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才能达到 期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 好朋友一 中,在多媒体感染下,激 学生想 朋友的学 情,抓住学生 一 情, 学生 行活 手制作名片,引 学生再 社会上的一些名片,然后用多种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多种形式表 自己的名片,可以是在 上 ,也可以是布 、叶 培养学生 手 的能力,用自己富有 意的方式去表达你的交友心意,从而延 了 堂, 学生利用 一方式回到学校、家庭、社会, 堂与学校、家庭、社会有机 合,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之, 用 代信息技 改

10、革小学品德与生活 ,提高品德与生活 效性是适 当前素 教育 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媒体 教育信息, 能改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封 状 , 适 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 代的 境,学生的 野、学生的思想, 也不再是被禁 在小小的 本与教室空 里,它不 能充分 学生学 的主 能 性, 更好地使学生会做人、成 德才兼 的接班人。也能 任 教 ,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 松地达到了寓教于 ,出色地完成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改革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切实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进行不断探究的。当然,恰当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并非易事,作为品德课教学的组织者广大品德课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使品德课教学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如添双翼,以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