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030834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 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有什么学习 心得?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希望对 你有帮助。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1】以前的我对于中药的认识,认为中药就是凉茶。我出生于广东佛 山的一个农村中,从小家里就有时常煲凉茶清热降火,所以一直误将 凉茶作为中药的全部,但通过了对中药的学习,我知道了中药是在中 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通过了学习中药,使我学到了许 多的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处世为人的道理。中药有它的起源和发展,同样地,人也有自己的出生和成长;中 药有它具有明

2、显地域性的优质药材,同样地,人也有自己具有明显地 域性的高素质人才;中药要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 的加工处理,受到炮制,同样地,人要根据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 而进行专业的筛选受到不同的培训,受到教育;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 中药有它自身不同的寒热温凉四性,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收获 的疗效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不同样的药材也有它相似的地方,人也 一样,有自身不同的冷漠、热情、开朗、孤僻等性格,对于不同的人, 关系不同,表现出来的也不大一样。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肯定会像中药一样有着酸苦甘辛咸的人 生路。虽然人生有数不尽的辛酸咸苦,但是心中苦尽甘来的甜蜜时无 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人生

3、有它浮升的开心时刻,同样也有沉降的低落 时段,所以必须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升降浮沉。人的一生也 要学习中药的配伍规律,有自己一个人单行的时候,有自己一个人能 独立完成的事,但是时常需要学习麻黄和桂枝,相须行事,互相帮助。 有时候则需要像黄芪和茯苓一样,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合作行事。 而有时候却要用到相畏相杀的关系,降低一件事的负面影响。还有时 候绝对不能做一些会对别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的事,犹如中药配伍 规律的相反,当然这是可以放止的。中药的使用,需要有剂量和用法,用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药效。总而言之,学习中药使我懂得的很多很多,绝非一时三刻,三言 两语就能概括出来的。以上的就是我对学

4、习中药以后的体会。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2】来到了这里,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发现有很多 知识是课本不能给予的。对于我这个只有两年学习药品经历的学生来 说,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第一次穿上白衣看着镜中的我,心 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从第一天到中成药房转科,到现在在中草药房帮忙,我的心里还 对很多事物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记得第一次对着满室的中药让我 想起了古代的药房,抽拉式的药箱,称药的戥子,熟悉的药材名,甚 至不时的捣药声,一切都向我展示着草药的神秘,我喜欢这个地方。 从当初老师抓一副药而我称出一味药的无奈到单独完成一张处方的从 容,我得到了太多东西。记得第一次体会到

5、取错药的尴尬,将后下的 砂仁一股脑的分到群药里,然后被查药的老师纠正,又重新分发。中草药房的工作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交到患者手中的每付药 是整个中药房所有人共同劳动的结果。实习快一年了,我更加清楚的 认识到团队协作的优势,学会与人配合,学会条理分明不慌不忙工作 的态度,牢记并严格执行流程的各个环节。也是在这,我受到了教育, 开始关注细节,想干好并达到熟练必须发现细节,刻意练习,需要认 真用心去学。学会观察,细心从容,这就是我学到的。通过这么多天 的忙碌,才知道药学工作的不易。我觉得药学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 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1、思想素质: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药学人员热爱药学工作,

6、献身 药学事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 和良好的医德修养:真诚坦率,精神饱满,谦虚谨慎,认真负责;要 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2、专业素质:药学人员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态度诚恳,和蔼热情, 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身心护理;严格执 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按章办事,操作正规,有条不紊,执行 医嘱和从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及时, 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3、科学素质:药学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控索的精神,要认 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

7、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 务;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控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 务技术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在新的环境里,我也会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会加油,我也会对所 有人说:加油!不光要总结,更要实践,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证明一切!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3】一、与中医的渊源对中医、中药我自小是有接触的,小时候住的巷子对面就是县城 的中医院,印象中生病了妈妈就会带去中医院找相熟的医生看病,有 时妈妈晚上才得空,就去医生的家里看,医生都是相熟的乡邻,吃上 几剂中药病就好了。夕卜公、舅舅是开中药铺的,小时候去外公家对那 一整面墙

8、的各种中药也是充满好奇的,没事就在柜台看表姐给客人捡 药,当时很佩服能她能记得那么多种药分别放在哪个抽屉里。大学毕 业刚工作时还看过思考中医、人体使用手册等畅销书,当时 感觉中医博大精通、好玄妙,好难懂。但是在大城市生活,中医反而 渐渐淡出身边,生病了还是习惯去看西医,各种检查、各种西药和输 液。去药店买药,药店也是经常给你推荐各种头孢啥的消炎药、激素、 抗过敏药。等自己有了小孩,也是一生病就去带去医院看医生,看多 了发现医院都是标准处方的,诊断是什么病后在系统里选药,基本所 有的小孩都是开一样的药。我儿子咳嗽,在医院喷雾吃头孢就减轻, 但是停药后没多久又加重,反反复复,我对西医产生了质疑。身

9、边有 朋友建议看中医调理一下,我开始留心别人介绍的好中医,自己也有 意识多看中医有关的书和课程,买了一堆黄帝内经之类的讲阴阳辨虚 实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书。总而言之,个人是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的, 但是苦于没老师带入门,那一张张药方每个字都认得,但是却不知道功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药不同。二、初识经方第一次听说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是在孟倩老师的中医课 程上,她推荐了中医初学者的几本书之一,书是屁颠屁颠都买回来了, 可惜自己还是看不懂吃不透,最后束之高阁。机缘巧合,2016年初看 到古求知老师有开“大众经方”班,知道古老师是黄煌教授的高徒, 赶紧报名学习。那期课程,古老师是按常见病分类,给介绍各个

10、常用 经方。比如咳喘病的经方有: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半夏厚朴汤、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边学习,一边也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开个方练 练手。记得:给感冒肩颈痛的同事开过葛根汤,给痛经的同事开过红 花酒和温经汤,给高血压失眠的妈妈开过黄芪五物汤,给口腔溃疡的 老公开过甘草泻心汤,给自己开过越婢加术汤等。但是在根据病症具 体选用方时,还是似是而非,抓不准方证。但是起码通过学习知道了 常用经方的名字和大致的作用,把经方比喻作人的话,就是认识了这 个人,人跟名字对上号了,但是这个人的性格和本领还摸不透。三、辨别体质接触经方后,对黄煌师爷是向往不已,师爷来广州的讲座热情高 涨地参加了,2016南京的经方班也

11、请假去南京参加了,通过学习对黄 煌教授的体质学说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学会从一个人的体型、夕卜貌、 神态、性格来辨别是什么体质的人。每首经方都有它适用的方证、适 用的人群,适用体质的人用该方就安全、起效快,方-病一人”一 体辨证治疗。平时我也有意识去找身边的柴胡人”、“半夏人等, 建立了根据体质类型去选类方的思路。比如柴胡体质的人感冒用小柴 胡汤,麻黄体质的人感冒用葛根汤。作为理科生的我不禁就想捷径: 是否可以从中医十大类方附注的病名所用的方里按体质用方?但是 古老师说:这样学经方就学死了,经方是很活的,要抓“方证”。四、跟诊都说百闻不如一见,舌淡”、“苔黄腻” 肌肤甲错”、“半 夏线”等辨方证时

12、老师经常提到的“证”到底是怎样的?非常庆幸古老 师开了跟诊班,第一时间抢了个席位。通过几次跟诊,体会了很多书 本上没有的,也解了之前的很多困惑。1. 老师问诊很详细,吃喝拉撒、睡眠、心情都不放过,面诊、脉 诊、舌诊、腹诊、腿诊全面来看,然后抓最重要的点(最大问题)来用方, 然后再通过加减味来覆盖其它或然证。2. 经方治病靠的是方,不是药。同一味药,不同的配伍,效果就 完全不同。老师开方的思路是合方,而不是合药。就像打仗靠的是排 兵布阵,而不是单个兵。3. 一定要抓主证,可能诉求的是不同的病但只要主证是一样的, 那就是用相同的方。有次跟诊好几个病人是不同的病,但最终用的都 是血腑逐淤汤加减。4.

13、 病症明显的或急症,就只从病考虑开方;慢性病或调理体质的更 多的是从体质考虑开方。5. 要重视病人的性格、情绪。比如性子急容易发脾气的人,是身 体失衡了,用对药了,就不容易发脾气了。就正如不同性格的人容易 得的病也是不同。反过来,病人若能主动改变他的性格,去除了致病 的根,自然病情也会有所好转。6. 对药方里药的用量也有了较直观的认识,一般尽量按原方比例 用,一般药用量是20g,细辛是3g,麻黄5g等。五、总结诚如老师说的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中医是以 人为本,做的是“拨乱反正”事,将病的人纠正成“中正平和”之人。 经方是学中医的捷径,经方是中国流传千年的瑰宝,感谢古老师的倾 囊相

14、授,我后续会多多研读老师相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学了中医后,我心中有颗种子,希望以后在中医上也能学有所成,为 家人、朋友、乡亲邻里的健康护航。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4】为期十天的暑假实习活动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在医院的实习活动 带给我很多收获。我们去了中药房、制剂室、中药煎药室等地方,通 过在这几个地方的锻炼,我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相互协作能 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中药房实习的这段期间,验方和称药都是中药调剂学中必不可 少的内容,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真正的实践也是没有的。 在调剂完药物之后还要进行复检,即将药方上的药物名称同药物进行 一一对应,检查是否有误。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它

15、要求调剂人员要有 较强的认药能力做基础,还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否则就是把危险带 给患者,是不可取的。我们实习生只能进行调配,不能进行检查,因 为我们的熟练度还不够。在中药房实习时,这里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都有许多病人来 这里买药,所以这里需要调配的药方也很多,每天要有好几十张甚至 几百张药方需要调配。在这里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动 手操作能力。首先,在拿到方子的时候要验方,检查方子有没有问题, 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调剂。这样拥有中药调剂学的理论知识就很 重要,我们可以运用中药调剂学的知识来对方子进行检查;而且由于 在中药中同一种药物的别名有许多,如:九孔子又名路路通;牵牛子 又名

16、黑丑、白丑、二丑等。其次,在抓药时要会熟练地使用药戥进行称量。药戥不同于我们 平时见到的小贩卖菜时用的杆秤。药戥又分前毫和后毫,在使用时用 右手提住后毫可以称量50克以内的重量,用右手提住前毫可以称量50 克至250克之间的重量。在使用时还要先在定盘星上定位,便于称量 时进行校准。在实习岗位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我的感受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许多实践都是依托于理论知识。作为学姐,我还是要提醒学弟学妹们 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认真听课!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员,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 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 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药店工作,老同 事向我说明了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不同,医院药房的药师只需凭医 师处方发药,而零售药店的顾客大多是对药品认识较少的非专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