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204813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7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七)自由落体运动合格基础练(时间:1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ABCDC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且从静止开始下落,满足自由落体运动条件,故ag,又hgt2,由于苹果和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则任意时刻都在同一高度,且是加速,所以频闪间距不断变大,选项C正确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 0.1 sB0.5 sC1 s D3 sD若梧桐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时间t1 s,梧桐

2、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大,落地时间一定大于1 s,选项D正确3(多选)伽利略曾经假设了两种匀变速运动:第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第二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那么,关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B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不等C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D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不等AD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为g,由g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A正确,B错误;由v22gx可知,x(v)2,即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平方变

3、化相等,但速度的变化不等,C错误,D正确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物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g,大小不变,A、D均错误;由vgt可得,v1v2v3123,C正确;从开始运动三个连续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B错误5一条悬链长5.6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A0.3 s B0.4 sC0.7 s D1.2 sB设悬链的长度为

4、L,从悬点至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的高度为h,经t1悬链的下端经过该点,经t2悬链的上端经过该点,则hLgt,得t1 s1.2 s,hgt,得t2 s1.6 s,则tt2t10.4 s,故B正确6(多选)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 m处和高20 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落地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AC根据v可知,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故A正确;根据t,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倍,故B错误;根据vgt可知,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都为10

5、 m/s,故C正确;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不同,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不同,所以最后1 s下落的距离不相等,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4分)7一矿井深为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之间的距离解析(1)设第一个小球下落到井底用时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hgt2,则得t s5 s设相邻小球下落时间间隔为T,由题意知t10T,联立解得T0.5 s.(2)由以上计算可知,当第一个小球到达井底时第3个小球刚好下落t14 s,第5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t23 s

6、,故HH3H5g(tt)10(4232)m35 m.答案(1)0.5 s(2)35 m等级过关练(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从某一高度相隔1 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C根据xg(t1)2gt2gtg知,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vg(t1)gtg知,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C正确2(

7、多选)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AD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末速度v22gh可以得出速度v,高度之比为21,所以落地速度之比为1,A项正确,B项错误;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3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距地面10 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取10 m/s2)()A1 s B2 sC. s D(2)sA设扣子着陆

8、的时间为t1,则hv0t1gt,代入数据解得t11 s设跳伞运动员着陆时间为t2,则hv0t2,解得:t22 s,而tt2t11 s故A正确,B、C、D错误4(多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时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时的瞬时速率为v2,则()At1t2 Bt1t2Cv1v212 Dv1v213BC对垫片A,有lgt,对垫片B,l3lg(t1t2)2,则t1t2,选项A错误,B正确;而v1at1

9、,v2a(t1t2),故v1v212,选项C正确,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下落,已知甲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 s的位移是60 mg取10 m/s2,试求:(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2)阳台离地面的高度;(3)若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抛出,其加速度也为g,若甲、乙同时落地,则乙的初速度为多大?解析(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为 m/s30 m/s.(2)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最后2 s内有gt2g(t2 s)260 m,解得t4 s所以总高度为Hgt21042 m80 m.(3)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

10、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t2 s,乙做匀加速运动,则v02 s1022 m80 m解得v030 m/s.答案(1)30 m/s(2)80 m(3)30 m/s6(14分)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解析(1)直杆下端B下落到C(下落h)开始进入圆柱筒,当直杆下端B下落到D(下落hb)时穿出圆柱筒由xgt 2得t则B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为t1B下落到D点所需时间t2 则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t1t2t1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从B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ab)止同理可得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t2 .答案(1)(2)-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