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03973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市-区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部署,为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排,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成立学生返校工作专班,成员包括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外事局、区委网信办、区教育局、区工科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政数局、区疾控中心等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学校各镇(场)中心学校、高(完)中、直属单位、幼儿园学生返校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各类学校成立学生返校前后的疫情防

2、控工作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周密组织、稳妥有序做好各项工作,严格学生返校条件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统筹协调师生核酸检测,保障足量卫生专业人员驻校,确保学校学生安全顺利返校。二、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原则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错峰、错区域、错层次”的总要求。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坚决防止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确保学生返校平稳、有序、安全。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返校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原则。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排查

3、安全隐患,以更严要求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当前尤其要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无症状感染者返粤和境外输入等风险的管控,疫情得不到控制学生不返校。(二)稳妥审慎原则。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必须达到教育部和市政府规定的学生返校条件与要求,要在逐镇(场)、逐校、逐项对照清单验收把关、履行规定审批程序后,按照错峰、分期、分批返校要求,坚决做到不具备条件的不安排学生返校、不通过验收的不安排学生返校。(三)大体同步原则。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指导下,强化区级统筹、以镇(场)为主、上下协同,原则上同一镇域内中小学校两周内完成学生返校。(四)区别对待原则。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等机构开展线下教学托管活动时间,应当

4、在当地幼儿园的幼儿返园后,由各镇(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校外托管机构由辖镇(场)加强监管,对不符合防控要求的及时取缔关停,对符合防控要求的要压实托管机构主体责任,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对疫情情况复杂的学校及重点人群返校时间要严格把关、统筹安排。三、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一)审批基本流程。1.学校应在学生返校前2周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报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小学、初级中学报各镇(场)中心学校,各高(完)中、直属单位报区教育局)。2.各高(完)中、初级中学、直属单位由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组织督查;各小学由各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组织督查,形成学生返校总体方案。各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组

5、织督查验收组,在学生返校前2周内,对辖属学校进行现场验收,并填写验收意见(验收参照样表详见附件1)。以镇(场)为单位,在对学校全面督查的基础上,形成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具体时间、批次安排,学生返校前1周向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提出申请。3.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将具体情况汇总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审批、公布学生返校具体时间安排。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方案审核同意后,学校至少在学生返校前3天向社会发布并通知需返校的每一名学生。(二)审批提交材料。1.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提交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镇(场)域内学校防控工作和学生返校准备情况综合报告;镇(场)域各

6、类学校学生返校具体时间、批次建议方案;镇(场)域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对学生返校准备工作进行逐校验收的表格和名册;其他必要材料。2.高(完)中、直属单位提交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学校防控工作和学生返校准备情况综合报告;学校学生返校具体时间、批次建议方案;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对学生返校准备工作进行逐校验收的表格和名册;其他必要材料。(三)严格做好审批。市、区和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应按照国家和省定的学生返校条件要求,条件成熟一所审核批复一所,确保万无一失。四、毫不松懈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一)高度重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当地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领导下,坚持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

7、控策略,按照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省教育厅广东省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引广东省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第二版)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抓细抓实疫情防控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粤人社函202040号)要求,始终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完善防控工作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一把手负总责,组建一套班子,制定一个方案,统一一个口径。针对当前境外输入病例风险增加的严峻形势,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麻痹、厌战、松劲思想和侥幸心理,压实防控责任,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织密织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防控工作网络,压实责任

8、管事,分类施策管人,明确标准管场所,明确规范管过程,备齐预案管应急,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不留死角。(二)精准落实人员排查和分类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校园疫情防控方案。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精准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有序返校。对师生返校安排要做到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分期、分批错峰组织。(三)加强重点群体人员的健康管理和服务1.4月8日后从

9、武汉返粤教职员工和学生。应居家或在校内健康观察满14天,且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参加正常教育教学活动。2.湖北省返粤教职员工和学生。应提前报告社区,并根据学校所在地政府有关要求,凭健康通行码(国家防疫信息码或“粵康码”)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如发现有红码、黄码或无码人员,及时报告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返校前进行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返校;持绿码人员,返校前14天内返粤者,应居家或在校内健康观察满14天,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参加正常教育教学活动。3.境外返粤教职员工和学生。入境前应提前报告社区,入境后应根据省、市及学校所在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健康管理,集中或

10、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经核酸检测阴性,无异常方可返校返岗。4.校医、食堂从业人员、宿管等重点岗位人员,幼儿园老师等与学生接触比较密切的教职员工,应在返岗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方可返校返岗。上述人员在返校前由学校组织核酸检测,各单位根据区卫健局和区教育局统一部署执行,联系对应医院或疾控部门,也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请按市卫健局关于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重点机构场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通知(潮卫函202036号)执行。(四)做好物资和条件保障1.区工科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协调学校采购和储备防控物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

11、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按照每人每天配备2个口罩的要求,保障持续供应口罩、测温设备、消毒剂、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控物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生活必需品准备充足、供应有序、价格稳定。2.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校医室(校医院)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处置指引设置好临时隔离留观室(区)。中职学校要设置独立的健康观察区域(宿舍),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保障。(五)配备足够的校医等医护人员1.区卫健疾控部门和各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按照关于规范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卫应急函20195号)要求,完善和规范辖属中小学校卫生健

12、康副校长配备。2.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统筹协调,抽调对学校公共卫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专业人员进驻辖属学校,确保在学生返校前一周至返校后两周,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名专业人员驻校。3.卫生健康副校长和派驻的专业人员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确保学校防控措施到位。每所学校必须建立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人和联系方式,一旦发生局部疫情,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4.区卫健疾控部门、各镇(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和乡镇卫生机构要研究配齐配强校医的政策措施,共同推动学校校医室和校医(保健教师)配备,增强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能力。(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13、和重点场所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做好“四害”消杀,保持环境整洁。寄宿制学校可采取封闭式管理。加强各类场所的通风,对人员可能密集且自然通风不足的场所进行改造,安装机械通风装置,确保通风条件良好。对宿舍、食堂、教室、厕所等重点场所,空调系统、校车等重点设备按指引进行清洁消毒。校园内洗手设施应充足,洗手设施安放在校园、教学楼、食堂、厕所、运动场所等入口处,布局合理,配置足够的洗手液、皂液器等。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各环节操作,做好每日自查,并上报“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七)加强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各级各类学校

14、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教学、就餐、住宿等人员聚集性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要制定错时作息表,实行错峰上课、错时分餐、分散用餐。指定学生课外活动区域、进出线路,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对小组教学、课后校内托管、校车服务、社团活动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做适当安排。督促学生按相关指引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各单位要加强考勤登记工作,学生回校后每天上午要及时逐级上报本单位师生员工健康情况,精准了解每天学校人员增减情况,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推广使用“广东省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网络系统”,逐步提高学校因病缺勤网络直报工作覆盖率。(八)加强校园模拟演练学生返校前,各级各类学校

15、开展演练。演练应组织卫生健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对可能产生人群密集的各项活动,至少演练1次,优化学生活动安排,减少聚集;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处置过程至少演练1次,确保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确保相关人员必须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九)做好学校应急处置学生返校后,在入校体温筛查、晨检、日常健康观察、校医室(院)体温筛查中发现发热等异常症状者时,按要求和指引引导其就诊,或引导其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及时转运并跟踪处置。在校内发现新冠肺炎可疑情况或学校接到师生确诊(或疑似或无症状感染)新冠肺炎情况报告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转运及其他疫情处置工

16、作,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十)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统筹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好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第一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协调解决学生返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学校要精准分析线上教育情况,诊断评估学习质量,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做好返校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衔接。妥善安排因疫情不能返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滞留境外的中小学生,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力争做到“一生一表”,切实保证学生接受线上优质教育。对于滞留境外或重点疫区的学生,进一步优化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的各项举措,提高学习质量,并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毕业班学生顺利毕业。附件:1.潮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返校准备工作验收表 2.潮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工作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