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202929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表(我的空中楼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宜宾市商职校 语文教学设计表(上册)学习单元 第二单元 计划学时 2学时工作任务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工作任务描述 1. 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2. 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材分析 台湾作家李乐薇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寄寓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其实,在滚滚红尘中,在茫茫人海的现代都市里,人们又何尝不想靠近可爱清纯的大自然,走进这样一个适于心灵散步的“空中楼阁”,因为那里人与自然达到了十分的和谐,人的生命个性达到了百倍的张扬!教学目标 1. 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

2、达的思想感情。2. 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 1. 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 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教学难点 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图片等辅助工具教学参考资料 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语文教学参考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与资源【导入新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3、是陋室,唯我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课文讲解与分析】 1. 纵观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小屋特点的词语:“清新”、“自然”2. 主要以写小屋为中心,又写到了周围环境的景物,试找出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山、树、土地、天、空气、晨昏光线的变化、山坡、山路、黑夜中的烟雾、星点、月影、鸟鸣、自然) 因此,描写小屋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在不同的视角或层面,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到了不同的景物特征来进行描写的。3. 描写小屋,作者主要是通过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描写,

4、那么,作者的立足点又在哪里呢?小屋与山、小屋与树 在屋外;小屋与土地、天空、小屋与光线在屋内;小屋与山路、小屋与黑夜 在屋外;小屋与鸟鸣、小屋与自然 在屋内;作者作为小屋的观察者,不断变换自己的立足点,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描绘同一个对象小屋,这就是“换点”。课文中立足点的变换,从大的方面看是两种:一是从小屋外看小屋; “定景换点”一是小屋内看小屋外的世界。 “定点换景”4. 具体分析“定景换点”,主要是观察者站位的高低远近的变换,也正是立足点远近高低的多次变换,有了小屋形象的种种不同,形成小屋多姿多彩的美。尤其在“山与树”的二部分,能否找到它的具体体现?远观:(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

5、一点”整体大背景“山如眉黛”形状如眉,色泽如黛。化用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是人最有神采之处,是精神风貌的外在体现,“眉清目秀”“浓眉大眼”。作者特别选取“眉黛”来形容山,赋予山于女性的阴柔之美。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以“痣”来喻小屋,新颖独特。美眉上的美人痣,醒目而美丽,爱慕之情已显露于字里行间。“恰”字准确地说明“山”与“小屋”之间的契合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前一句先把“山”比作“眉黛”,后一句紧接着把“小屋”比作“眉梢的痣一点”,后一个比喻完全是由前面比喻生发、引申而来的,因此两者的关系显得特别紧密,全句的语势也显得相当晓畅。前后相承,相映成趣(比喻的妙处)近视、平视(5

6、6)远观、仰视(8)倘只说小屋“像鸟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似也未尝不可,然作者觉得还不过瘾,还不够味,因此他在作了“像鸟一样”的比喻之后接着又作了一个“蝶一样”的比喻,这就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屋在深树掩映之下的动态美。一气连用了三个比喻,接连将“山”喻作“一望无际的水面”、“辽阔无边的天空”、“单纯的底色”,将“小屋”喻作“一片风帆”、“一只飞雁”、“一点灵动的色彩”,这就使“山”和“小屋”都益发显得有了动感,有了灵气。用几个喻体来比喻同一本体,各个喻体互相并列,联手合作,将本体写得更为形神逼肖,神完意足。这样的接连设喻,通常叫做博喻,也可叫做连喻或复喻。5. 具体分析“定点换景”就是

7、观察者的立足点基本上固定,但观察者的视线却在上下左右的变化,因而变化中的视线所及范围内的景象也在不断变换。作者在小屋内看周围环境,着重体现在9、10、12,以第10为例,作者看到了什么?看近有形的围墙,里面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花等;花看远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形成的另一重围墙,组成了又一道风景线,里面有朵状、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有飘落的各种云彩;云/霞屋外的景色有了丰富的层次。想象丰富,比喻奇特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

8、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例驰骋丰富的想象,将“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喻作“另一重无形的围墙,将天边的“云或霞”喻作“花”,喻作“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这样设喻,不仅与上文“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的描写形成一种映衬之美,而且写来也独特新颖,出人意表,使人加倍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形象的感染。例先说“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这比喻已属巧思奇想,别出心裁,随后又说“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这比喻就更是匪夷所思,精妙绝伦了。“小屋”和“山”本都是静物,如照实状写,那就平平无奇,现作者忽发奇想,巧施手段,运用这化静为动的比喻,就异常传神地写出了静态景物因光线的

9、变化给人造成的动态感觉,将“小屋”和“山”都给写活了。6. 写小屋内看屋外的世界,不仅有远近高低的观察,即空间的变化为主线,还有晨昏昼夜的观察,即以时间变化为副线。如12节破晓/入暮的柔静、宁谧好像后退山不动早晨夜晚时间性/文学性只是作者的一种感觉,并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感悟到的一种和谐、温馨;本是静态的小屋却在动中表现了出来,作者在亮暗的变幻中不断的调节自我的心态,环境的适宜更带来了远离城市喧嚣的一片和平、和谐。7. 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相结合的写法,使作者笔下的景物不仅富有层次,而且条理井然,并在时空交错的变化中,小屋和小屋周围的景色就更呈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空灵活泼的动态的美。8. 文章在突出

10、小屋与周围环境的亲密关系的同时,又强调了小屋与人类幸福生活的关系。如13节,14节,小屋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和象征。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心情舒畅、心情愉悦?作者走步调节心态,离别城市后的清静,并由此山路的坎坷波折,联想到人生道路的坎坷。9. 小屋与大自然是结为一体的,生活在小屋中的人的幸福当然也是与大自然结为一体,不可须臾分开的。结尾13、14节,则更进一步含蓄而巧妙的点出人的美好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小屋的美 (寄予) 对自然的热爱主题:-理想:对独立宁静生活的向往【解题】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可能是一个隐喻,作者笔下的小屋,只是作者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全文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烈向往和深情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一种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文章描写的虽然是风景,但通过这种描写所表现的却是当代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人与自然的亲和,人向大自然的回归。【训练延伸】 学习本文之后,请观察周围的环境,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篇随笔,600字左右。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