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207625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辨析过程.明确联系C:呼吸,03修。1.区别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物质变化无机物三成有机物有机物上遗父无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it(储能)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放能)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叶绿体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2.联系(物质或能量变化的生理过程)(1)物质方面:HO02H0H:KOyiSH曰逝返(CH2O)呼胆L011H呼吸旦吨0(2)能量方面:光能先反廛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苴反廛(CH2O)细胞呼吸热能AT珅活跃的化学能“各项生命活动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示(1)

2、光合作用只有植物的绿色细胞和光合细菌能进行,细胞呼吸则是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2)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暗反应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以生成(CH2O);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来自第一、二阶段有机物的氧化,用于第三阶段与。结合生成H20,并产生大量的ATR角度一以物质转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2014天津高考)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

3、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选D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若题中所述细胞为真核细胞,则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中;若题中所述细胞为原核细胞,则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中,A错误;过程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过程产生的(CHbO)中的氧全部来自CO,而不是KO,C错误;过程通过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C3,而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还原Q,生成屋O,因此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D正确。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

4、化,I、n、田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水参与田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n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C.I中产生的Q参与田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类囊体解析:选A由图可知,I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n代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田代表有氧呼吸过程。n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I中产生的Q参与田的第三阶段;X代表的物质是ATP,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3. (2012海南高考)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 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 一直保持稳定

5、,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解析:选C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CO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CO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角度二以图、表、曲线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光合、呼吸强度的计算4. (2014四川高考)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解析:选DA项,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桑树间作时的呼吸强度比单作时的大,大豆间作时的呼吸强度比单作时的小。B项,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与单作相比,间作时桑树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大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减小。C项,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在较低光照强度范围内,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比单作时增强,在较高光照强度范围内,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比单作时减弱。D项,由

7、坐标图中数据可知,单作时大豆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大于间作时。5. 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转移途径。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曲线中a点相符 C.与曲线中c点相符(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B与曲线中b点相符D与曲线中d点相符解析:选C据图分析: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曲线中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故A错误;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与曲线中a点相符,故B错误;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与曲线中b、c点相符,故C正确;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与曲线b

8、c段相符,故D错误。6. (2012天津高考)设置不同CO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十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i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C.若di、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R、则KiKK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解析:选A选项A,由题图可以看出,di和4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di浓度下的呼吸速率高于d3浓度下的,由“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推出,d

9、1浓度下的光合速率较高,单位时间内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也较多,正确。选项B,d3浓度下的呼吸速率低于d2浓度下的呼吸速率,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也较少,错误。选项C,由题图可知R最大,错误。选项D,光照条件下,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会影响代谢产物,不能依此判断蓝藻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错误。7.(2014全国卷n)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 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

10、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 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解析:(1)根据曲线图可知,当CO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曲线A)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和C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由图可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浓度和光强。当CO浓度大于c时,由于受光强的限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曲线B和C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当环境中CO浓度小于a时

11、,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光强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时,还要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答案:(1)0A、B和C(2)光强(3)大于(4)光强(1)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Q释放量、CO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Q产生量、CO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呼吸速率: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CO增加量、Q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2) 表观(净)光合速率与真正光合速率的关系

12、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十呼吸速率。关系式用02、CO减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a.光合作用产氧量=氧气释放量十细胞呼吸耗氧量;b.光合作用固定C02fi=C02吸收量十细胞呼吸释放C02S;c.光合作用葡萄糖产生量=葡萄糖积累量(增重部分)十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角度三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光合速率的测定8如图甲为测定光合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

13、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1) 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2) 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klx,则1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mLL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嫡(CC2/O2)为(呼吸时产生的CO和消耗的Q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外,还需从外界吸收mLCO2。(3) 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实验装置的区别是。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实验组向右移了5mL,其原因是。解析:由于图甲中存在CO2缓冲液,所以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液滴位置改变的本质是O2的消

14、耗和释放。光合作用产生O2的气体量应包括积累量和叶片消耗量(15klx时为150+50=200mL),若呼吸嫡为,则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CO为X50=40(mL),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Q量等于消耗的CO量,故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160mLCQ;设置对照时可将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除叶片本身会影响实验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答案:(1)O2(2)200160(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环境(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表观光合速率测定方法的图示和解读(1)NaHCO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OS液保证了容器内CO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2) 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表观光合速率。(3) 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