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03260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网络建设投标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科院校区)校园网络建设项目投标书投标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森道尔通信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来孝康(186*4239)投标人:湖北省武汉市森道尔通信建设公司第一章投标函3致: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科院校区)3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与任务421用户需求分析42.2项目要达到的任务5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拓扑图631校园网设计的基本原则63.2实用性和经济性63.3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73.4易管理、易维护73.5安全性、保密性73.6灵活性、综合性83.7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8第四章技术与服务84.1主要网络技术124.3网络连接介质134.4校园网与外部的

2、连接144.5校园内的无线网络接入154.6业务流程说明17第五章网络管理195.1故障管理195.2配置管理195.3性能管理205.4安全管理205.5记账管理20第六章网络安全21第七章部署防火墙22第八章病毒防御系统24一、病毒防御系统的组成24二、防病毒体系整体结构252.2防病毒体系的物理结构252.3防病毒系统的管理结构26第九章施工布线28一、总则28二、施工要求29第十章技术支持31第十一章企业资格认证33第一章投标函致: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科院校区)1我方已收到上述投标项目所提供的一切有关招标文件、拓扑图等相关说明资料,根据招标文件、拓扑图、答疑纪要和其他相关

3、文件的要求和物业现场查验结果,考虑本企业自身的实力及特点,我单位愿以人民币(大写)贰万元(小写)20000元的投标报价(详见投标报价表)投标承包上述服务项目。1.2 本投标文件的有效期为投标截止日后60天有效,如中标,有效期将延至合同终止日为止。1.3 我方已详细研究了招标文件的所有内容,包括修正文(如果有)和所有已提供的参考资料以及有关附件,并完全明白,我方放弃在此方面提出含糊意见或误解的一切权利。1.4 我方承诺投标文件夹中的一切资料、数据是真实的,并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1.5 我方明白并同意我方如在投标有效期之内撤回投标,则投标保证金将被贵方没收。1.6 我方同意按照贵方可能提出的要

4、求而提供与投标有关的任何其他数据或信息。1.7 我方理解贵方不一定接受最低标价或任何贵方可能收到的投标。1.8 我方如果中标,将保证履行招标文件以及招标文件修改书(如果有的话)中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在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1.9 如我方被授予合同,我方承诺向招商代理机构的支付本次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与任务21用户需求分析建立校园网络成为信息学院邮科院校区的基础建设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校园网络的建设规划需求具有高扩充性和最佳的投资效益并且易于管理为目的。网络在信息学院教学办公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的运作,校园网的运作模式带来大量动态的W

5、WW应用数据传输,会有相当一部分应用主服务器有高速接入网络的需求(目前为100.1000Mbps,今后可能会更高)。这就是需求网络有足够的竹竿宽带和扩展能力。2.2项目要达到的任务满足计算机教学科研、行政办公需求,提供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管、电子邮件、邮件收发等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功能。具有远程通信能力,借助电话网等通信手段,以最低的通信成本方便的实现远程互联,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实现网络接入,网络出口处直接连接数据库,学校网络系统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

6、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强,确保信息处理安全保密,最好还可以实现通信的零资费。INTERNET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拓扑图31校园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校园网覆盖整个学校校园,网络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5个基本原则:可靠性和高性能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交换的汇聚、核心链路冗余。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

7、的需要。3.2实用性和经济性由于学校资金并不是很充足,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学校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某些系统即使安装了也利用不起来,因此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3.3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3.4易管理、易维护由于校园骨干网络系统规模庞大,应用丰富而复杂,需要网络系统具有良

8、好的可管理性,网管系统具有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隔离、过滤设置等功能,以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应尽可能选取集成度高、模块可通用的产品,以便于管理和维护。3.5安全性、保密性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3.6灵活性、综合性通过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形式,满足系统及用户各种不同的需求,适应不

9、断变革中的要求。以满足系统与功能为目标,保证总体方案的设计合理,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便于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以及今后系统的二次开发与移植。3.7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所谓模块化就是将把整个网络按功能和安全需求分为若干个组件,这些组件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边界,组件内部有完整的网络设计。(1)解决解决各网络之间的冲突问题(2)简化安装和后台设备管理(3)易于故障检测和分离问题(4)易于执行不同类型的服务和安全方针(5)易于扩展和/或代替原来的技术第四章技术与服务4.1主要网络技术目前,主要流行四种高速网络技术:快速以太网100BASE-T异步传输(ATM)、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100VG

10、-AnyLan。在校园主干网主中应用最多的是千兆以太网和ATM。千兆以太网是快速以太网的一种,千兆以太网依然遵循802.3以太网协议,包括帧格式、媒体控制技术(MAC)、全双工技术和流量控制技术,但数据速率达到1000Mbit/s,比快速以太网提高了10倍。今天,局域网中最普遍采用的技术是以太网技术。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分析家分析,截至1997年底,所有已安装的网络85%都是以太网,其中有1.18亿台PC、工作站和服务器互联。在所有重要的高速局域网技术中,交换型千兆以太网具有最优的性价比。单位数据速率下千兆以太网与交换型FDDI、155Mbit/sATM、622Mbit/sATM、快速以

11、太网的价格。千兆以太网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集价格低廉、连网简单、可扩容和管理简便等优势于一身。ATM技术最初是由电话业务发展起来的,可提供155M622Mbit/s的速率,2.4Gbit/s的速率很快也会应用。ATM是为大型可伸缩的和可恢复的骨干网而设计的,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可在LAN和WAN中将电话、数据、话音和视频传输集成在一起。但是,ATM现在的通用标准还未完全确定,ATM的网络解决方案还只能由各网络设备商提供,各网络设备商之间还不能完全兼容。投入多少资金是评价任一新的网络技术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包括购买设备的价钱,还需考虑网络管理、应用维护、人员培训、设备维修及故障监测等多方面的费用。如

12、果采用像以太网这类人们熟知的技术,人员的开支在减少,网络管理者不必对现有的网络维护人员重新进行配置和培训,也不必更换现有的网络分析和管理工具。但越来越多的协议和技术会增加网络的复杂度,因此采用基于以太网解决方案要比采用FDDI或ATM更为简单。同时,相对简单的网络也相应能降低投资成本。布线和传输距离:基于多模光纤的千兆传输距离不小于550米,基于5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千兆传输距离不小于100米,在单模光纤上的传输距离现已达到50,000米,显然,这个距离对于园区建筑物之间的互连环境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城域网和广域网,它仍然显得无能为力。ATM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广域信息传输系统。它不受任何

13、物理结构的限制,也和所传输的数字数据类型无关。就是说,ATM可以用于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络中传输任何形式的数字数据信息。升级的可行性和可用性:只需将传统以太局域网的主干设备加插千兆以太网适配模块,在新的网络主干之间形成千兆链路,或是增加千兆以太网多层交换机,而将原先的网络主干结构移向下级应用即可,为园区局域网升级提代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利用ETHERCHANNAL技术提供了一个主干带宽平滑升级和主干链路冗余备份的办法。在传统以太局域网所提出的ATM技术升级解决方案中,均采用ATM交换机形成网络主干,这样做难以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和技术。ATM局域网升级的投资要比升兆以太网升级的投资高得多此外,用

14、户在进行ATM网络升级时,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也就不得不选用同一厂商的网络产品。可直接由以太网升级而来,也可直接升级为千兆以太网,利用THERCHANNAL技术提供了一个主干带宽平滑升级和主干链路冗余备份的办法。服务质量:千兆以太网和传统的以太网技术一样是基于争用媒质的网络技术,但通过利用目前出现的一些协议,如IEEE802.1P/Q,再加上多层智能交换技术和RSVP可以提供网络服务满意的质量保证。在ATM端到端的环境中,具有严格和细致的服务质量保证能力,实现价格昂贵,目前的ATM网络几乎都没有利用到它的服务质量能力。千兆以太网技术结合第三层智能交换技术能够轻松满足园区网络主干的带宽

15、、可扩展性和服务质量等严格要求,并能无缝连接快速以太网和以太网网络,是目前园区主干技术中性价比最好的高速网络解决方案,广域网的互连一直是ATM的主要应用,但作为园区网络主干,ATM不能无缝连接快速以太网和以太网网络,那么ATM的许多重要特性和优势就不能得到应用,实际上这就降低了ATM技术的价值。例如,除非是在端到端的ATM连接中,一般不能充分利用ATM的服务质量能力;所以在千兆以太网技术出现之后,把ATM应用于园区网络主干时一定要慎重。所以只有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切实考虑本网络的特定需求,综合利用千兆以太网技术、ATM快速以太网技术,才能提供比较完美的网络解决方案,将用户带入畅通的高速网络世界。4.2三层交换技术按照OSI/RM分层体系结构将低三层归为通信子网,主要完成信息的交换和路由功能。由于物理层只是负责信息的收发,是直接负责两点间信号的传递工作,不存在路由寻址问题,因而寻址主要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进行。其中,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是物理地址,可通过相应软件人工配置。以太网采用的是广播寻址方式,因而不需要网络层。但以太网采用CSMA/CD方式竞争信道,一旦同一网上机器数量多,便会使利用率明显下降,于是就提出了广播域和碰撞域的概念。为了解决碰撞问题,人们设计了桥(Bridge)和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